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元旦午后,秦宇轩回到宿舍。
窗外阳光正好,他却没歇着,拿出笔记本摊在桌上。
按照林致远的要求,开始草拟协调会开场白和流程稿。
先列出核心议题:进度汇报、问题反馈、任务分解。
想到部门推诿情况,特意加了“责任认领”环节。
写着写着,李梅说的相亲、许曼的示好闪过脑海。
他摇了摇头,把杂念压下去——主持会议才是重点。
傍晚,秦宇轩煮了碗面条。
边吃边翻机械局发来的细则修改稿。
“工资发放周期”旁批注:建议每月15日前发放,避免拖欠。
“考勤管理”条款模糊,补充:需明确加班核算标准,衔接正式工系统。
改完后,发电子版给林致远,附言“4日,周一上午准时过去”。
周一早上,秦宇轩提前十分钟到林致远家。
阿姨端来热茶:“林书记在书房等你,煮了杂粮粥。”
进书房,林致远正看文件,桌上摆着那份细则。
“书记,早。”秦宇轩轻声说。
“坐,”林致远抬眼,“你的修改意见很到位,戳中要害了。”
两人逐页讨论,秦宇轩快速记下补充建议。
早饭时,林致远突然问:“个人问题真打算一直推?”
秦宇轩愣了下,不好意思地笑:“工作太忙,没精力。”
“工作再忙,别丢了生活,”林致远语气温和,“整改稳定了,遇合适的试试。”
秦宇轩点头应下,心里却清楚,眼下得先顾好工作。
下午,秦宇轩回宿舍打磨会议流程。
对着镜子练开场白,调整语气语速。
预判各部门可能提的棘手问题,备了几套说辞。
手机响了,大学同学约周日聚会。
他犹豫后婉拒:“要主持重要会议,得在家准备。”
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不能辜负林书记的信任。
周三上午九点,协调会在省委会议室召开。
秦宇轩提前十分钟到,检查投影仪、麦克风,确认材料分发。
林致远走进会场,见他有条不紊,眼神多了几分肯定。
九点整,秦宇轩走到主持位:“今天开专项整改协调会,先请赵局长发言。”
声音沉稳从容,看不出是首次主持。
赵刚起身汇报:“食品厂消防整改已指导,节后验收没问题,周转金需财政厅加快。”
秦宇轩立刻看向张处:“张处,企业材料已提交,何时审批?”
张处稍顿:“本周内初审,1月13日下周三前给结果。”
“请会后发初审进度表,我跟踪督办。”秦宇轩记在本上。
会议按流程推进,机械局、市场监管局依次汇报。
机械局局长说:“细则已完善,部分企业有抵触。”
秦宇轩看林致远点头,开口道:“建议机械局牵头,秘书组配合,下周去企业调研协调。”
林致远补充:“就按宇轩说的办,方案尽快报我。”
散会后,张处拍秦宇轩肩膀:“第一次主持就这么稳,不简单!”
秦宇轩谦和笑:“多亏各位领导配合。”
会场只剩两人时,林致远说:“表现不错,节奏、问题都抓得准。”
秦宇轩松了口气:“都是您指导得好。”
“调研的事,你牵头定方案,秘书组任你调配。”林致远站起身。
“请书记放心,一定做好!”秦宇轩挺直腰板。
走出会议室,阳光洒进走廊。
秦宇轩握紧笔记本,心里满是成就感。
第一次主持的紧张,在认可中消散。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调研任务是新考验,但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