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5日 上午8:30 康安市委会议室
深秋的晨光透过崭新的窗玻璃,在环形会议桌上铺开金色的缎带。秦宇轩走进会议室时,意外地发现每个座位前都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这是谢意江特意嘱咐办公室准备的,用的正是秦宇轩最偏好的云雾茶。
\"秦市长。\"谢意江起身相迎,这个向来矜持的常务副市长主动接过秦宇轩的公文包,\"昨晚我们又排查出三处隐患点,已经全部加固完毕。\"
陈景明坐在轮椅上,将一沓照片推到桌子中央:\"这是青河乡边坡的最新监测数据,位移已经完全稳定。王守仁教授说,这是二十三年来最理想的数据。\"
秦宇轩环视会场,发现每个人的眼神都与一个月前截然不同。那些曾经闪烁的犹疑、暗藏的审视,如今都化作了沉静的坚定。
上午10:00 省道S207改建工地
班子成员集体站在刚刚完成硬化的路面上。秋风卷起路旁的施工旗帜,猎猎作响如凯歌。
\"还记得一个月前吗?\"分管城建的陈立伟突然开口,\"当时我觉得你这个空降市长不懂康安。\"
秦宇轩弯腰抓起一把混合着碎石的壤土:\"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了——\"陈立伟指向远处正在施工的安置小区,\"懂不懂康安,不在于来了多久,而在于心里装了多少百姓。\"
谢意江默默递过安全帽,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如初秋的湖面。这个曾经在班子会上用茶杯轻叩桌面表达不满的常务副市长,此刻主动站到了秦宇轩身侧。
下午2:00 青河乡新村建设现场
周晓梅带着最新绘制的《康安地质安全图》匆匆赶来。图纸上,过去用红色标注的危险区,如今大半已转为代表安全的绿色。
\"秦市长,王教授让我务必转达——\"她展开图纸的右下角,那里新增了一个特殊的印章,\"省地质局决定在康安设立工作站,这是四十年来的首例。\"
陈景明推动轮椅来到图纸前,手指轻轻抚过印章:\"我父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专业的人来治理康安的山。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突然,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青河乡新建小学的师生们正在边坡下的安全区开展自然课,那些曾经被迫转移的孩子们,如今可以安心地在蓝天下奔跑。
傍晚5:00 省委视频会议室
林致远的面容出现在大屏幕上,身后是正在审阅的《康安振兴规划纲要》。
\"宇轩,景明,还有康安班子的各位同志。\"老书记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欣慰,\"你们用一场生死考验,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班子团结。\"
秦宇轩看向身旁的同事们——谢意江正在认真记录,陈立伟频频点头,王芳副市长眼角泛着泪光。一个月前,这些人还各自为政;如今,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请省委放心。\"秦宇轩代表班子表态,\"我们一定把康安建成全省山区发展的样板。\"
\"不。\"林致远轻轻摇头,\"是要建成中国山区治理的标杆。\"
夜晚8:00 市政府小食堂
班子成员围坐在圆桌前,这是一个月来第一次非工作聚餐。食堂老师傅特意做了康安的特色菜——青河鱼炖豆腐。
\"还记得1996年那场雨吗?\"谢意江突然举杯,\"当时我们各自为战,付出了惨痛代价。\"
陈景明转动轮椅:\"所以这次,我们选择并肩作战。\"
秦宇轩看着杯中荡漾的茶水,想起这一个月来的每一个日夜:谢意江彻夜核对资金账目,陈立伟冒着塌方危险巡查工地,王芳挨家挨户动员转移......这些曾经与他保持距离的同僚,如今都成了可以托付生死的战友。
\"我提议——\"秦宇轩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我们的同心协力。\"
十几个茶杯在空中相碰,清脆的响声惊起了窗外栖息的麻雀。
---
深夜10:00 办公室灯光下
秦宇轩在台历上圈出明天的日程:与陈景明共同向省委汇报重建方案,与谢意江研究世行资金优化使用,与陈立伟审定新区规划......
电话铃响,是林致远亲自打来的:\"宇轩,知道为什么特别强调班子团结吗?\"
秦宇轩望向墙上那张班子集体照:\"因为独木难支,众木成林。\"
\"记住这个道理。\"老书记轻声说,\"康安的蓝图,需要你们共同执笔。\"
挂断电话后,秦宇轩翻开新的笔记本,在扉页郑重写下:\"1999年11月5日,康安新生之始。\"
月光如水银泻地,将\"为民务实\"的徽章照得熠熠生辉。远处工地的灯火如星辰般绵延至天际,那是三百万康安人共同描绘的明天。
次日清晨,省委批复《康安振兴规划》的红头文件送达。在文件的会签栏上,康安班子所有成员的名字整齐排列,如雁阵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