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天刚破晓,靖王府就被漫天的红绸与灯笼裹满了喜庆。朱红的府门两侧挂着烫金的“囍”字,长街之上铺满了红色地毯,从王府正门一直延伸到街角,迎亲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锣鼓手们握着鼓槌,眼神里满是期待,只待吉时一到,便要奏响最热闹的乐章。
苏清鸢的卧房里,李嬷嬷正小心翼翼地为她系上霞帔的最后一根丝带。红色的嫁衣绣满了鸾凤和鸣的纹样,金线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凤冠上的珍珠与宝石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步摇上的流苏垂在肩头,每走一步都带着细碎的声响,端庄又灵动。“姑娘,吉时快到了,王爷的迎亲队伍已经在府外候着了。”李嬷嬷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看着镜中亭亭玉立的苏清鸢,眼中满是欣慰——那个曾经需要人呵护的姑娘,如今已长成能撑起一方天地的靖王妃。
苏清鸢对着鸾镜最后整理了一遍仪容,指尖轻轻拂过嫁衣上的凤凰纹样,心中满是安定。这时,苏明轩和苏明玥走了进来,明轩穿着一身簇新的青布长衫,手里捧着一个红色的锦盒,里面放着苏清鸢的玉佩;明玥则穿着粉色的襦裙,手里拿着一条红色的丝带,要为姐姐系在手腕上。“姐姐,你今天真好看!”明玥踮起脚尖,将丝带轻轻系在苏清鸢的手腕上,丝带的末端还缀着一颗小小的珍珠,“这是我求周伯昌爷爷做的,能保佑姐姐和姐夫永远在一起。”
苏清鸢弯腰抱了抱弟弟妹妹,声音温柔:“谢谢明玥,也谢谢明轩。姐姐会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的。”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震天的锣鼓声,伴随着鞭炮的噼啪声,下人的通报声也传了进来:“王爷到——”
李嬷嬷连忙扶着苏清鸢走到门口。只见萧玦穿着一身红色的喜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如松,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正一步步朝着她走来。他的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侍卫们手持仪仗,丫鬟们捧着礼盒,百姓们围在长街两侧,纷纷笑着送上祝福,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这场盛大婚礼的喜悦中。
萧玦走到苏清鸢面前,伸出手,掌心温热:“清鸢,我们走吧。”苏清鸢轻轻握住他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力量,心中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两人并肩走在红色地毯上,迎亲队伍的锣鼓声、百姓的祝福声、风吹动红绸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动听的乐章。
抵达前厅时,早已宾客满座。朝中的大臣、皇室的宗亲、还有青溪来的故友,都穿着正装,脸上带着笑容,等候着见证这场婚礼。太后果然坐在正位上,身旁是皇帝,两人看着苏清鸢和萧玦,眼中满是笑意。
吉时一到,司仪高声喊道:“拜堂仪式开始——”
萧玦牵着苏清鸢的手,走到前厅中央。“一拜天地——”司仪的声音洪亮,两人并肩弯腰,朝着门外的天地深深一拜,感谢天地让他们相遇相知;“二拜高堂——”他们又朝着太后果然和皇帝弯腰,感谢他们的认可与扶持,太后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慈爱,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夫妻对拜——”萧玦与苏清鸢相对而立,看着彼此的眼睛,缓缓弯腰,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彼此的深情。
拜堂仪式结束后,便是敬茶环节。苏清鸢端着侍女递来的茶杯,先是走到太后果然面前,双手将茶杯举到胸前,轻声喊道:“母后,请喝茶。”太后接过茶杯,轻轻喝了一口,从身边的锦盒里拿出一支凤钗,插在苏清鸢的发髻上:“好孩子,往后要和萧玦好好过日子,互敬互爱。”苏清鸢点头应下,又端着茶杯走到皇帝面前,喊了一声“父皇”,皇帝接过茶杯,笑着说:“靖王是朕的得力助手,往后你就是他的贤内助,朕期待看到你们夫妻俩携手为大靖百姓谋福祉。”
敬完茶,宾客们纷纷送上贺礼,有珍贵的字画,有稀有的药材,还有寓意吉祥的玉器,每一份贺礼都承载着大家的祝福。苏清鸢和萧玦一一向宾客们道谢,脸上的笑容从未停歇。
傍晚时分,婚宴正式开始。王府的厨师们端上精心准备的菜肴,既有京城的名菜,也有周伯昌教的青溪家常菜,还有苏清鸢特意准备的百合莲子羹和银耳雪梨汤。宾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整个王府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夜色渐深,婚宴渐渐散去。萧玦牵着苏清鸢的手,走进早已布置好的新房。新房里点着红色的蜡烛,烛火摇曳,映得满室通红;床头挂着那幅苏清鸢在青溪药膳坊的影像画卷,矮桌上的琉璃灯散发着淡蓝色的光芒,在屋顶映出满天星辰;桌上还放着苏明玥绣的荷包、李嬷嬷求的平安符,每一件物品都满是心意。
萧玦轻轻关上房门,转过身,握住苏清鸢的手,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清鸢,此生有你,足矣。”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满是真诚——从青溪的初遇到京城的相守,他经历过风雨,也见过繁华,却从未想过,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个让他甘愿付出一切的人。
苏清鸢看着萧玦的眼睛,眼中渐渐泛起泪光,却笑着点头:“萧玦,往后余生,我陪你一起,守护大靖,守护我们的家。”她知道,这场婚礼不是结束,而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会一起面对风雨,一起享受阳光,一起守护身边的人,一起为大靖的百姓谋福祉,将这份爱意与责任,永远延续下去。
烛火依旧摇曳,映着两人相握的手,也映着他们眼中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属于萧玦与苏清鸢的故事,在这个喜庆的夜晚,写下了最圆满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