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一场暴雨,让青溪镇通往苏州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苏清鸢站在镇口,望着远处迟迟未到的马车,眉头紧锁——她委托镇上马车行运输的五百斤当归和三百份药膳包,本应昨天抵达苏州,可如今却杳无音讯。
“苏姑娘,刚收到消息,马车陷在半路的泥坑里了,车夫说至少还得两天才能把货送到。”伙计小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捏着一封来自苏州的信,“马药商那边也来信了,说要是这批药材再不到,下个月的订单可能要减少一半。”
苏清鸢接过信,看着上面“延误供货影响合作”的字样,心里沉甸甸的。此前,她一直依赖镇上的马车行运输货物,可马车行的马车老旧,车夫也大多不熟悉山路,遇到恶劣天气,延误、损坏货物是常有的事。上次暴雨,就有二十份药膳包被雨水打湿,不得不折价处理;还有一次,马车颠簸导致部分当归断裂,被马药商扣了三成货款。
“不能再靠别人了,得有自己的运输小队。”苏清鸢当机立断,当天就找到沈砚商量。沈砚常年往返各地经商,对运输事宜很熟悉,一听就表示支持:“清鸢,你说得对,自己的运输队能把控时效和货物安全,还能节省成本,我帮你联系靠谱的车夫和马车。”
两人分工合作,沈砚负责挑选马车和车夫。他特意从县城的车行里,挑选了三辆全新的双轮马车——车身用厚实的榆木打造,车轮裹着耐磨的铁皮,还配备了可以拆卸的防雨篷布和防滑铁链,既能抵御风雨,又能应对泥泞山路。车夫则选了六个经验丰富的汉子,他们都是常年跑山路的老把式,熟悉青溪镇到苏州、杭州等地的路线,还会简单的修车技巧,能应对路上的突发情况。
苏清鸢则忙着制定运输流程和货物保护措施。她请木匠打造了一批防水木箱,木箱内壁铺着油纸,箱底垫上干草,药材和药膳包分别用防潮纸包裹后再装入箱中,确保即使遇到雨水,货物也不会受潮。“每个木箱都要贴标签,写清楚货物名称、数量和目的地,避免卸错货。”苏清鸢一边检查木箱,一边叮嘱木匠,“箱角要用铁皮加固,防止运输途中磕碰损坏。”
针对运输中的细节,苏清鸢还制定了详细的规则:
1. 装车前,车夫必须仔细检查马车——查看车轮是否稳固、篷布是否完好、铁链是否能正常使用,发现问题立即维修,严禁“带病”出车;
2. 货物装车时,要按“重不压轻、大不压小”的原则摆放,药材木箱放在下层,药膳包木箱放在上层,中间用干草填充缝隙,减少颠簸带来的损坏;
3. 每辆马车配备两名车夫,轮流驾驶,每天至少行驶四个时辰,确保在约定时间内抵达;
4. 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要及时用篷布遮盖货物,必要时停靠在沿途的客栈躲避,待天气好转再出发;
5. 抵达目的地后,车夫要和收货方一起清点货物,确认数量和完好度,双方签字确认后才算完成运输。
一切准备就绪后,“清鸢运输小队”正式组建。第一次运输,苏清鸢亲自跟着车队出发,一来是熟悉路线,二来是观察车夫的操作。清晨,三辆马车满载着当归、黄芪和药膳包,缓缓驶出青溪镇。车夫老张经验丰富,手握缰绳,稳稳地操控着马车,遇到坑洼路面,就提前放慢速度,尽量减少颠簸。
行至半路,天空突然飘起小雨,车夫们立刻默契地停下马车,迅速展开篷布,用绳子将篷布固定在车架上,动作熟练利落。苏清鸢打开一个木箱查看,里面的药材和药膳包干燥整洁,没有丝毫受潮的迹象。“张师傅,你们这速度真快!”苏清鸢称赞道。老张笑着说:“苏姑娘,咱们早就练过好几次了,保证货物万无一失。”
傍晚时分,车队抵达苏州城外的驿站,按照苏清鸢的要求,车夫们轮流休息,一人守车,一人睡觉,确保货物安全。第二天一早,车队准时抵达泰和药行,马文涛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比约定时间还早到了半天,惊喜地说:“苏姑娘,你这运输队也太靠谱了!之前马车行送的货,要么晚到,要么有损坏,以后就靠你们了!”
这次运输的成功,让苏清鸢更加坚定了办好运输小队的决心。她还在车队里配备了急救箱和常用的修车工具,给每个车夫都买了厚实的棉衣和防滑靴,逢年过节还会给他们发些米面粮油,让大家感受到关怀。车夫们也很用心,每次运输都格外仔细,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写信向苏清鸢汇报,从未出过差错。
有一次,车队在运输途中遇到山体滑坡,前方道路被阻断。车夫们没有慌乱,一边派人去附近的村子求助,一边用铁链固定好马车,防止滑落。苏清鸢收到消息后,立刻联系沈砚,让他协调绕行其他路线。最终,车队比约定时间晚了一天抵达,但货物完好无损。马文涛得知情况后,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对苏清鸢说:“遇到这么大的事,你们还能保证货物安全,我更信任你们了!”
随着运输小队的稳定运行,苏清鸢的货物再也没有出现过延误或损坏的情况。苏州的药膳客商沈从安,之前总担心雨季货物受潮,每次收货都要仔细检查,如今却完全放心:“清鸢,你这运输服务太到位了,药膳包送到的时候,和刚做出来的一样新鲜,以后我的订单翻倍!”
运输难题的解决,不仅让苏清鸢和老客商的合作更加稳定,还吸引了不少新客商。杭州的“同德商行”老板王掌柜,之前一直犹豫是否和苏清鸢合作,担心运输问题,看到她的运输小队高效又可靠后,当即签订了每月一千份药膳包的订单:“就冲你这运输保障,咱们长期合作!”
看着运输小队的马车满载着货物,平稳地行驶在山路上,苏清鸢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运输是生意的“命脉”,只有把这条“命脉”打通,才能让药材和药膳包顺利运往各地,让“清鸢”的招牌越传越远。未来,她还计划再添几辆马车,拓展更多运输路线,让生意做得更大、更稳,带着乡亲们一起,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