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来临后第五十七日 下午 塞浦路斯 莱美索斯半岛安全区
告别了热情(且收费合理)的老水手科斯塔,陆明锐、苏澜、陈大发和尼克四人,踏上了通往山后安全区的小路。小路蜿蜒,因前几日的降雪和偶尔的融化而显得泥泞不堪,深深浅浅的脚印交错,诉说着往来的不易。路边间隔钉着粗糙的木桩,上面系着褪色的布条或绳子,在苍茫的雪景中顽强地标示出路径,引导着迷途的幸存者。
攀登的过程并不轻松,湿滑的泥雪让脚步变得沉重。陈大发一边小心地避开泥坑,一边不忘调侃:“这路况,比我当年在越南丛林里搞暗杀还带劲。尼克,你块头大,要不你在前面滚一圈,给我们压条道出来?”
尼克哼了一声,拍了拍背上用防水布包裹着的FN EVoLYS轻机枪(遵照陆明锐的要求,这大家伙被暂时隐藏起来):“想得美!要滚也是你滚,你体积小,摩擦力小,滚得比较圆润。当然……你该丰满的地方也是很丰满的。”
“滚你个头!”陈大发作势要踢他,尼克灵活地跳到一边,两人这熟悉的斗嘴,倒是给这沉闷的跋涉增添了几分生气。苏澜和陆明锐相视无奈一笑,随后专注地看着脚下的路,避免滑倒。
当四人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山丘顶部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暂时忘记了疲惫和玩笑。
山丘之下,一个规模不大,却显得井然有序的幸存者聚落,如同一个微缩的模型,静静地卧在半岛的怀抱中。安全区显然是依托于末日前的旅游商业街改造而成。一道明显是新砌的、约两人高的砖墙环绕着核心区域,砖石颜色深浅不一,看得出是搜集各处材料仓促建成的,但墙体厚实,顶端还缠绕着狰狞的、带着倒刺的铁丝网,显示着防御的决心。
唯一的出入口是一扇厚重的、由粗钢管和铁丝网焊接而成的大门,此时半开着。门旁有一个用沙袋和木板加固过的简易保安亭,亭子旁边,七八个用废旧汽车和粗大木桩制成的路障与拒马森然排列,构成了防御纵深。两名穿着厚实便服、裹着围巾的持枪守卫,正围着一个用旧油桶改造的火盆烤火,跳跃的火焰驱散着午后的寒意,他们的武器——一把老旧的猎枪和一把保养尚可的AK系步枪——随意地靠在手边。
整个安全区内的建筑大多保持着地中海风格,白色的墙壁因缺乏维护而显得有些灰暗,蓝色的门窗油漆剥落,但许多窗户都透出微弱的灯火或烛光,一些烟囱里还袅袅升起炊烟。雪花稀疏地飘落,覆盖在屋顶和街道上,给这片残破的景象意外地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与外面世界的死寂和港口区的狼藉形成了鲜明对比。远处,一片密集的低矮建筑区应该是居民区,同样有生活的气息透出。
四人沿着下坡路走向大门。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守卫的注意,两人立刻抓起了身边的武器,目光警惕地投来。但当看清陆明锐等人身上穿着的是相对统一的北约风格军服外套(都很新虽然有些泥巴和污渍),并且武器都较为精良(即使长枪被布套遮掩,其轮廓和携带方式也能看出制式武器的不凡)时,守卫的眼神中的警惕稍微放松了一些,但并未完全消失。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守卫上前一步,操着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问道,目光在四人脸上和他们的装备上来回扫视。
陆明锐停下脚步,示意队友保持放松,他上前平静地回答:“我们是旅行者,从海上来。听说这里有个安全区,想进来补充些物资,打听点消息。”
“旅行者?”守卫挑了挑眉,显然不太相信这个说辞,尤其是在这种世道还能“旅行”的人。他看了看陆明锐身后的苏澜和陈大发,又看了看人高马大的尼克,以及他们虽然遮掩但依旧能看出是制式武器的装备。“武器不能在这里面随意使用,闹事的话,警卫队会处理。明白吗?”
“明白,我们只是寻求补给和信息,不会惹麻烦。”陆明锐点头。
守卫又打量了他们一番,似乎觉得这四人虽然装备精良,但眼神中没有一般掠夺者那种凶戾之气,便挥了挥手:“进去吧。记住规矩。”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肚子饿了,或者想打听什么,可以去‘莱美索斯夜语’,就在里面中心街。不过,得看你们有没有能交换的东西。”他指了指安全区深处。
走进大门,仿佛踏入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微缩社会。街道虽然因为积雪和往来行人而显得有些泥泞污浊,但比外面好了很多。道路两旁,各种店铺依旧挂着招牌,但经营内容已经适应了末日需求。
一家挂着简陋红十字标记的店铺,门口写着“医馆兼药剂交换”;隔壁的武器店橱窗里,陈列着几把保养程度不一的步枪、手枪,甚至还有军用背包和作战服,招牌上写着“收购及交换各类军械物资”;杂货店门口堆着一些空箱子和杂物,依稀可见里面货架上摆放着各种日用品和工具。所有交易显然都是以物易物。
路上行人不多,大多行色匆匆,裹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寒冷。其中不少是三五成群、背着各种武器的精壮男子,他们眼神锐利,步伐稳健,显然是经常外出搜寻物资的队伍。整个氛围虽然算不上热情洋溢,但也并非想象中的那种充满敌意和紧张的险恶之地,反而有一种在绝境中努力维持秩序的韧性与平静。
按照守卫的指引和路牌的提示,他们很快找到了位于安全区中心地带的“莱美索斯夜语”。这栋建筑原本应该是一家颇具规模的餐厅,拥有宽敞的露天用餐区(现在空无一人,桌椅堆叠,落满积雪)和一个主体建筑。它的外观保留着塞浦路斯传统风格,白色的墙壁,蓝色的窗棂,门口挂着一个木质招牌,上面用优雅的花体字刻着店名,招牌有些旧,但很干净。
与外面街道的冷清不同,还未推门,就能听到里面传来鼎沸的人声、杯盘碰撞声和隐约的笑语。这热闹的景象,在末日背景下显得如此奢侈和不真实。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烟草味、汗味和温暖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餐厅内部空间很大,摆放着不少木制桌椅,此刻坐了大约七成满。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多面前摆着酒杯或简单的餐食,高声交谈着,交换着信息和见闻。他们的进入,并没有引起如同电影里那种全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聚焦的戏剧性场面。只有靠近门口的几桌人随意地瞥了他们一眼,目光在苏澜和陈大发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带着些许对陌生女性,尤其是容貌出众的女性的打量,但很快就移开了,继续自己的话题。显然,这里对于外来者已经司空见惯。
陆明锐环视一周,带着队友走向相对空一些的吧台区域。一个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女孩正在擦拭杯子,她最多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和雀斑,但眼神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和干练。
看到陆明锐等人走近,女孩放下杯子,用流利的英语主动问道:“想吃什么?远方来的客人。”她的声音清脆,带着本地口音。
陆明锐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我们是远方来的?”
女孩狡黠地笑了笑,指了指他们的鞋子和裤脚:“这里的泥,和外面的泥,颜色不一样。而且,你们的面孔很陌生。”她顿了顿,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你们身上有海风的味道,和那些从陆路来的‘拾荒者’不一样。”
尼克已经大大咧咧地拉开凳子坐下,接口道:“先每个人来两杯冰啤酒!解解乏!怎么个换法?”他拍了拍吧台,显得熟门熟路。
女孩并不介意他的粗犷,熟练地回答:“粮食,或者速食食品,都可以。也可以用你们带来的东西换我们做的热菜。提醒一下,这附近可能只有我们这里还能提供少量新鲜蔬菜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蔬菜?”尼克眉毛一挑,直接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两罐沉甸甸的军用肉罐头,“啪”地放在吧台上,“这够吗?”这种罐头在ladatcha上储备充足,他们甚至有些吃腻了。
女孩看到罐头,眼睛微微一亮,但并没有表现出过于激动的神色,只是点了点头,利落地收了起来:“够了。稍等,马上给你们拿酒,再送一份我们自己做的小菜。”她转身走向后厨,步伐轻快。
苏澜看着女孩离开的背影,又扫了一眼周围对此毫无反应的食客,低声对陆明锐说:“似乎我们拿出的东西,在这里并不算特别惊人。”尼克随手拿出两罐肉罐头,在别的幸存者据点可能会引起骚动,但在这里,仿佛只是寻常交易。说明这里富足得有些不像是末日。
这个安全区,以及这家“莱美索斯夜语”,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稳定和……富足?至少是信息上的富足。陆明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开始仔细倾听周围嘈杂的对话,希望能从中捕捉到关于这个半岛、关于英军基地、乃至关于更广阔世界的信息碎片。在这片末日的废墟上,这里仿佛是一个罕见的信息与物资交汇的绿洲,而他们,刚刚踏入了这片绿洲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