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时节,寒风裹着碎雪掠过省府大楼。秦宇轩立在窗前,指尖摩挲着双项目进度汇总表——从临时协助林致远处理协调工作,已整整一月。
这三十天,是连轴转的攻坚。清晨薄雾里,他的身影出现在红河引水工程料场;正午烈日下,他蹲在咸兴机场清表现场,和工人同吃盒饭;深夜灯光下,办公室门缝总透出他伏案写材料的微光。作为临时抽调的秘书,他深知肩上的担子:既要做好上传下达,更要把项目细节落到实处。
“秦秘书,《红河引水工程冬季施工防冻方案》改好了,补了混凝土养护温度监测细则。”同事小陈抱来文件,语气里满是钦佩。
上周,秦宇轩在3号标段巡查,发现工人防冻措施仅“盖塑料布”,当即要求重定方案。随后三天,他白天泡工地测气温、查配比,晚上翻十余份规范,逐字打磨方案,连浇筑后每两小时的温度记录责任人都明确标注。方案上报后,周建宏批示:“细节见真章,可作全省冬季施工范本。”
这般“较真”,贯穿整月。咸兴机场古树移栽后,他怕养护不到位,联系林科院专家制定“一树一策”计划:给香樟装土壤湿度传感器,专人每日记叶片状态,连浇水时间、水量都精确规定。
一次深夜暴雪,他接完养护员电话,抓起羽绒服就往现场赶。雪没脚踝,他看着工人裹保温棉、搭防风障,用测温仪确认树基温度达标后才离开。回到办公室,裤脚冻成冰壳,双手僵得握不住笔。
最难忘的是上周的进度汇报会。会前一天傍晚,秦宇轩发现省计委提交的征地补偿款明细差了两万元。已过下班点,他仍驱车赶往省计委,陪工作人员翻百份协议核对,凌晨一点才修正完数据。
次日汇报,他报出精准数据时,严谨的林致远微微颔首。散会后,林致远拍着他的肩:“做工作就怕‘差不多’,你这追根究底的劲,难得。”
这天下午,秦宇轩刚装订好《双项目月度进展报告》,林致远的电话就来了,语气郑重:“来我办公室一趟。”
他理了理衣襟,捧报告快步上楼。推开门,林致远坐在藤椅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投下细碎光影。桌上除了文件,还放着份“考核鉴定”表。
“书记,这是月度报告。”秦宇轩轻放文件。
林致远示意他坐,拿起报告却未翻,目光里有审视,更有暖意:“这一月,辛苦你了。”他指了指考核表,“红河防冻方案,周省长在常委会上特意夸了;咸兴古树养护,村民送了‘护树贴心人’锦旗,还拉着我夸你们细致。”
“都是各部门配合得好,我只是做了该做的。”秦宇轩谦和回应。
“把‘该做的’做到极致,就是本事。”林致远指尖点在“优秀”评定上,“当初让你临时协助,一是磨一磨,二是看心性。起初有人劝我,说你年轻扛不住,但你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做事有章法,遇乱不慌神,对工作有敬畏心,这正是秘书的人选。”
秦宇轩握文件的手紧了紧,心头发热。
“之前是临时安排,今天正式跟你谈。”林致远身体前倾,目光恳切,“省委要调整秘书班子,经这一月考察,我打心眼里认可你,希望你正式当我的秘书,同时为秘书处的处长,当然你不负责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秦宇轩一愣,起身时声音微颤:“书记,我……”
“先别急着答复。”林致远摆手,“当秘书不只是抄抄写写,要当参谋助手,得扛事、守底线。这份工作责任重,你要想清楚,能不能沉下心。”
他走到窗前,望着楼外雪松:“我年轻时当秘书,老领导说‘秘书的笔杆子、嘴皮子、脚板子,都要沾地气’。这一月,你的脚板子沾了地气,笔杆子也硬了,剩下的就是守好踏实劲。”
秦宇轩望着林致远的背影,想起一月来的点滴:深夜的灯光、工地的泥泞、村民的笑容,还有林致远的提点。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书记,我想清楚了。一定不负信任,把每件事做实做好。”
林致远转身,脸上露出欣慰笑容,上前拍他的肩:“好!明天起,你到我办公室隔壁的秘书室办公。正式任命通知后续会发,在我这儿,你已是我的秘书了。”
离开时,夕阳透过走廊窗户,给地面镀上暖金。秦宇轩捧着报告,脚步比来时更稳。他知道,这不仅是新任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那个曾在进度表上圈点“硬骨头”的临时秘书,已做好准备,迎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