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告别陈修远,走出金陵书院。
阳光洒落在他身上,手中的《文道心经》残篇,似乎也散发着微不可察的光芒,与他胸腔中激荡的文气遥相呼应。
他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中豪情万丈,仿佛有千军万马在胸中奔腾。
京城,他来了!
他将用自己的新文道,去打破旧的藩篱,去唤醒沉睡的生机。
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固步自封的“龙王爷”们知道,这天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宰,谁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他将残篇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那古朴的丝帛贴着他的胸口,仿佛在不断给予他力量。
目光投向京城方向,他预感到,那卷残篇,或许是开启京城新局面的关键钥匙,而那些尚未露面的“明主”,又会是谁?
京城之行,远比想象的更为波澜壮阔,也更加充满了无限可能。
而前方,是更广阔的天地,以及无数未知的挑战与机遇,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为解元之名而努力的学子,他肩负的,是整个文道的未来,是天下苍生的希望,是开辟一个全新时代的重任!
回驿站的路上,林凡的心情并未因即将远行而轻松。
周大人与陈修远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将京城的复杂图景勾勒得越发清晰。
那并非一处简单的考场,而是一座盘根错节的巨大棋局,每一步落子,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他回到驿站,老张已将马车收拾妥当,等待出发。
就在他准备最后检查一遍行囊时,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急匆匆赶来,递上一封信。
“林公子,这是青州府驿站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件,指定要交到您手中。”
驿卒喘着粗气说。
林凡接过信,信封上没有署名,但那熟悉的笔迹,让他的心沉了一下。
这是周正的字迹。
他撕开信封,展开信纸。周正的字迹,一向沉稳有力,此刻却透着一股焦躁与无奈。
信中写道:
“林兄如晤:
青州一别,已有一段时间。弟在青州府,依兄所授,尝试推行几项小策,以期改善民生。
然,青州府城之内,风云突变,弟所行之策,竟引得府城内外一些豪门大户联合抵制。
他们非但阻挠钱粮流通,更在坊间散布谣言,污蔑弟之举动乃是‘惑乱人心’,‘背离圣贤之道’。
尤令弟心寒者,是他们竟煽动一些腐儒,以文道之名,行攻讦之事。
那些人作诗填词,言辞之间尽是阴损之语,将弟描绘成‘乱臣贼子’,甚至公然在府城文会上,以文气压制,使得弟所招募的乡绅士子,多有退却之意。
更有甚者,他们暗中联络县衙胥吏,使得弟所推行的几项惠民措施,在执行层面处处受阻,寸步难行。
弟虽竭力周旋,却势单力薄,深陷泥沼。
改革之举,已然陷入僵局,百姓期待之情,恐将落空。
情势危急,望林兄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周正拜上。”
林凡看完信,眉头紧锁,眼中寒光一闪。
一股怒火直冲心头,金陵府的这些豪门大户,果然是闻风而动,动作之快,手段之阴,远超一般想象。
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施压,更动用了“文道”的力量,这才是最棘手的。
文气攻讦,无形无质,却能打击人心,动摇根基,甚至让有志之士心生怯意,这比刀剑更伤人!
周正如今面对的困境,正是他未来在京城可能遇到的缩影。
如果连周正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都无法施展抱负,那他所追求的“文道助农”、“经世致用”,又如何能真正推行天下?这旧有的腐朽势力,真真是无孔不入,令人发指!
他收起信纸,指尖轻抚怀中的《文道心经》残篇,那份温热,此刻似乎也带上了一丝焦灼,但更多的,却是被激发的斗志与决心。
他走到窗边,望着金陵府城熙熙攘攘的街道。
这世道,从来就不缺为民请命之人,缺的,是能打破旧有格局,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的力量。
“老张,稍候片刻。”
林凡对外面等待的车夫说。
他回到桌前,铺开一张白宣纸,提笔蘸墨。
墨汁饱满,笔锋凌厉。
他没有直接写策论,而是先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给周正,安抚他的情绪,并告知他勿要气馁,自己会想办法。
写完回信,他沉思片刻,又取出一张宣纸。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落笔,而是闭上眼睛,文宫星海中,文气流转,他回想起陈修远山长所赠《文道心经》残篇中的只言片语,那些晦涩的文字,此刻在他心中,仿佛有了新的感悟,如同醍醐灌顶。
他将文气凝聚于笔尖,笔走龙蛇,在宣纸上写下几个字。
这几个字并非是具体的策略,而是一种文道理念的凝练,更是蕴含着他“革新文道,破旧立新”的坚定信念。随着笔尖落下,那几个字笔走龙蛇,金光隐现,一股浩然正气从中勃发,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直抵人心。
这便是他从《文道心经》残篇中领悟到的,以文气化形,凝结文道意志,破除一切阻碍的“文符”之法!
他并非要直接干预金陵府城的政务,而是要以这道文符之势,破除那些豪门大户以文气施加的压制,为周正打开局面,重振士气。
他将那几行字写好,又在旁边,用更小的字,写下了几条具体的建议,都是关于如何利用百姓口碑,反击谣言,例如“以乡野歌谣颂惠政,以市井俚语揭虚伪”,以及如何巧妙运用现有律法,规避豪门大户的阻挠,例如“引律法之条文,借官府之公器,行堂堂正正之举”。
这些都是他在青阳县时,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如今结合文符之力,定能事半功倍。
最后,他将自己的文气,缓缓注入这张宣纸。
宣纸微光一闪,仿佛有了生命,其上文字熠熠生辉,隐约间能听到金石之音。
这并非简单的文书,而是一道蕴含他文道意志的符箓,一道足以震慑宵小、激励人心的“文道符诏”!
他相信,当周正看到这道符箓时,定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浩然文气与坚定意志,足以抵御那些腐儒的文气攻讦,重拾信心。
他将这封特殊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木匣中,又唤来驿站掌柜,吩咐他以最快的速度,将此匣送往青州府周正手中,并嘱咐掌柜,务必亲自交到周正手上,不得有误。
“掌柜,这其中有我私人信件,万万不可耽搁。”
林凡又拿出两锭碎银,放在柜台上,“此乃快马加急之资,若能及时送达,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掌柜收了银子,满口答应,立刻安排人手,快马送往青州府。
做完这一切,林凡才重新走到马车旁。
他上车前,回头望了一眼驿站的方向,口中喃喃。
“周正,此番青州府城,你且先顶住。京城虽远,但文道薪火,千里可援!”
他坐进马车,马车缓缓启动,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他知道,这只是他入京前的一个小插曲,但却让他对未来京城的挑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金陵府的困局,不过是京城那张无形大网的冰山一角。
京城,那张无形的大网,似乎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他吞噬。
但他胸中的文气,却像被点燃的火种,越发炽热,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
他期待着与那些高高在上的“龙王爷”们的第一次交锋,他要让世人看看,这文道革新之势,究竟有多么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