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离那场翻天覆地的变故,已过去。
秋日的阳光,温暖而澄澈,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在窗明几净的客厅里。尹父靠在躺椅上,戴着老花镜,悠闲地看着报纸,手边的收音机里播放着舒缓的戏曲。尹母则在阳台的小板凳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慢悠悠地择着晚上要吃的青菜。他们的气色比几年前好了许多,虽然行动依旧有些迟缓,但脸上有了安宁平和的光彩。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轻快声响和饭菜的香气。林心大系着围裙,正利落地准备着晚餐。她的眼角添了几道细纹,但眼神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坚定。这五年,她过得异常艰辛。为了偿还抵押房子的欠款,她同时打了好几份工:白天在街道办的缝纫社做活,晚上去夜校帮忙管理教室,周末还接一些私人的缝补。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用柔弱的肩膀,硬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妈,我回来了!”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响起,天赐背着书包,推门而入。他已经长成了挺拔的高中生,眉眼间依稀有着尹有才的影子,但性格却温和懂事,学习成绩优异。他放下书包,先到阳台跟奶奶打了声招呼,又去客厅看了看爷爷,然后自然地走进厨房,“妈,我来帮你。”
“不用,快好了,你去洗手准备吃饭吧。”林心大回头,看着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天赐是她这些年最大的慰藉和动力。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小桌前,气氛温馨。尹母时不时给林心大和天赐夹菜,絮叨着邻里间的琐事。尹父话不多,但看向林心大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和依赖。这个家,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以林心大为核心,重新凝聚了起来。
吃过晚饭,天赐回房间温习功课。林心大收拾好碗筷,安顿好二老休息后,独自坐在窗前。窗外,是唐山崭新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那座曾吞噬了无数生命、也埋葬了她青春和爱情的废墟之城,如今已涅盘重生。
她偶尔会想起尹有才。那个名字,对她而言,已经遥远得像上辈子的事,激不起半点波澜。仇恨的火焰早已燃尽,只剩下冰冷的灰烬,被岁月的风轻轻吹散。
她也会想起石头,那个早夭的儿子。心痛依然存在,但不再是撕心裂肺的尖锐,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绵长而沉静的哀伤。她将这份思念,化作了对天赐加倍的爱与责任。
至于瓦片……她托人悄悄打听过,听说他后来被一户没有孩子的人家正式收养了,改了姓,生活平静。她心中既有失落,也有释然。知道他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对她来说,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她不去打扰,是她能给他的、最后的母爱。
如今,她的生活简单而充实。缝纫社的工作稳定了下来,她还凭借出色的手艺成了小有名气的师傅,带了几个徒弟。家里的欠款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还清了,她第一次感觉呼吸是如此的顺畅。她计划着,等天赐考上大学,她就用攒下的钱,带二老出去旅游一次,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用了几乎半生的时间,从深渊中爬出,遍体鳞伤,但终究是爬出来了。 她没有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唐山千千万万普通劳动妇女中的一个。但她守护住了自己的尊严,履行了对老人的承诺,将儿子培养成了正直善良的人。
夜色渐深,林心大关上台灯,屋内陷入一片宁静的黑暗。她没有立刻睡去,只是静静地坐着。过往的腥风血雨、爱恨情仇,都已归为尘土。未来,或许还有风雨,但她已无所畏惧。
因为她知道,最黑暗的夜晚已经过去。往后的每一天,她都将为自己,为她所爱的人们,堂堂正正地活着。
黎明,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