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林鸿彬去县里汇报工作,老样子,带了鸡蛋和鸡。不过出发的比较早,6点多就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出发,他要先去海边看看有没有活鱼收。
8点多,林鸿彬的拖拉机停在渔村生产大队的门口,敲门进去,生产队长正好在,他正在算账,每天要算完账才能休息。
林鸿彬也不打扰,散了烟之后就在那边等着。
“林参谋,久等了,我带你去捞鱼。”蔡队长也不磨叽,手上的活一结束就带着林鸿彬把拖拉机往码头开。
到了码头,蔡队长指着海港的角落:“我们把鱼养在那里了,我安排人开始打捞。”
只见海港的角落被一排石头墙围了一个独立的空间,海水能通过缝隙进出,鱼却很难跑掉。
“行,那辛苦你们了。”
在捞鱼装车的空隙,蔡队长凑到林鸿彬跟前,给林鸿彬递了一根烟,林鸿彬接过夹在耳朵上。
“林参谋,我请教一件事,这些海鱼之类的好养吗?”蔡队长看了林鸿彬的动作,自顾自的点起烟。
“你想养?”
“是啊,靠几条小船在海里讨生活太苦了,也太危险了,如果可以的话,谁愿意过的这么苦。”蔡队长重重的抽了一口烟。
“既然如此,你们这里滩涂少,我个人建议你们先试着养虾,干虾还是比较好卖的。鲁省海水养对虾已经搞了十几年了,你可以找农科所的人问问有没有这技术。自己也可以搞几个池塘先试试,很多事情都是试出来的,那些小杂鱼就是很好的饲料。”
“那就试试。”蔡队长深深的吸了口烟,然后把烟头扔在地上,用就使劲的拧着,仿佛下了某种重大决定。
由于一部分是养在笼子、袋子里的,花了一个多小时,渔民们就把养的鱼、贝壳类都捞进拖拉机车斗的水缸里。
“那些没卖掉的杂鱼也都给我。”林鸿彬看着周围好多筐的杂鱼心动了,有空间外挂在,把杂鱼处理成鱼干太容易了,重要的是便宜。办喜事时能用的上,弄点卖给林场也不是不行,还要弄一些喂咸水湖里的鱼虾蟹。
“太谢谢林参谋了!”
最后车斗里大水缸的缝隙中都堆满了各种的杂鱼。
最后林鸿彬付了120元后就离开了。
找了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察看了下就把收获就送进空间,这次有棘螺、响螺、轰螺、瓜螺、紫蛤等贝壳类新种类,鱼类也有海鳗、黄刺等新品种,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鱼类,当然还有上次交代的跳跳鱼、沙虫和皮皮虾等。
回到县里都10点多了。
这次把第一季度的优秀员工以及新增的两个组长上报给林业管理局,这些是要入档的,组长也是要提级的,工资也要增加的,需要代管部门批准。当然,民政局、“四个面向”办公室也得走一遭,该提交的资料都得上交。
这次向蔡德海汇报工作时,除了提交兔子繁育试验申请和鱼饲料试验申请外,还带着一本手稿--《清源县青云山知青林场管理手册草案》。主编是林鸿彬,副主编是一众组长和财务,整理和执笔是郭子好。为了这本手册,一众组长和财务熬了好多个晚上。最后由写字最好看的林鸿彬再抄写一遍。
手册里有各种流程图,有岗位职责,5S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还有各种表格工具。当然5S在这里叫二整二清一素养,现在可不兴有英文。
“领导,这是我们林场对林场管理的一些想法,请您指导斧正!”
“嗯,先放着,我找时间细读。你还有什么事?”
“领导,帮忙批套木工台锯呗,林场没有木工台锯不像话。”
“你们要台锯干嘛?”
“这不要盖房了吗,圆锯处理木材又快又好!”
“可以给你批,你用什么东西来换?”
“母鸡?”
“可以,400只。”400只母鸡可以卖两千多了了。
“领导,那把之前许的油锯也给批了呗。”
“可以!”然后拿起笔写了一张条子给林鸿彬,挥手让他滚蛋。一老一少想谈生意把事情谈妥了。
林鸿彬拿着条子找上张海涛。
“你这次又用什么东西换?”
“给县养鸡场提供数百只种鸡换的。”
“嗬,你是够大方的啊,这有钱有货的就是不一样。”随手在条子签字、盖章。
“没办法,急着用。”
“去农机厂提货吧,他们应该有现货。”
县里有两个国有大林场,还有家具厂,油锯和木工台锯农机厂那必须要有备货。
来了县里肯定要到武装部坐坐,不过放在林国雄那里的酒还没有用完就没再给了。
等林鸿彬一出门,蔡德海就捧起管理手册草案看起来了,他也想知道这学经济管后勤的大学生,对管理有什么见解,这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了。
“这小子有点东西啊!”蔡德海又从头开始认真的看。
蔡德海他们这一辈人做地方管理,除了在部队学来的那一套外,还是比较靠经验,也吃天赋。
蔡德海看了两遍后,拿了管理手册草案手稿敲开张宝言的办公室。
“张书记,给你看一个好东西。”然后把管理手册草案手稿递给张宝言。
张宝言疑惑的接过手稿,看了一眼封面。
“又是林鸿彬那小子搞出来的?”
“嗯,我看了一下,觉得很不错,很多内容值得学习借鉴。如果按林场管理手册上的方法,管人的话另外说,但用来管事、管生产单位的话那就轻松多了。现在工人的素质可普遍不高,这种细致的管理方式可能更适合他们。”
“噢,评价很高啊!”张宝言翻开看起来,由于是手稿,没有目录。
“这小子真有点东西啊,放在林场是不是太浪费了?”
“下次他下来时我跟他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