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晴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A-1会议中心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空气仿佛被抽空,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
“小奇”,一个如此亲昵而日常的称呼,从这位素来以清冷、专业形象示人的首席运营官口中说出,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违和的冲击力。 而她指令的内容,更是像一枚精准制导的炸弹,在会议室内所有人的心头引爆。
b-03实验室,d-01工厂。
昨天下午16点17分。
这几个关键词,对于绝大多数与会者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 但对于后勤主管周卫国而言,却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
他脸上那种“我是为你好”的、充满了人生经验的从容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无法掩饰的龟裂。 他那双原本因为微微发福而显得有些小的眼睛,猛地睁大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真实的慌乱。
怎么可能? 那件“小事”,她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他昨天下午确实处理了一件“突发事件”。 b-03物理实验室那边急电,说急需一批高纯度液氦来进行超导磁体的紧急冷却。 而他查到,唯一的超低温储存罐,正在被d-01的材料工厂使用。
凭借他搞了几十年后勤保障的“经验”,王院士领衔的物理组,其重要性显然远高于林向东的材料组。 于是他当机立断,亲自去了一趟d-01工厂,动用自己的“权威”,让那边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合金低温淬火实验,将整个储存罐的液氦,优先调拨给了b-03。
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彰显自
然而此刻,这件被他视为“经验之谈”的得意之作,却要被那个年轻的女孩,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呈现在所有核心人员的面前。
不等他开口说些什么,会议室中央的圆形合金桌面,忽然变得暗淡下去。 紧接着,一道道柔和的蓝色光束从桌面的边缘升起,在会议室的中心交汇、编织。
一个高度拟真的三维全息影像,悄然成形。
画面中出现的,正是d-01精密制造工厂的内部场景。 一台巨大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超低温储存罐旁,几名穿着白色研究服的工程师正在紧张地作着,他们面前的屏幕上,一条温度曲线正在以一个精确的斜率,缓慢下降。
“注意,即将进入β相变的临界
就在这时,全息影像中的周卫国,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出现在了工厂门口。 他的虚拟形象,与此刻坐在会议桌前的真人,一般无二。
画面中的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d-01的负责人下达了指令:“小李,停一下。 b-03那边有更紧急的任务,王院士亲自点的名,这罐液氦,现在必须马上送到物理实验室去。 ”
d-01的负责人脸色一变,急切地解释:“周主管,不行啊! 我们的样品正在进行最后的低温淬火,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中断升温,这批用了好几种昂贵靶材合成出来的超合金样品就彻底报废了! 再给我们两个小时,不,一个半小时就行! ”
画面中的周卫国眉头一皱,摆了摆手:“什么一个半小时? 王院士那边等得及吗? 科研要有大局观,个人的得失要往后放。 这是命令! 出了问题,我负责! ”
最终,在周卫国的“权威”之下,d-01工厂的操作员,只能满脸不甘地按下了中断按钮。 画面中,一个刚刚从淬火液中取出的、原本应该呈现出完美镜面的合金块,表面迅速出现了蜘蛛网般的裂纹,最后“咔”的一声,碎裂成了几块废铁。
影像无声,但那种惋惜和挫败感,却透过高清的画面,刺痛了在场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心。 坐在角落里的林向东教授,原本桀骜不驯的脸上,此刻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他显然知道这件事,但可能并不知道细节,此刻看到自己的心血被如此轻率地对待,紧紧握着的拳头,青筋毕露。
全息影像一转,画面来到了b-03物理实验室。
那罐宝贵的液氦被迅速接入了巨大的超导磁体设备。 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拿到液氦的物理组成员,并没有立刻开始所谓的“紧急实验”。 他们围在另一台设备前,手忙脚乱地进行着仪器的预校准工作,嘴里还在抱怨着“数据对撞模型还没跑完”、“束流通道的真空度还不够”。
那罐被强行调拨过来的液氦,就静静地摆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滴地挥发、损耗。
画面定格。
苏沐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这时,全息屏幕的中央,出现了一条分割线。
左侧屏幕标注着【经验决策及后果分析】。 一组组冰冷的数据,开始浮现:
决策者:後勤部主管,周卫国。
决策依据:个人经验判断(物理组优先级 > 材料组优先级)。
後果分析:
d-01工厂: “K-7型超高强度记忆合金”样品因淬火中断,完全报废。 直接材料成本损失:73万。 间接损失:项目进度被迫延后至少18个小时,以等待下一批靶材合成。
b-03实验室: 提前获得液氦,但因实验前置准备工作(仪器校准、模型计算)尚未完成,导致液氦在无效等待中,自然挥发损耗3小时。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
综合评估: 一次由错误时机引发的、典型的资源错配。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时间延误。
每一个字,每一组数据,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周卫国的脸上。 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从青转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说自己不知道b-03那边也没准备好,但这种辩解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而更让他感到窒息的,是右侧屏幕上缓缓展开的内容。
右侧屏幕标注着【'奇点'系统最优解方案】。
画面中,时间被倒回到了周卫国下达指令之前。 一套全新的、由无数数据流构成的调度方案,开始在屏幕上进行推演:
系统命令1(16:17): 通知b-03实验室,液氦将在2小时后抵达。 建议实验室立刻利用这2小时窗口期,完成超导磁体的预校准及数据对撞模型的最终验算。
画面中,b-03实验室的团队接到指令,立刻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校准工作。
系统命令2(16:17): 通知d-01工厂,可以继续使用超低温储存罐1小时50分钟,务必在此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全部低温淬火流程。
画面中,d-01工厂的研究员们发出了一阵欢呼,紧张而有序地继续着他们的关键步骤。
系统指令3(18:07): d-01工厂实验完成,淬火成功的完美样品被取出。 系统自动生成调拨指令,后勤机器人出动,将液氦储存罐送往b-03实验室。
系统指令4(18:15): 液氦抵达b-03实验室。 与此同时,b-03的仪器校准和模型验算工作,刚刚完成。 两个项目,完美衔接。
推演动画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冰冷而清晰的结论:
最优解方案评估:
d-01工厂: 样品成功,项目按计划推进。 无任何损失。
b-03实验室: 获得液氦时,所有准备工作就绪。 无效等待时间:0。 资源有效利用率:100%。
综合评估: 项目无缝衔接,资源零浪费,时间零延误。
最后,在整个全息屏幕的最中央,两个方案的对比结果,被一个巨大、醒目、甚至带着一丝残酷意味的数字,总结了出来:
【系统最优解】比【经验决策】,综合效率高出整整——37%!
“37%”。
这个数字,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会议室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之前的案例重现,还只是让周卫国感到难堪和丢脸。 那么这个“37%”的出现,则是对他数十年来引以为傲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公开的、数据化的否定。
他的“经验”,他的“大局观”,他的“灵活应变”,在这个冰冷的数字面前,一文不值,甚至,是负价值。
在这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苏沐晴缓缓地站了起来。
她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从脸色煞白的周卫国,到若有所思的王院士,再到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真正敬佩之色的林向东。
最后,她的声音响起,不大,却清晰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周主管,各位前辈。”
她先是微微颔首,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在未来大学,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经验。 因为你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的岗位上积累的经验,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 它帮助我们在无数个时刻,做出了重要的判断。 ”
她的话锋陡然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如刀,直刺人心。
“但是! 我们更要相信数据! ”
“因为经验会带来偏见,经验会存在盲区,经验甚至会因为个人的立场而产生扭曲。 而数据,不会! ”
“数据,永远不会说谎!”
她伸出手,指向那依旧悬浮在空中、闪烁着光芒的“37%”。
“从今天起,【'奇点'项目资源管理系统】,就是我们未来大学在资源调度领域,唯一的、最高的'效率准则'!”
“这套准则,没有特例,不讲人情,只看数据。 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为这场交锋,画上了句号。
“任何人,包括我,都必须无条件遵守。 如有异议,请用数据来说服系统。 否则,就请执行。 ”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周卫国看着屏幕上那刺眼无比的数字,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他感觉到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只能颓然地靠在椅背上,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而台下的其他专家和主管们,看着主位上那个身姿笔挺、气场强大的年轻女孩,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之前的审视、怀疑、观望,此刻都烟消云散。 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专业能力的真正敬佩。
他们在这一刻终于深刻地意识到,这个被高斯宇请来的首席运营官,不是一个依靠背景上位的花瓶。
她,是真正有能力、有知识、有手腕的,“大管家”。
一场来自“老资格”的、势在必得的下马威,就这样,被苏沐晴用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现代管理学对传统经验主义的“降维打击”,化解于无形。
而她的权威,也经此一役,在这座汇聚了全球顶级天才的未来大学里,被牢固地树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