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一行,虽只得到只言片语,却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林风心中的部分迷雾。
“古战场碎片……寂灭之气……之渊……”
他缓步走在返回洞府的山路上,心中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关键词。那残破玉简中的记载,与他亲身经历的灰域核心景象高度吻合,几乎可以断定,那片令人谈之色变的绝地,其根源便是一片源自不可考时代的古战场碎片!
而那片战场,当年爆发的战争层次恐怕远超想象,以至于逸散出的“寂灭之气”历经万载岁月都无法彻底消散,反而形成了灰域那般的死绝禁区。那尊枯坐于王座之上的上古剑修,或许便是那场远古大战的参与者,甚至……是陨落其中的强者之一?
至于“之渊”二字,虽无头绪,但能与“古战场碎片”相关信息并列提及,绝非寻常之地。
“看来,这方世界隐藏的秘密,比表面看起来要深沉得多。”林风目光微凝。青云宗立宗于此,或许并非偶然,说不定宗门最核心的秘典中,便记载着更多关于那场远古之战以及“渊”的信息。
只是那些,绝非现在的外门弟子林风所能接触。
“实力……还是需要更强的实力和更高的地位。”林风心中念头愈发清晰。唯有站得足够高,才能拨开迷雾,看清这世间真正的模样。
回到洞府,开启禁制。
他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于静室中盘膝坐下,指尖在身前虚划。
一道极其微弱、却蕴含着纯粹寂灭意境的灰黑色剑气,自他指尖吞吐而出,凝而不发。随着他神识的操控,这道细微剑气开始以一种玄奥的轨迹缓缓运转,并非攻击,而是在勾勒着什么。
渐渐地,一道道由寂灭剑气构成的、肉眼难辨的细微纹路在空中交织,形成一个极其复杂、散发着虚无缥缈气息的微型阵法。
此阵并无任何攻防之能,其唯一的作用,便是“同源感应”与“信息传递”。
这是林风参悟寂灭剑意后,自行琢磨出的一种小手段。他以自身寂灭剑意为引,凝聚出数枚特殊的“剑印”。持有剑印者,若遇到同样蕴含寂灭气息的物体、环境或能量波动,只要在一定范围内,便能与他此刻布下的这座微型感应阵法产生极其隐晦的共鸣。
同时,若剑印被激发,也能通过阵法向他传递一个简单的方位信号。
他打算将这剑印,种在几个关键之处。
第一枚,他屈指一弹。那缕细微的灰黑剑气瞬间穿透虚空,无声无息地没入外门藏经阁第四层,那枚记载着“之渊”信息的残破黑色玉简内部,完美地隐匿其中,与其本身的古老寂灭气息融为一体,难以察觉。
一旦有人动用超过元海境的神识仔细探查这枚玉简,或这玉简被移动前往某些特殊之地,便有可能引发剑印的微弱感应。
第二枚,他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离开洞府,避开所有耳目,来到外门与灰域交界的那片荒芜山脉深处。他找到一处空间结构依旧残留着一丝微弱灰域气息波动的偏僻石缝,将剑印打入其中,与那残留的寂灭气息结合,如同设下了一个无形的警戒点。
若再有灰域气息异常波动,或是有强者从此处悄然潜入,剑印便能第一时间向他示警。
做完这两步,他沉吟片刻,又凝聚出第三枚剑印。
这一次,他并未将其安置于某处,而是以神识小心包裹,使其处于一种半激活的休眠状态。
“张痕,楚惊天……”林风目光幽深。对方在暗中窥伺,他自然不会一味被动等待。这枚剑印,他另有用处。
就在他布下感应之阵,落下暗棋之时。
内门,云雾极深处,一片被强大禁制笼罩的竹林精舍内。
那位奉命调查林风底细的灵海境影卫,正单膝跪地,向寒玉王座上的楚惊天汇报。
“回禀主人,已初步查明。林风,出身南域边陲小城,资质原为中上,一年前于外门小比中表现尚可,后自愿参与灰域勘探任务,队伍遭遇诡异黑潮,全员失联,仅他一人于昨日生还。”
“据查,其失踪前修为为元海三重,性格隐忍,略有城府,与内门弟子张痕素有旧怨。其家族平凡,并无特殊背景。灰域失踪期间,经历不详。”
“另,守阁长老处反馈,半个时辰前,此子曾进入藏经阁第四层,于古札区停留颇久,似在查阅古老地理杂闻,最终取阅一枚无人问津的残破黑色玉简,内容不明。”
影卫的声音毫无感情色彩,只是客观陈述。
王座之上,楚惊天指尖轻点扶手。
“灰域生还,修为暴涨,查阅古老残简……”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越来越有趣了。看来,他在灰域得到的,或许不只是力量,还有……一些古老的秘密。”
“那枚黑色玉简,查清内容。”
“是。”影卫应道,身形再次融入阴影。
楚惊天目光望向虚空,仿佛穿透了无数阻隔,看到了外门那座僻静的洞府。
“林风……你究竟在找什么?你得到的,又会是什么?”
他并未急于动手,猎人的耐心,他总是很足。
尤其是,当猎物可能引领他发现更大宝藏的时候。
棋局两边,落子无声。
较量,早已在无人知晓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