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雨时节,青石板路上总是湿漉漉的。苏州城西的老巷深处,有座年久失修的老宅,墙皮剥落,木门朽坏,门前石阶缝里钻出几丛野草。这宅子空了十几年,邻里都说里头不干净,夜里常有怪异声响。
李明德是外地来的穷书生,为赶考暂居苏州。盘缠将尽,只得寻这最便宜的住处。领他看房的牙人支支吾吾:“李公子,这宅子...价钱是极便宜的,只是...”
“只是什么?”明德掸了掸长衫上的雨水问道。
“罢了罢了,您读书人阳气重,想必无碍。”牙人匆匆交了钥匙,连中介钱都没要全就快步离去,仿佛怕什么东西追上似的。
明德推门而入,霉味扑面而来。宅子虽破旧,却依稀可见往日气象——雕花窗棂、飞檐斗拱,想来曾是户体面人家。他选了间稍完整的厢房住下,收拾停当已是黄昏。
夜深人静,明德正挑灯夜读,忽闻细微声响自院中传来,似是什么东西在拖行。他擎灯去看,只见院中老槐树下有个灰影蠕动,近看竟是只白狐,后腿被兽夹所伤,鲜血淋漓。
明德心生怜悯,回屋取来清水布条,为狐狸包扎。那狐极通人性,不惊不逃,一双灵动的眼睛直望着他。
“小心些,这城里有人下夹子。”明德轻声道,狐竟似听懂般点头,随后蹒跚隐入黑暗。
次日明德出门,听得巷口几个老人闲聊。
“那宅子啊,原是胡家的,百年的丝绸大户,后来不知怎的败落了...”
“听说不是败落,是惹了不该惹的东西。胡家老太爷年轻时救过一只狐,那狐后来成了保家仙,保了胡家三代富贵。可到了第四代,当家的不信这些,请了道士来驱邪,结果...”
“结果怎的?”
“结果当夜就走了水,全家十几口,没一个逃出来呦!后来重建了宅子,谁住谁倒霉,不是破财就是生病。都说那是狐仙怨气未散呢!”
明德听了一怔,想起昨夜那狐,心下惴惴。
当夜梦中,明德见一白衣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慈祥。
“后生,多谢你救我孙女。老朽胡白山,本是胡家保家仙,无奈子孙不孝,反目成仇。我本已心灰意冷离开这是非地,奈何孙女恋旧,偷偷回来看看,竟险些丧命。你心地善良,老朽愿暂留此地护你周全,只待考期结束。”
明德惊醒,四下无人,只觉枕边留有一缕白毛。
从此明德住下,怪事不再发生,反觉神思清明,读书过目不忘。偶尔夜读困倦时,似乎有人为他披衣;墨尽时,砚台不知何时又被注满。他知是狐仙暗中相助,每每朝空拜谢。
这日明德上街买纸笔,遇一游方道士。那道土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拦住去路。
“公子印堂发黑,身上有妖气缠绕,可是住在那凶宅之中?”
明德不欲生事,只道:“道长看错了,晚生好得很。”
道士冷笑:“贫道不会看错!那宅中狐妖最会蛊惑人心,先予小恩小惠,后必取性命。公子若不信,三日内必见分晓!”
明德虽不全信,心里却也打起鼓来。回宅后,果然发现些许异样——书房竟一尘不染,像是有人日日打扫。
夜里他又梦到白衣老者。此番老者面带忧色:“那道士非是善类,乃是专取内丹炼药的邪修。我许多同修遭他毒手。他知我孙女受伤未愈,欲借此机会将我们一网打尽。后生若信我,明日按我说的做...”
次日道士果然上门,手持罗盘,口称除妖。
明德按梦中老者嘱咐,推说今日不便,请道士明日再来。道士狐疑地看他几眼,终究离去。
是夜月黑风高,明德按老者指示,在院中四角埋下符纸,又取自身指尖血滴于槐树下。三更时分,宅外突然阴风大作,道士翻墙而入,面目狰狞。
“小子!你竟与妖孽为伍,今日连你一并收了!”
忽然宅中升起白雾,雾中现出白衣老者身影,喝道:“妖道!你残害生灵,今日就是你的报应!”
道士大笑:“老狐狸,你孙女伤重不能化形,你就这点道行也敢与我斗法?”
二人斗在一处,光芒四射。明德按嘱咐躲在屋中,只见窗外电闪雷鸣,异常恐怖。
突然,道士破门而入,直取明德:“待我取了这书生精气,再看你这老狐如何嚣张!”
眼看利爪将至,明德颈间突然飘出那缕白毛,化作光盾护住全身。道士被震退数步,此时白衣老者追入,一掌击中道士后心。
道士惨叫一声,化作黑烟欲逃。此时院中四角符纸发出金光,结成天罗地网,黑烟撞在网上噼啪作响,最终消散无踪。
白衣老者身形淡薄,几近透明:“多谢后生相助。这妖道已除,我也该走了。你且记住,万物有灵,善恶在人不在出身。明日考场,自有回报。”
明德翌日赴考,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放榜后果然高中。
后来明德出资修葺老宅,在此安家立业。每逢初一十五,总在槐树下备酒一杯。有夜行人说,曾见月下一老一少两个白影对饮弈棋,谈笑风生。
巷中老人都说,李家这是得了狐仙庇佑,才能家业兴旺。那宅子也不再闹鬼,反成了有名的吉宅。
只有明德知道,那夜他本可听从道士之言,但他选择了相信心中的善念。世间鬼神,不过人心映照。你待世界以善,世界自会以善相报——纵是狐仙,亦知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