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的落马,在陕东省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表面上,舆论一致叫好,称赞省委省政府反腐决心大,改革动真格。但在平静的水面之下,各种暗流开始加速涌动。
秦宇轩主持的陕重集团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气氛就颇为微妙。与会人员除了相关厅局负责人,还有新任命的陕重集团临时工作组长——省国资委副主任周亦菲,一位以作风干练、专业能力突出着称的女干部。
钱胜利也出席了会议,他比往常沉默了许多,大部分时间只是低头记录,偶尔抬眼看向秦宇轩时,目光复杂难明。但当讨论到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职工安置方案时,他开口了。
“宇轩省长,周主任,改革要推进,我完全赞成。不过,有几点实际情况,我不得不提出来,供领导小组慎重考虑。”钱胜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刻意的凝重,“首先,是职工安置问题。陕重集团在职加退休职工近两万人,如果按照市场化改革方案,必然涉及部分岗位的优化调整,甚至……是裁员。这部分职工的情绪如何安抚?稳定压力巨大啊。”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次,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陕重是我们省工业的招牌,是几代人的心血,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必须慎之又慎,要警惕某些资本‘野蛮人’,打着合作的旗号,最终目的是我们的土地、设备这些优质资产,而不是真心实意发展产业。省里几家本地企业,对参与陕重重组也很有兴趣,他们更了解情况,是不是应该优先考虑?”
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处处从“稳定大局”和“保护本土企业”出发,实则包藏祸心。强调安置困难,是为改革设置障碍;提出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则是想将重组主导权重新拉回他所能影响的势力范围。
周亦菲微微蹙眉,刚要开口反驳,秦宇轩却先说话了,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胜利同志的顾虑,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他目光扫过全场,“职工安置,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不是阻挠改革的借口。我们要做的,是制定细致、公平、透明的安置方案,通过技能培训、内部转岗、创业扶持等多种渠道,尽最大努力保障每一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改革带来的阵痛,也需要对职工坦诚沟通,争取理解。稳定,不是靠掩盖矛盾,而是靠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至于战略投资者的选择,”秦宇轩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钱胜利,“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遴选。不管是外来资本还是本地企业,标准只有一个:谁更有能力、有诚意帮助陕重实现转型升级,谁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更能带领陕重走向未来!地方保护主义,救不了陕重,只会让它更快地走向衰亡。”
他直接点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实质,让钱胜利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我同意秦省长的意见。”周亦菲适时接话,声音清晰有力,“当务之急是稳定陕重的基本盘,恢复生产秩序,同时立即启动战略投资者遴选的准备工作。我已经要求临时工作组,在一周内拿出职工安置的初步预案和战略投资者遴选的标准框架。”
秦宇轩点头:“好。就按周主任说的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周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改革推进中的问题。散会。”
会议在一种表面共识、内里紧绷的气氛中结束。
钱胜利第一个起身离开,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周亦菲走到秦宇轩身边,低声道:“省长,钱主任似乎……”
“意料之中。”秦宇轩平静地说,“改革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你放手去干,遇到阻力,直接向我汇报。”
“明白。”
随后的几天,周亦菲带领工作组雷厉风行地进驻陕重,稳定生产,摸底情况,与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座谈,展现出极强的行动力。然而,阻力也如期而至。
先是关于职工安置的谣言开始在厂区内流传,说什么“改革就是要甩包袱,大部分工人都要下岗”,“省里来的领导根本不关心工人死活”,引得人心惶惶。
接着,在省政府的一次非正式协调会上,一位与钱胜利关系密切的副秘书长,再次以“维护稳定”为由,对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的方案提出质疑,暗示应放缓步伐。
更让秦宇轩警觉的是,他接到两个来自北京不同部委、关系不错的同僚的电话,言语间委婉地询问陕东国企改革的情况,并提及“有老同志关心,改革要注意方式方法,步子不宜过大”。
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或明或暗,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这天晚上,秦宇轩在办公室仔细审阅周亦菲报上来的战略投资者遴选标准初稿。秘书小李敲门进来,脸色有些严肃。
“省长,刚收到一份匿名材料。”小李将一个薄薄的文件夹放在桌上。
秦宇轩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张模糊的打印照片,似乎是周亦菲与某个男子在餐厅见面的场景,角度刁钻,显得颇为亲密。附着的打印纸上,只有一行字:“如此作风之人,能领导好陕重改革?”
秦宇轩的眉头瞬间拧紧。这不是简单的举报,而是卑劣的人身攻击和污名化手段,目标直指他任命的前线主帅。
“查一下来源,但不要声张。”秦宇轩将材料扔回桌上,语气冰冷,“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上不了台面。”
他走到窗边,城市的夜景依旧璀璨,但他仿佛能感受到那隐藏在光影背后的阵阵寒意。深水区的暗礁,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对手的反扑,不仅仅在会议上,更在会场之外,无所不用其极。
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坚定。这不仅是一场经济改革,更是一场政治较量。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周亦菲的号码。
“亦菲同志,遴选标准我看过了,原则同意,可以尽快完善后向社会发布。”他语气沉稳,没有提及那份匿名材料,“不要受任何干扰,按照既定方案,大胆推进。省委会支持我们,大多数干部职工的眼睛是雪亮的。”
挂断电话,秦宇轩深吸一口气。暗礁虽险,却阻挡不了航船前行的决心。他铺开稿纸,开始构思向省委进行全面汇报的提纲。他需要将改革的必要性、面临的阻力以及坚定的决心,更系统、更有力地呈现出来,争取最广泛的支持。
这场硬仗,他已没有退路,也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