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峡一战后,灵宗与东岚国、东南联合协会(东联)之间的矛盾已彻底公开化,进入了不可调和的阶段。尽管眼下星空之下呈现出一片暴风雨前的诡异平静,但所有人都清楚,只需一个微不足道的火星,便足以引爆一场席卷数个大星域的全面战争。
战云压境之下,东岚国与东联内部率先转入战时轨道,机器轰鸣,资源向军队倾斜,全民皆兵的氛围弥漫开来,俨然一副殊死一搏的架势。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灵宗,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宗门疆域内,依旧是一片繁荣有序的景象,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动员。这并非傲慢或迟钝,而是源于灵宗深不见底的底蕴——其常备战斗部队的规模与战力,便已足以碾压宇宙中绝大多数势力。若要灵宗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进入最高级别的一级战备状态,恐怕需要其余所有大势力摒弃前嫌、整合一体并向灵宗同时宣战,才可能逼出灵宗的真正全力。
虽未进行全国总动员,但灵宗前线将士们的求战热情却空前高涨。自“列神之战”那场旷世大战后,灵宗已沉寂太久,战士们平日最多清剿一下星际海盗之类的犯罪组织,早已渴望着在真正的战场上检验实力、建立功勋。尤其是面对有着血海深仇的东岚国,各大战区、各大舰队的请战书如雪片般飞向军灵阁,甚至不乏有部队联合上书,以血明志,请求担任先锋。
然而,灵宗高层保持着战略定力,常规备战的总体方针不容动摇。最终,攻打东岚国与东联的作战任务,下达给了与这两大势力接壤的第二军区和第三军区。
接到命令的两位军区军长,心中并无胜负的悬念——此战必胜无疑。他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漂亮的姿态赢得这场战争。战争初期,天仙级强者作为战略威慑,大概率不会直接下场。那么,作为进攻方,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需要一柄能够瞬间撕裂敌人坚固防线的“尖刀”。
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那群刚刚入伍、却已声名鹊起的星流学院天才们。这些年轻人所展现出的潜力与独特的战法,正是充当“尖刀”的最理想人选。
于是,负责攻打东联的第三军区,迅速将鹏举小队以及墨清小队(尽管核心墨清缺席)征调至最前沿;而负责主攻东岚国的第二军区,则毫不犹豫地调来了洛晓羽小队,以及风泪等四位同样出自星流学院的佼佼者。
战争的齿轮,随着这批年轻“尖刀”的就位,开始缓缓而坚定地转动起来。
洛晓羽、风泪等十人抵达第二军区后,立刻被赋予了一项重要使命:他们各自统领一百名凡尘九阶的精锐修行者,在专属的练兵场上操练百人战阵。这支由星流学院天才为核心的部队,被直接划归为第二军区军长直属的“尖刀”,地位超然,享有极高的自主权与资源调配权限。然而,这份殊荣也意味着极高的责任与风险——他们将成为救火队,随时可能被投入战线最吃紧、任务最艰巨的任何一处战场。
就在他们紧张磨合战阵之际,一条紧急军情被送至李军长的案头。
“报告军长!东岚国的‘本田舰队’已离开其母港,正朝我方‘赤尾星域’方向机动,其意图很可能是对该星域发动突袭!”
李军长目光一凛,立刻召集麾下核心指挥团队,包括洛晓羽等尖刀部队的临时负责人,进行紧急作战会议。
巨大的星图在指挥室中央展开,代表本田舰队的红色光点正缓缓移动。一位参谋官迅速汇报敌情:
“‘本田舰队’是东岚国近年新组建的宇宙舰队,配置堪称豪华。其核心为一艘‘行星级’航空母舰,搭载大量式神战机;四艘‘阴阳师级’护卫舰,擅长远程咒法攻击与结界防御;六艘‘武士级’驱逐舰,近战突击能力强悍;另有一艘型号不明的隐身袭击舰,威胁极大。单从纸面实力看,这是一支劲旅。”
李军长沉吟片刻,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装备虽好,但毕竟是新军,缺乏实战磨合,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我意,趁其尚未与其他东岚舰队汇合,果断出击,力求重创乃至歼灭之!若能逼其求援,我们便可预设埋伏,打一个漂亮的‘围点打援’!”
这时,一位擅长战略分析的副官提出了不同看法:“军长,围点打援固然是上策,但风险在于,东岚国在附近星域部署的其他舰队与本田舰队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极快。我军若突袭本田舰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陷入被多支舰队合围的困境。而且战场距离他们的补给星区相当近,我们的星球战舰赶来还要一段时间。”
他话锋一转,指向星图上另一片区域:“不如……我们剑走偏锋,暂时放过本田舰队,直扑其后方至关重要的‘磐石’补给星区。此地囤积着东岚国前线舰队的大量物资燃料。若能一举拿下,不仅可断其粮草,更能逼迫东岚舰队回援,届时战场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我方手中!我们或可围城打援,或可趁虚攻击其他目标。”
两种方案被摆上了台面,指挥室内顿时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李军长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李军长目光沉静地凝视着星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指挥台上轻轻敲击。整个指挥室鸦雀无声,只有星图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
“王参谋的顾虑很有道理。”李军长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围点打援’看似诱人,但确实存在被反包围的风险。东岚国在此星域经营多年,各舰队间的联动机制必然十分迅速。”
他的目光转向提出第二方案的副官:“而攻击‘磐石’补给星区,看似稳妥,实则也有隐患。补给星区防御必然森严,攻坚战耗时耗力。一旦我军久攻不下,本田舰队与其他东岚舰队很可能趁机对我形成夹击之势。”
他顿了顿,环视在场众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此战的目标不仅是取胜,更是要打出灵宗的威风,震慑宵小。若首战选择攻击后勤目标,难免落人口实,被讥讽为避实就虚。”
这时,一直沉默聆听的洛晓羽忽然开口:“军长,或许我们可以……双线作战。”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洛晓羽走到星图前,纤细的手指在星图上划出两条线:“我军可以分兵两路。一路,由主力舰队正面迎击本田舰队,但不求全歼,而是以骚扰、迟滞为主,将其拖在赤尾星域外围。”
她的手指移向磐石补给星区:“另一路,则由精锐小股部队执行奇袭任务,目标不是占领,而是破坏。利用高速机动性,在补给星区制造混乱,摧毁关键仓储设施后立即撤离。破坏他们的物资,防止他们短时间内卷土重来。”
风泪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如此一来,东岚国舰队得知后勤被袭,必然军心大乱,要么分兵回援补给星区,要么加速进军救援本田舰队。选择前者本田舰队必残,选择后者他们可就没补给了。”
李军长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继续说。”
洛晓羽点头:“当敌军阵脚大乱时,我主力舰队可趁机发动总攻。同时,奇袭部队在完成破坏任务后,可迅速转场,在敌舰队可能的撤退路线上设伏。”
一位资深参谋抚掌赞叹:“这既是‘攻其必救’,又是‘以正合,以奇胜’。既避免了孤军深入的风险,又能最大程度地打击敌军士气和实力。”
李军长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指挥台:“就这么定了!主攻主力舰队由达康的枭龙舰队负责,其余人围绕着达康的枭龙舰队迎击东岚国的其他舰队。奇袭任务……”
他的目光落在洛晓羽和风泪等人身上:“就交给你们这支‘尖刀’了。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制造混乱,不是攻坚。一击即走,不可恋战。鲲鹏舰队,由你们接应尖刀部队。”
他转向通讯官:“传令下去,全军一级战备。我们要让东岚国知道,灵宗的刀,依然锋利!”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第二军区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星流学院的年轻天才们,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场真正考验。
“报告,本田舰队已抵达预定星域坐标。”
“枭龙舰队听令,全武器系统解锁,进入跃迁倒计时。”
指令落下的瞬间,枭龙舰队所在空域的空间结构剧烈扭曲,整支舰队如同被一只无形之手抹去,骤然消失在星光之中。与此同时,灵宗其余舰队并未使用高能耗的跃迁引擎,而是启动曲率驱动,以稍慢但仍远超常规航速的方式,悄然向战场合围。
本田舰队指挥官绝不会料到,在己方实际控制星域内,竟会遭遇如此大胆的突袭。此刻,舰队正保持严格的电磁静默,如暗影般滑行于星海之间。在他们看来,只要抵达目标阵位,赤尾星域与钓鱼台星区便已是囊中之物。
就在指挥层仍在推演占领后的部署时,舰队侧翼的虚空猛地被撕裂——完成跃迁的枭龙舰队,带着满载的杀意,悍然现身!
没有任何警告,枭龙舰队所有主炮副炮同时喷吐炽烈火光。第一轮饱和打击如同死神的镰刀,精准而残忍地扫过队列中最具威胁的六艘“武士级”驱逐舰。这些战舰甚至连护盾都未能完全开启,便在接连不断的爆炸中化为星海间的碎片尘埃。其余小型舰只更是损失惨重,唯有四艘“阴阳师级”护卫舰、核心的航母以及那艘凭借特殊材质隐匿行踪的突击舰,因距离和反应稍快,得以侥幸存留,但护盾能量也已急剧下跌。
几乎在枭龙舰队开火的同时,灵宗八艘高速驱逐舰如离弦之箭,直扑残存的本田舰队。它们的任务明确:死死缠住那四艘护卫舰,以密集的骚扰攻击消耗其能量与战力,并持续施放强引力场干扰与跃迁阻断力场,彻底掐灭对方跃迁逃逸的可能。
双方航母的飞行甲板瞬间进入最高效的运转状态,无数舰载战机、单兵战甲与小型突击舰如同蜂群般倾巢而出,在主力舰之间的广阔空域展开了惨烈而混乱的格斗战。激光束与导弹轨迹交织成网,不时有战机被凌空打爆,化作短暂的烟火。
遇袭后不到三十秒,本田舰队的求援信号便以最高优先级强行冲破干扰,发往东岚国各处的支援舰队。正如灵宗指挥层所料,多支东岚舰队立刻调转航向,全速驰援,意图对“孤军深入”的枭龙舰队形成反包围。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灵宗的主力早已张网以待。在其增援的必经之路上,一支支完成隐蔽伪装的灵宗舰队正静默潜伏,炮口冰冷地指向预定方向,只待猎物进入射程,便将以雷霆万钧之势,给予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洛晓羽率领的尖刀小队,已如一抹星尘,悄然潜行至东岚国重兵拱卫的“磐石”补给星区附近。这处星区并非自然天体,而是一座庞大无比、永久锚定于虚空中的巨型人工堡垒,其规模与功能堪比一座永不沉没的超级航母。正是依靠着此类星区与主力舰队,东岚国才能有效掌控周边广袤的星空。
为执行此次高风险的奇袭任务,洛晓羽等十人各自配发了一件珍贵的洞天法宝。他们正是凭借此宝,将各自统领的百人修行者小队隐匿于法宝空间之内,实现了极致的兵力投送与隐蔽性。
洛晓羽十人本身目标极小,加之运用了高阶敛息术,常规舰队的雷达系统极难捕捉。更何况,对方雷达所依赖的超光速电磁波探测手段,在队伍中的雷电法术大家洛晨羽面前,几乎形同虚设。洛晨羽能轻易感知并巧妙干扰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动,为小队披上了一层无形的“隐身衣”。
行动伊始,小队并未贸然深入。他们耐心潜伏,仔细观察往来运输舰的航线和停靠规律,迅速分析出补给星区的内部结构:何处是堆积如山的能源与弹药仓储区,何处是舰队休整维护的停靠港,重要目标的位置被一一标注在星图之上。
情报确认后,十人迅速分为五支双人行动组,如同五把淬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地射向预定目标。洛晓羽与帝临渊的一组,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摧毁任何东西,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闹大,为其他同伴争取时间。
因此,他们攻击的位置是补给星区的核心能量区。只是,他们两个没想到,在核心能量区,他们还能遇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