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频开场,便抛出了一个让万朝古人颇感困惑的问题:
【古代宝刀动不动就能削铁如泥,为什么科技如此进步的今天,反而很少听说现在的刀有这种能耐了?】
“咦?对呀,这是为何?”
市井巷陌,普通老百姓的第一反应是茫然。
在他们看来,后世之物无不高明,怎会在刀剑这等“基础”事物上反不如前?
咸阳宫中,嬴政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已经换短了的青铜剑,沉吟道:
“莫不是后世已无需近身劈砍?” 他的思维直接跳到了武器形态的演变上。
刘彻也在沉思。
他麾下猛将如云,皆以神兵利刃为荣。
李世民更是感到好奇,他见识过良匠锻造的宝刀之利,实在想不通后世为何“舍弃”了这种优势。
【视频很快给出了答案,但答案本身却带来了一连串新的问号:】
【原因很简单,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但凡能被称作‘铁’的东西,牌号至少都是304不锈钢,或者45号结构钢起步的。】
“304?45号?此乃何意?”
各朝代的观众听得云里雾里,这些数字组合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不过,也有机灵的人迅速抓住了关键:“听这意思,是后世的‘铁’,和咱们现在的铁,根本不是一回事?”
刘彻眼神一凛,抓住了核心:“如此说来,非是后世的刀不利,而是他们的‘铁’太硬,利刃难侵?”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想,天幕上出现了现代钢铁厂的宏大景象:】
【通红的钢坯在巨大的轧机上如同柔顺的面条般被轻易碾压、拉伸,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绝非人力所能企及的锻打力量与精度,让所有时空的铁匠都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
“这才是真正的千锤百炼啊!”
一位老铁匠激动得差点扔掉手中的锤子盯着那自动化机械,“若有此物,何愁锻不出神兵?!”
他们看待那轧机的眼神,充满了无比的向往与敬畏。
视频用直观的数据解释了这一切:
【这两种现代钢材的抗拉强度,起步就是500到600兆帕。而古代的铁器,强度大约只有100兆帕。】
【画面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动画,象征古代铁的脆弱柱体被现代钢材的坚固柱体轻易撞碎。】
【所以,不是现在的刀不行了,是现在真的找不到像古代那种‘软’的铁给你削了。】
“原来如此!”
这一刻,万朝观众恍然大悟。
不是后生技艺退步,而是他们早已站在了更高的山峰之上。
他们用的“铁”,本身就已坚不可摧。
李世民望着天幕上那流淌的钢水,目光灼灼:
“朕明白了。后世之强,非止于刀锋之利,更在于这炼铁成钢的根基之力!若能得此炼钢之法,大唐军械、农具皆可焕然一新!”
他想得更远,看到了材料背后的巨大力量。
有人咂咂嘴,恍然大悟道:“搞了半天,不是刀变钝了,是铁的硬度变了啊!”
视频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立刻给出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例子:
【这就好比,有一位大爷,苦练铁砂掌几十年,巅峰时期一掌下去,能劈开十块叠在一起的实心砖头,威风凛凛。】
各朝代的观众顿时来了兴致,尤其是那些崇尚武力的帝王将相和江湖游侠。“一掌断十砖?倒是有些硬功夫!” 有人赞许地点头,期待着后续。
【视频语气一转,带着几分调侃:】
【可后来,大爷发现自己的功力似乎‘不进反退’,一次只能劈开八块了。再过几年,只能劈五块。】
【直到有一天,他运足气力,却只能劈开两块砖时,大爷终于无奈叹息,承认自己老了。】
院子里,一个老农感同身受地点点头:“是啊,年纪大了,气力不济,是这样的。”
他旁边的儿子却挠着头,觉得不对劲:“不对啊爹,就算老了,这力气衰减得也太快、太均匀了吧?哪能几年工夫就差这么多?”
【视频紧接着揭晓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真相:】
【直到有一天,大爷偶然得知,他常年练功用的那家砖厂,生产工艺改良了!现在的砖,密度和硬度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
未央宫里,刘彻先是一愣,随即失笑:
“哈哈!原来如此!那老翁还兀自感叹年华老去,却不知是砖头换了!” 他瞬间联想到了朝堂人事。
【而视频接下来的话,则彻底颠覆了古人对“材料”的认知:】
【所以说,时代的进步是全方位的。你现在随便在工地上捡一根普通的螺纹钢,这玩意的性能,放到古代都堪称‘神兵利器’级别!】
“???啊?”
万朝时空,再次响起了一片整齐的懵逼之声。
一根看似粗糙的铁棍子,能是神兵利器?
黎哲也看乐了:“这视频说的也太夸张了吧!”
他顺手点开评论区,热评第一条被顶得老高,点赞数惊人:
【热评:在现代你叫我钢筋,到了古代你得叫我一声“亢龙锏”!】
“亢龙锏?!”
李世民心想那是何物?是什么神兵利器吗?
后世那满地都是、无人珍视的螺纹钢,竟能与神兵利器相提并论。
各朝代人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各种“好家伙!”的惊叹。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人哭笑不得,又深感震撼。
黎哲笑着给这条神评点了个赞,想象了一下有人拿着螺纹钢当神兵挥舞的场景,觉得很是荒诞。
他不再停留,手指轻快地一滑,屏幕内容再次刷新,留下了无数仍在消化这些的时空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