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重返杭州行宫,与离去时的肃杀紧张不同,此次回归,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威仪与从容。行宫内外守卫依旧森严,但那股令人窒息的低压已然散去。
曹家倒塌的消息如同最后的警钟,让所有残留的侥幸心理彻底粉碎。浙江官场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官员,无不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力求在新任巡抚(由雍正紧急指派的心腹大臣接替李卫)和专案组的监督下,将河工、漕运的烂摊子尽快整顿完毕,以图将功赎罪。
行宫内,雍正变得异常忙碌。他需要接见新任命的官员,听取专案组的阶段性汇报,批阅来自京城和各地如雪片般的奏章,为回銮做最后的安排。但无论多忙,他每日总会抽出时间,召林潇潇一同用膳,或是晚间在书房处理政务时,让她在一旁红袖添香。
两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默契。不再仅仅是帝王与妃嫔,更像是一对共同经历风雨、彼此信任的伙伴。雍正偶尔会与她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朝政,听取她的看法;林潇潇则依旧把握着分寸,只提供思路,不干涉决策,更多时候是安静的陪伴和恰到好处的体贴。
这日傍晚,两人正在用膳,雍正忽然放下银箸,看着林潇潇,道:“三日后,启程回京。”
林潇潇动作微顿,随即平静应道:“是,臣妾会做好准备。”
“此番回京,情形与离京时,已大不相同。”雍正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你……准备好了吗?”
林潇潇知道他所指为何。南巡期间,她圣眷独浓,又立下大功,如今更是以贵妃之尊携誉返京,必将成为后宫最瞩目的焦点,也必将承受更多来自皇后一党及其他嫉妒势力的明枪暗箭。
“臣妾时刻谨记本分。”林潇潇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无论身处何地,臣妾之心,唯在皇上。只要皇上信臣妾,护臣妾,前路便是刀山火海,臣妾亦无所畏惧。”
她的回答,既表达了忠诚,也含蓄地寻求着持续的庇护,更展现了她如今的勇气与担当。
雍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与几不可查的柔和。“朕自然信你,护你。”他顿了顿,道,“回京之后,六宫事务,你要多费心。端妃体弱,敬妃性柔,许多事,需你拿主意。”
这话,几乎等同于将协理六宫的实权,更多地交到了她的手中。尤其是在皇后被彻底软禁的情况下,她这个贵妃,已然成为了后宫实际上的掌权者。
“臣妾定当尽心竭力,打理好后宫,为皇上分忧。”林潇潇郑重应下。她知道,这既是权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另外,”雍正似是想起了什么,“安比槐的案子,已经查清。确是遭人构陷,如今冤屈已雪,官复原职。朕已下旨褒奖其清廉刚正。”
父亲安然无恙,且得到了皇帝的褒奖!林潇潇心中一直悬着的巨石终于彻底落下,一股巨大的欣慰与感激涌上心头。她起身,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大礼:“臣妾……代家父,叩谢皇上天恩!”
“起来吧。”雍正虚扶一下,“这是你父亲应得的。”
他用这种方式,安抚了她因家族而起的忧惧,也进一步巩固了与她之间的纽带。
膳后,林潇潇回到自己院落,开始着手准备回京事宜。行李的收拾自有槿汐操心,她更需要准备的,是回京后要面对的人和事。
她唤来小允子,吩咐道:“让我们在京中的人,密切关注景仁宫的一切动向,以及……齐妃、富察贵人等人的反应。皇后虽被软禁,但其多年经营,党羽未必会甘心。”
“嗻!奴才明白!”小允子领命。
“还有,”林潇潇沉吟道,“传信给甄姐姐和安妹妹,告诉她们我们即将回京,让她们……心中有数,早做打算。”
“是!”
安排完这些,林潇潇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在晚风中摇曳的芭蕉。江南之行,让她见识了官场的腐败与斗争的残酷,也让她感受到了帝王的信任与情意。她不再是那个初入宫闱、小心翼翼的林婉仪,而是历经风雨、手握权柄、心志坚定的嘉懿贵妃。
回京,是回归,也是新的开始。
她将直面皇后的怨恨,应对六宫的纷扰,在更高的位置上,继续她如履薄冰却又不得不勇往直前的宫廷生涯。
然而,此刻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