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苏家村的药材学堂里暖意融融。二十多个乡亲围坐在一起,目光紧紧盯着讲台前的苏清鸢,手里拿着纸笔,时不时低头记录——这是“急救特训班”的第一堂课,苏清鸢正拿着一个木质人体模型,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
“大家看,遇到有人晕倒、没有呼吸和心跳时,就得用心肺复苏救人。”苏清鸢将模型平放在桌上,双手交叉按压在模型的胸部中央,“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力度要适中,太深会伤内脏,太浅没效果,每分钟按压一百次左右,节奏就像咱们平时唱的‘一、二、三、四,用力按压’。”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按压动作,手腕保持垂直,借助上半身的力量向下按压,每次按压让胸廓下陷3-5厘米。“按压三十次后,就要做人工呼吸。”苏清鸢捏住模型的鼻子,嘴巴对着模型的嘴巴,缓慢吹气,“吹气时要捏住鼻子,防止漏气,每次吹气一秒钟,看到胸廓起伏就是有效的。”
台下的乡亲们看得格外认真,年轻小伙阿力更是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细节。他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平时总担心老人突然生病,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听说苏清鸢开急救特训班,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示范结束后,苏清鸢让大家分组练习,每组一个人体模型、一套急救道具(包括绷带、夹板、止血带等),她则在各组之间来回走动,一对一辅导。阿力第一次按压模型时,要么力度太轻,要么按压位置偏了,急得满头大汗。苏清鸢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调整好位置:“别慌,跟着我的节奏来,先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伸直,用身体力量往下压,记住,是‘压下去、弹起来’,不是硬按。”
在苏清鸢的指导下,阿力慢慢掌握了要领,按压的节奏和力度越来越标准。“对,就是这样!”苏清鸢笑着鼓励,“多练几次,形成肌肉记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就不会慌了。”
除了心肺复苏,苏清鸢还系统讲解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溺水急救等实用技能。讲到止血时,她拿出不同类型的伤口模型,教大家区分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动脉出血是喷射状的,颜色鲜红,得用止血带捆在伤口上方,每隔十五分钟松一次,防止组织坏死;静脉出血是缓慢流淌的,颜色暗红,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就能止血。”她还现场演示如何用布条制作简易止血带,如何用三角巾包扎头部、手臂、腿部的伤口,确保每个乡亲都能学会。
针对村里常有孩子在河边玩耍、可能发生溺水的情况,苏清鸢特意增加了溺水急救的内容。“发现有人溺水,先大声呼救,让其他人帮忙,自己不要贸然下水,尤其是不会游泳的乡亲。”她指着急救道具里的长竹竿和绳索,“可以用竹竿、绳索把人拉上岸,或者扔个大木盆、水桶让溺水者抓住。”
人救上岸后,苏清鸢教大家如何清理口鼻异物、排出肺部积水:“让溺水者趴在膝盖上,头朝下,拍打他的背部,把水吐出来,然后立刻检查呼吸和心跳,没呼吸心跳就做心肺复苏。”她还特意提醒:“冬天溺水后,人容易失温,救上岸后要赶紧用干衣服裹住身体,喝杯温糖水,不能马上烤火,避免血管收缩出危险。”
特训班每周开课两次,每次两个时辰,苏清鸢总会提前准备好案例和道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还会结合村里发生过的事情举例。有一次,村里的张大爷在地里干活时,被镰刀割伤了手臂,血流不止,当时大家都慌了神,还是苏清鸢赶过来用布条止血、包扎,才没出大事。“要是当时有人会止血包扎,张大爷就能少流点血。”苏清鸢说,“急救就是和时间赛跑,早一秒处理,就多一分希望。”
为了让大家学得更扎实,苏清鸢还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学得快的乡亲帮助学得慢的。阿力学得又快又好,经常主动帮旁边的李婶练习包扎:“李婶,包扎手臂时要先把伤口盖住,然后绕两圈,在胳膊外侧打结,这样不影响活动。”李婶学得慢,阿力就一遍遍地示范,直到她学会为止。
特训班临近结束时,苏清鸢给每个学员发了一本自己编写的《急救手册》,手册上画着清晰的示意图,写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还有常见急救误区的提醒。“这本手册要随身带着,忘了的时候就翻一翻,平时也可以教给家里人。”苏清鸢说。
考核那天,学堂里气氛格外紧张。苏清鸢设置了几个场景:“有人晕倒无呼吸”“手臂骨折”“腿部割伤出血”,让学员们轮流上前处理。阿力抽到“有人晕倒无呼吸”,他沉着地拿出模型,先判断意识,再解开模型的衣领,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吹气的节奏和力度都很标准,赢得了苏清鸢的点头称赞。李婶抽到“腿部割伤出血”,她快速用纱布按压伤口,然后用三角巾包扎好,动作虽然有些慢,但步骤没错。
最终,二十多个学员全部考核合格,苏清鸢给每个人颁发了“急救能手”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名字和“苏家村急救能手”的字样。“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村里的急救能手了,遇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初步救治,同时让人去叫我或者送医。”苏清鸢叮嘱道,“记住,急救只是争取时间,最终还是要让专业大夫诊治,不能耽误。”
没过多久,急救能手就派上了用场。一天下午,村里的王大爷在村口散步时,突然捂住胸口倒在地上,脸色苍白,没有了意识。正好路过的阿力看到了,立刻冲过去,一边喊人去叫苏清鸢,一边跪在地上,解开王大爷的衣领,开始做心肺复苏。他按压的力度适中,节奏稳定,按压三十次后,又做了两次人工呼吸。
就在阿力重复做第三组时,王大爷突然咳嗽了一声,慢慢睁开了眼睛。此时,苏清鸢也赶了过来,她给王大爷把脉,发现是急性心脏病发作,立刻拿出急救草药让王大爷含服,然后安排人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馆。医馆的大夫说:“多亏了之前的心肺复苏,争取了宝贵时间,再晚一点就危险了!”
王大爷康复后,特意带着鸡蛋来到阿力家道谢:“阿力,多亏了你会急救,不然我这条老命就没了!”阿力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苏姑娘教得好,换了其他急救能手,也会这么做的。”
这件事传开后,乡亲们更重视急救技能了,不少没参加特训班的人,都纷纷找苏清鸢,希望能再开一期。苏清鸢笑着答应:“开春后就开第二期,到时候大家都来学,让咱们村人人都成急救能手!”
看着阿力他们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苏清鸢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教会乡亲们急救技能,比自己每次奔波更有用,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夕阳下,苏清鸢站在学堂门口,看着孩子们在不远处玩耍,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把急救特训班一直办下去,让更多人学会急救技能,守护好身边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