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的晨光已爬过院墙,落在厨房的青石板上,将灶台边的铜壶映得发亮。苏清鸢收拾好采露的工具,路过厨房时,闻到里面飘出的米香——是仆人早起煮的白粥,还温在灶上。她突然想起,萧玦这段时间为了查案,总吃些清淡的药膳,怕是早就腻了,便想亲手做几道家常小菜,让他换换口味。
推开厨房门,里面的景象让她愣了愣:灶台上摆着新鲜的食材——翠绿的青菜还带着水珠,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了均匀的小块,旁边的竹篮里放着嫩豆腐、香菇,甚至还有她爱吃的小土豆。一个负责打理厨房的老仆正坐在小板凳上择菜,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苏姑娘,王爷一早就让人从城里送来了新鲜食材,说您要是想做饭,用着方便。”
苏清鸢心中一暖,原来萧玦早就猜到了她的心思。她笑着点头:“麻烦张婶帮我烧着火,今日我来做菜。”说着,她挽起衣袖,将常服的下摆塞进腰带里,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以前在药庐时,她常帮师娘做饭,切菜、炒菜的手艺早已练得熟练。
张婶连忙点燃灶火,看着苏清鸢拿起菜刀,熟练地将青菜切成段,动作利落又整齐,忍不住称赞:“苏姑娘的刀工真好,比我家姑娘还厉害。”
“以前在家常做,习惯了。”苏清鸢笑着回应,将切好的青菜放进竹篮里,又拿起一块五花肉——她要做萧玦爱吃的红烧肉。先将五花肉放进冷水里,加姜片、料酒煮开,去除血沫,再捞出切成方块;接着在炒锅里放少许油,加入冰糖,小火慢慢熬至冰糖融化,变成深褐色,再放入五花肉翻炒,让每块肉都均匀裹上糖色;最后加入酱油、姜片、葱段,倒入热水没过肉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炒锅里的冰糖渐渐融化,空气中弥漫开甜丝丝的香气。苏清鸢站在灶台边,不时用铲子翻动肉块,眼神专注,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阳光透过厨房的小窗,落在她的侧脸上,将她认真的模样衬得格外温柔。
萧玦原本在书房整理卷宗,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便循着饭菜香走到厨房门口。他靠在门框上,看着灶台边的身影——苏清鸢正踮着脚,往锅里加调料,袖子滑下来,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她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盯着锅里的肉,偶尔会低头闻闻香气,确认火候是否合适。
“需要帮忙吗?”萧玦轻声开口。
苏清鸢回头,见他站在门口,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去外面等着就好。厨房油烟大,别呛着你。”她知道萧玦自小在王府长大,虽在军营待过,却很少进厨房,哪里会做这些活计。
“我可以帮你递东西。”萧玦走进厨房,拿起旁边的盘子,“比如这个,你什么时候要用?”
苏清鸢无奈地笑了笑,只好点头:“那你帮我把切好的香菇递过来,等会儿红烧肉快炖好的时候,要放进去。”
萧玦依言递过香菇,却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看着。他看着苏清鸢将豆腐切成小块,放进热油里煎至金黄,再加入葱花、酱油、高汤,做成香喷喷的家常豆腐;看着她将小土豆蒸熟,剥去皮,切成块,和青椒一起炒,做成酸辣土豆丝——每一道菜,她都做得格外用心,动作熟练又自然,仿佛在演绎一场温柔的仪式。
“没想到你会做这么多菜。”萧玦忍不住感叹,“以前在王府,你总是帮我处理伤口、整理医案,我还以为你只会医术。”
“以前在药庐,师父和师娘都很忙,我就学着做饭。”苏清鸢一边翻炒着土豆丝,一边说道,“师娘总说,会做饭的人,日子过得更踏实。那时候我还不懂,现在才明白,能为喜欢的人做一顿饭,看着他吃得开心,也是一种幸福。”
萧玦心中一动,看着她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厨房的烟火气,比朝堂的荣华富贵更让他安心。他走上前,轻轻帮她挽起滑落的袖子,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皮肤,感受到她的体温,心中满是暖意。
半个时辰后,三道菜终于做好了:红烧肉色泽红亮,散发着甜香;家常豆腐金黄诱人,飘着葱花的香气;酸辣土豆丝红绿相间,看着就让人有食欲。苏清鸢将菜端进托盘,笑着对萧玦说:“可以开饭啦!都是简单的家常菜,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两人来到饭厅,仆人早已摆好了碗筷,还温了一壶米酒。萧玦先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肉质软烂,甜而不腻,带着浓郁的酱香,比王府御厨做的还要好吃。他眼睛一亮,连忙又夹了一块:“好吃!比御厨做得还合我胃口。”
苏清鸢见他喜欢,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也夹了一口豆腐:“你喜欢就好,要是爱吃,以后我常做给你吃。”
萧玦一边吃着菜,一边喝着米酒,看着对面笑容温柔的苏清鸢,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他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苏清鸢:“清鸢,等我们去了燕云,家里的厨房就交给你了好不好?我来帮你烧火、递东西,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再也不用吃那些冷冰冰的药膳了。”
苏清鸢脸颊微红,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阳光透过饭厅的窗户,落在两人身上,饭菜的香气与米酒的醇香交织在一起,空气中满是温馨的烟火气。这一刻,没有巫蛊案的阴谋,没有朝堂的纷争,只有彼此陪伴的温暖,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