【元直归汉,暗棋落坊市】
蜀城,招贤馆热度未减。
庞统坐镇中枢,将一批批投奔者分类、考核、安置,忙而不乱。蜀城肉眼可见地变得鲜活、拥挤,多了许多陌生却充满希望的面孔。
这一日,正午。
城内中心升仙台,忽的毫无征兆地嗡鸣震颤!
霞光冲霄,道纹流转!
比之前任何一次动静都要宏大!
“又有人飞升?!”
“这次是谁?”
城内军民被惊动,纷纷抬头望去。
刘备正在校场查看新兵操练,闻讯脸色一肃,即刻摆驾升仙台。庞统也放下手中卷宗,化作流光掠去。
光芒渐敛。
仙台中央,一道虚幻黯淡、仿佛随时会消散的魂影缓缓凝聚。
那魂影面容儒雅,却带着历经世事的沧桑与疲惫,眉宇间锁着一股难以化开的郁结与执念。
他茫然四顾,眼神逐渐聚焦,看向台下那熟悉又陌生的仁德之气环绕的身影。
“那是……”魂影剧烈波动,难以置信。
台下,刘备身躯猛地一震!
看清那魂影面容的刹那,他如遭雷击,眼眶瞬间红了。
“元…元直?!!”
声音颤抖,带着巨大的惊喜与不敢确信!
那魂影,不是别人,正是刘备朝思暮想、愧疚半生的谋士——徐庶,徐元直!
“陛下……?”徐庶魂魄轻颤,声音虚弱缥缈,“真的是您?我不是在梦中?”
“是朕!是朕啊!”刘备再也按捺不住,竟不顾人主威仪,几步冲上升仙台,想要抓住老友的手,却捞了个空。
徐庶魂体太虚,尚未凝实。
庞统已至,见状立刻喝道:“快!取固魂丹!聚灵阵全力开启!助徐元直先生重塑仙躯!”
早有准备的道童立刻捧上丹药,启动阵法。浓郁仙灵气汇聚而来,滋养那虚幻魂影。
刘备就在一旁守着,眼睛一眨不眨,激动得嘴唇哆嗦:“好!好!元直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当年徐庶被迫离他而去,投身曹营,一言不发,是他心中大痛!今日仙界重逢,岂非天意?
庞统看着徐庶逐渐凝实的魂魄,小眼睛精光闪烁,捋须沉吟。
良久。
在丹药和阵法助力下,徐庶魂魄终于稳定,凝聚出清晰的仙灵之体,虽修为尽失,需从头修炼,但意识已完全清醒。
他整理衣冠,对着刘备,推金山倒玉柱,深深拜下:“庶,飘零半生,历经生死,终得再见陛下!陛下……别来无恙!”
这一拜,情深义重。
这一问,穿越生死。
刘备再也忍不住,泪洒衣襟,上前紧紧扶住徐庶双臂(如今已能触实):“元直!苦了你了!是朕无能,当年未能护你周全!”
君臣相顾,万千言语,尽在不言中。
周围将士无不动容。
庞统适时上前,笑道:“此乃天大喜事!元直兄归来,我季汉如虎添翼!当设宴庆贺!”
徐庶却摇头,神色转为凝重:“陛下,士元,庆贺且慢。庶魂穿九天,于飞升刹那,感应到曹魏气运汹涌,杀机暗藏,恐有大变将至!我等需早作准备!”
刘备神色一凛:“元直可知具体?”
“模糊不清。”徐庶蹙眉,“只觉一股锐利煞气直指我季汉,似有雷霆万钧之势。”
庞统小眼睛眯起:“看来,司马懿不肯吃哑巴亏。张辽?或是……天罗秘库里的什么东西?”
气氛瞬间凝重。
徐庶初归,便带来如此重要警讯。
刘备紧握徐庶之手:“元直归来,正当时也!”
是夜,简雍亦从坊市归来,带回部分物资,并证实曹魏确有大规模物资调动迹象,方向不明。
太守府内,灯火通明。
核心几人密议。
徐庶听完蜀城现状、外交布局,沉吟片刻:“陛下,士元,宪和。曹魏若真大举来犯,正面抗衡,我军仍处劣势。需以正合,以奇胜。”
“奇在何处?”刘备问。
徐庶目光投向北方:“那自由坊市,鱼龙混杂,消息灵通,更是曹魏渗透薄弱之处。其地,大有用处!”
庞统抚掌:“元直与我想到一处矣!坊市之利,不仅在商,更在情报!”
他看向徐庶,目光灼灼:“元直兄,你心思缜密,善察人心,且经历特殊,于曹魏体系内亦有旧识可做文章。统有一议——”
“请陛下旨意,遣元直兄常驻自由坊市!”
徐庶一怔。
庞统语速加快,布局如棋:“明面上,开设一店铺,经营我蜀城特产兵器、丹药,也为坊市那些亡命徒提供维修、定制服务,站稳脚跟,赚取仙晶,采购物资。”
“暗地里,”庞统声音压低,眼中闪过锐光,“以店铺为掩护,组建一支绝对忠诚的暗卫!渗透坊市,结交三教九流,建立情报网络!重点监控曹魏动向,乃至…向中三天乃至更高层面延伸耳目!”
“此乃我季汉之耳!之眼!之暗刃!非大才、大忠、大智之士不可执掌!”
“元直兄,此任艰险,关乎国运,你…可愿往?”
刹那间,所有目光聚焦徐庶。
刘备张了张嘴,似有不舍。徐庶刚归来,就要派往那等凶险之地…
徐庶却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释然,几分决绝,更有几分找到自身价值的锐气。
他离开刘备,本因母亲被挟,忠孝难两全,抱憾终身。
今日归来,得刘备全然信任,付以如此重任,正是弥补遗憾,竭尽所能之时!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徐庶拱手,声音斩钉截铁,“庶,飘零之魂,得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必当竭尽驽钝,为陛下于这龙潭虎穴之中,立起一双洞察九天的眼睛!铸就一柄暗夜索命的利剑!”
“好!”庞统大喝,“有元直此言,我季汉情报无忧矣!”
刘备亦是激动,重重拍着徐庶肩膀:“元直!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朕等你源源不断的好消息!”
战略定下。
庞统立刻调拨资源:启动仙晶、一批制式兵器丹药作为首批货物、十名精干机灵的老卒作为明面护卫。
徐庶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灰色道袍,气质内敛,再无方才激动,唯有一双眼眸,深不见底。
翌日清晨。
一支小型商队悄然离开蜀城,向北而行。
马车里,徐庶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脑中已开始勾勒坊市店铺的蓝图与情报网络的架构。
(第二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