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声音礼貌而冰冷,像一把包裹着天鹅绒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林枫瞬间的错愕。
他没有立即回答,指尖在老旧的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富有节奏的声响。
工作室里,正在埋头写代码的陈默,调试无人机镜头的赵子轩,以及刚刚结束一趟物资运送、正在狼吞虎咽吃着泡面的张野,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刷刷地望向他。
“林先生,您还在听吗?”电话里的声音依旧温和。
林枫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平静无波:“当然,听得很清楚。我对这个论坛很感兴趣,请把正式的邀请函发到我们公示的邮箱吧。”
挂断电话,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赵子轩最先沉不住气,他放下镜头布,凑过来压低声音问:“枫哥,青州市社会治理发展有限公司?这不就是孙正刚背后那个‘蜂巢计划’的运营方吗?鸿门宴啊!”
“是不是鸿门宴,去了才知道。”林枫的目光扫过众人,“他们想把我们这些‘野生’的公益组织纳入监管,美其名曰‘规范化’,实则是想用他们那套冰冷的‘风险评级’系统掐死我们。这次叫我去,无非是想立个典型,要么招安,要么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我们钉在‘高风险’的耻辱柱上。”
第二天,烫金的电子邀请函如期而至。
林枫点开附件,视线直接略过那些繁复的流程和客套的欢迎词,精准地锁定了参会嘉宾名单。
果然,在主旨演讲嘉宾一栏,孙正刚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演讲的标题更是充满了傲慢与偏见——《以制度刚性,守护善意边界》。
“呵。”一声极轻的冷笑从林枫喉间逸出。
他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众人,指着那行标题,眼中燃起一簇火苗。
“守护善意边界?他们不过是想建一堵墙,把所有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控制的善意都圈禁起来,然后慢慢耗死。他们要在台上讲怎么管死我们?那我就去讲讲,什么叫活着的善意。”
“干他丫的!”张野把泡面碗重重一放,抹了把嘴,“枫哥,你说怎么干,我这身力气没地方使呢!”
林枫的目光在三个伙伴脸上逐一扫过,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他站起身,在小小的房间里踱步:“我们不能按他们的剧本走。正面辩论,我们人微言轻,会被程序和规则玩死。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最自鸣得意的舞台上,给他们放一场他们永远无法删除的电影。”
那个夜晚,404信号站的灯光彻夜未熄。
四颗脑袋凑在一起,一场针对“青州市社会治理创新论坛”的“特别献映”行动方案逐渐清晰。
林枫,作为名正言顺的受邀者,负责潜入现场,执行核心任务。
赵子轩,作为团队的影像大师,负责连夜剪辑出最具冲击力的视频素材,那些被官方定义为“违规操作”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
陈默,沉默寡言的天才黑客,他的任务是攻破会场看似固若金汤的内网,为视频播放开辟一条秘密通道。
而张野,这位最有群众基础的行动派,则负责在外围联络他们帮助过的那些家庭,组织一场线上的、声势浩大的声援。
论坛当天,青州国际会展中心戒备森严,衣着光鲜的与会者们脸上挂着精英式的微笑,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和政策术语混合的、不真实的味道。
林枫穿着一身借来的、略有些不合身的西装,胸前挂着“特邀青年公益代表”的胸牌,混在人群中,显得毫不起眼。
他没有去社交,而是径直走向了会场后方的技术控制区。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怯懦的年轻女孩正在紧张地调试着设备,她是小雨,一名论坛的实习技术员,也是林枫通过一个支教群联系上的、对“404信号站”心怀敬意的支持者。
“小雨。”林枫低声叫她。
女孩身体一僵,看到是他,才松了口气。“林老师,你来了。”
“别紧张,”林枫递过去一个黑色的U盘,语气温和而坚定,“这是我演讲备用的ppt,里面有几个视频,怕现场电脑不兼容,想提前拷进去试试。”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小雨接过U盘,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
她低着头,将U盘插入主控电脑,飞快地操作着,将一个加密视频文件隐藏在了系统文件夹的深处。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待会儿茶歇前,主屏幕会切换赞助商的轮播广告,那是最好的时机。我会帮你盯着控场导演的手势,在他下指令的瞬间,把播放源切过去。”
“谢谢你,小雨。”林枫点了点头,目光越过人群,望向主席台。
孙正刚正意气风发地与一位领导握手,脸上挂着稳操胜券的、胜利者的微笑。
那一刻,林枫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陈默发来的消息,只有简洁的几个字:“鸟巢已入,倒计时设定:茶歇前五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孙正刚的演讲开始了。
他站在聚光灯下,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将“蜂巢计划”和“风险评级”系统描绘成守护城市文明的最后防线。
他口中的“善意”是一个个冰冷的数据模型,“风险”则是一切无法被量化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类行为。
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气氛被推向高潮。
演讲完毕,主持人带着激动人心的语调宣布:“非常感谢孙总监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是茶歇环节,请各位嘉宾移步休息区,稍事休息。”
会场的灯光渐渐暗下,主席台上的大屏幕准备切换为赞助商的广告。
就是现在!
就在那光与暗交替的零点几秒,变故陡生!
巨大的屏幕没有出现预想中的企业LoGo,而是突然跳转。
画面一片漆黑,随即,一阵急促的心肺复苏按压声和孩子的哭喊声刺破了会场的宁静。
画面亮起,是沈佳当年用手机直播的、略显摇晃的镜头——医院惨白的走廊里,张野双膝跪地,正不顾一切地嘴对嘴为一个被异物卡住喉咙的孩子清理呼吸道,浓痰和污物沾满了他的嘴唇。
旁边,一名年轻护士含着泪,颤抖地记录下监护仪上重新攀升的血氧饱和度。
全场哗然!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镜头猛地一转,切换到了大山深处。
一群皮肤黝黑的孩子,举着简陋的、用竹竿和铁丝做成的天线,围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冲着镜头兴奋地大喊:“老师,我们能听见了!我们能听见外面的声音了!”那是老陈和他的学生们。
紧接着,画面再切,是站在自家茶园前,满脸悲愤的阿强。
他指着一块写着“高风险农户”的警示牌,对着无人机镜头怒吼:“我们靠自己的手种茶,卖给需要的人,凭什么要被贴上这种标签!这是我们的名字,不是你们的风险代码!”
一幕幕真实的、粗糙的、却充满了生命力的画面,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与会者精心修饰的体面上。
会场彻底骚动起来,窃窃私语变成了无法抑制的议论。
主席台上的孙正刚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像一头发怒的公牛,不顾形象地冲向后台的控制室,嘴里咆哮着:“怎么回事!关掉!快给我关掉!”
但视频仍在播放。
赵子轩的剪辑堪称神来之笔,在所有情绪推到顶点的时刻,画面戛然而止,定格在一张白纸上,上面是林枫用马克笔手写的、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
“你们口中的风险,是我们眼里的希望。”
几乎在同一瞬间,会场外,张野带着十几位曾经受助、如今已康复的孩子的家属,在会展中心门口拉起了横幅,开启了手机直播。
一个醒目的话题——“我们不是高风险组织”——如同病毒般在社交媒体上疯狂扩散,瞬间冲上同城热搜。
控制室里乱作一团。
保安冲进来,试图粗暴地拔掉电源线。
小雨张开双臂,像护着雏鸟的母鸡一样挡在设备前,声音因恐惧而颤抖,却异常清晰:“这是备用线路,我……我不知道怎么关!你们别乱动,会损坏设备的!”混乱中,她悄悄按下了个人账号的直播录制键,将眼前这荒诞而真实的一幕,全部存入了云端。
林枫在人群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场。
他没有回头,只是将西装外套的领子立了起来,快步走入阳光下。
刚一走出大门,口袋里的手机便开始疯狂震动。
是赵子轩发来的新闻推送截图,标题触目惊心:《青州市社会治理创新论坛突发技术故障,官方“合规推进会”紧急宣布暂停“风险评级”应用试点》。
紧接着,是陈默的消息:“目标服务器‘蜂巢计划’已主动下线,进入维护状态。”
林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望向天空。
厚重的乌云不知何时裂开了一道缝隙,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而下,照亮了他眼前的尘埃。
胜利的喜悦还未在心中完全漾开,一个未存储的陌生号码打了进来。
他犹豫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低沉而疲惫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林同学,我是市局的王科长。会场的事,上面震怒,正在严查内鬼。那个U盘……恐怕保不住了。”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们可以赢,但不能让小雨这样无辜的年轻人成为牺牲品。
他闭上眼睛,阳光的温度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凉意。
片刻之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已经再无半分犹豫,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挂断电话,直接拨通了陈默的号码,只说了三个字:“启动‘野火归档’。”
电话那头的陈默愣了一秒,随即明白了这三个字的份量,沉声应道:“收到。”
林枫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所有数据,全部解密,向全社会公开镜像。我们不玩了。”
几分钟后,已经因论坛事件而流量爆炸的“404信号站”官方网站首页,所有内容被一条全新的公告覆盖。
黑色的背景上,白色的字体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所有虚伪的幕布: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申请任何许可,我们只向社会做必要备案——因为人民的善行,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
做完这一切,林枫靠在会展中心外的墙壁上,感受着手机的余温。
公众的舆论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和他的伙伴们,已经选择了最艰难、也最彻底的道路。
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他以为又是哪家媒体的记者,下意识地想要挂断。
但屏幕上亮起的,却是一个熟悉的号码——大山深处的老陈。
他划开屏幕,没有电话,只是一条彩信。
一张照片静静地躺在屏幕中央。
林枫的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