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带来的生命泉水如同甘霖,滋养着林默这具奇特的植物身躯。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寸根须都在贪婪地吸收着泉水中蕴含的精纯生命能量,叶片变得更加晶莹剔透,茎秆也越发坚韧。
更可喜的是,根部缠绕的“文明之核”在得到能量补充后,其内部原本沉寂紊乱的信息流,似乎也稳定了一丝,甚至开始尝试与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进行极其初步的、试探性的接触。
这种接触非常微弱,如同初生婴儿无意识的呓语,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火种并未熄灭,而是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
然而,林默并未完全沉浸在成长的喜悦中。
艾拉的出现和话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意识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生命古树”、“星星的旅人”、“希望的种子”……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一个令人深思的可能性:他们的降临,或许并非偶然,而是被某种存在预见甚至期待的。
这个“生命古树”是什么?
是像植物文明长老那样的高等意识体?
还是这个星球独特的自然意志化身?
它预见到了什么?
所谓的“希望”,又是指向何种未来?
艾拉的善意毋庸置疑,她眼神中的纯净与温暖做不得假。
但她显然只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真正的谜团,在于那片森林深处,在于那棵被称为“古树”的存在。
他必须了解更多。
被动地等待成长和喂养,风险太大。
他需要信息,需要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需要评估潜在的盟友与威胁。
可他现在只是一株不能言、不能动的植物,如何获取信息?
林默将意识沉入与植物身躯更深层次的融合。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控制生长和吸收能量,而是开始尝试延伸自己的“感知”。
既然能“听”到能量流动,“感觉”到土壤和阳光,那么,是否能“听”到更远的声音?
“感觉”到更广阔的世界?
他将吸收来的大部分生命能量,不再用于加速形体生长,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向地底那些最为纤细、敏感的根须末梢,让它们如同神经末梢般,向着四周的土壤、水源,乃至与其他植物根系的连接处,缓慢而坚定地延伸、探索。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进展也异常缓慢。
最初,他只能感知到身边几寸土壤内微生物的活动,感受到蚯蚓翻动泥土的轻微震动。
但他没有放弃,前世在绝境中锻炼出的耐心与毅力,此刻发挥了作用。
日复一日,他的感知网络如同蛛网般,在地下悄然扩张。
他“听”到了更远处地下水脉潺潺的流淌,那水脉中蕴含着与生命泉水同源,却稀薄许多的能量;
“感觉”到了周围其他树木庞大而古老的根系,它们如同沉睡的巨人,散发着悠长而平稳的生命波动;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地面上,一些小型生物跑过时带来的细微震动。
这一天,当他的某一缕极其细微的根须,无意中触碰到一株巨大古树(并非生命古树,只是森林中一棵普通的百年老树)的根系时,奇妙的共鸣发生了。
一股庞大、杂乱、却充满自然野性的信息流,如同涨潮般顺着根须的连接涌入他的意识。
那不是语言,而是图像、气味、温度、湿度、光影变化……是这棵古树近百年来所“经历”的一切环境的记忆碎片!
他“看”到了阳光透过林间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年复一年的移动轨迹;“感受”到了四季轮回中雨雪风霜的温度变化;
“嗅”到了不同年份里泥土、野花、腐叶散发出的独特气息;甚至“听”到了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年复一年的鸣叫,以及偶尔传来的、属于类人生物(大概是像艾拉那样的森林住民)的脚步声和模糊的交谈声!
这些信息庞杂而原始,需要他耗费大量心神去梳理、理解。
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他找到了一种绕过语言和形体限制,直接读取这个世界“记忆”的方法!
通过梳理这些环境记忆碎片,他对这片森林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片森林被称为“翡翠林海”,广阔无边,孕育着丰富的生命。
森林住民(他暂时称之为林族)与森林和谐共处,他们似乎崇拜着森林本身,而“生命古树”则是他们信仰的核心,是智慧的象征和指引者。
他也捕捉到了一些零碎的、属于林族之间的交谈片段,虽然模糊,但结合环境信息,能推测出一些内容:
“……古树的预言……异星的希望……必须在阴影笼罩之前……”
“……皇都的使者又来了……想要古树的枝条……艾拉姐姐拒绝了……”
“……边境的魔物最近不太安分……巡逻队要加强了……”
“异星的希望”显然指的是他们。
而“阴影”和“魔物”则暗示这个世界并非完全的净土,也存在着一股威胁着森林的力量。
“皇都的使者”则揭示了林族并非与世隔绝,他们与外部的人类(或其他类人)势力有所接触,但关系似乎并不融洽。
这些信息拼凑起来,描绘出了一幅比想象中更复杂的图景。
他们这些“星星的旅人”,似乎被卷入了一个既有的、充满各种势力博弈和潜在危机的格局之中。
生命古树和林族或许是友善的,但森林之外呢?
那些“阴影”和“魔物”呢?
就在林默沉浸在这些新获取的信息中时,一股庞大、温和却无比深邃的意识,如同温暖的洋流,悄无声息地接触到了他刚刚扩展出去的感知网络。
这股意识没有言语,只是传递过来一道简单的、带着好奇与审视意味的意念波动,轻轻拂过他的意识核心,如同长者轻抚孩童的额头。
是生命古树!
林默的意识瞬间紧绷,本能地想要收缩防御,但他强行克制住了这种冲动。
在这等存在面前,任何掩饰都可能适得其反。
他保持着感知网络的开放,传递回一道代表无害与探索的、略显生涩的意念涟漪,如同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那道庞大的意识似乎轻笑了一下(一种意念上的感觉),带着些许赞许,随后便如潮水般退去,没有进一步的交流,也没有任何警告或指示。
但林默知道,他刚才的小动作,大概率已经被这位森林的“主人”察觉了。
这次的接触短暂而平和,至少表明目前古树对他们没有恶意,甚至默许了他的探索行为。
这让他稍微安心,但警惕性也提到了最高。
他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快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快地……找回同伴的声音。
他将一部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根部缠绕的文明之核上。
在生命泉水和这个世界能量的持续滋养下,他感觉到,核心内部,属于赵小雨的那部分平衡之力的印记,似乎比之前活跃了一点点,那微弱的感应,仿佛随时可能从沉睡中发出第一声啼哭。
而张大山的自然共鸣印记,也与周围森林环境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希望就在眼前,但通往希望的道路,布满了未知的迷雾。
他,林默,必须作为这株“希望之种”最先苏醒的意志,为后续的复苏,在这片翡翠林海中,谨慎地探明前路,扎下更深的根基。
他收敛心神,继续引导着根须向更深处、更远处蔓延,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布下他的信息之网,静静等待着森林告诉他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