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晴的事业步入正轨,天赐的工作也稳中有升,小玥玥在奶奶林心大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唐山的那个老屋,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加入,仿佛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欢笑。
林心大的美容院依旧开着,但她的重心已经明显转移。店里雇了一个踏实能干的年轻姑娘做主力,林心大则更像是技术顾问和“镇店之宝”,只接待一些多年的老主顾,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她把老屋的小院子收拾出来,种上了月季、绣球,还搭了个小瓜架,夏天的时候,绿荫满地,玥玥就在院子里摇摇晃晃地追蝴蝶,银铃般的笑声能传出好远。
尹母的身体在林心大的照料下,竟也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虽然大多数时间仍是糊涂的,但每当看到重孙女玥玥,她的眼神会变得格外柔和,甚至会含糊地叫出“宝……宝……”。这细微的反应,总能给林心大带来莫大的慰藉。
日子平静而幸福,但生活总会悄悄埋下新的伏笔。
一天,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带来了一份关于老城区改造征求意见的通知。他们所在的这片区域,被列入了初步的改造规划范围,征求居民对拆迁或旧改的意见。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林心大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这所老房子,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有心酸的,有痛苦的,但更多的是近年来与儿子、儿媳、孙女相伴的温暖时光。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浸透着生活的味道。要离开,她万分不舍。
但另一方面,她也清楚,老屋确实年代久远,设施陈旧,冬天阴冷,夏天潮湿,对老人和孩子都不算友好。如果真能改造,换一个更现代化、更舒适的环境,对尹母的身体、对玥玥的成长,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晚上,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周末回家的天赐和念晴。
天赐仔细看了通知,分析道:“妈,这是征求意见阶段,最后怎么定还不一定。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真能旧改或者拆迁置换,咱们可以换一套面积更大、有电梯的新房,奶奶上下楼方便,玥玥活动空间也大。”
念晴也赞同:“是啊妈,现在玥玥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而且将来上学,好的学区房也很重要。咱们可以趁这个机会,提前规划一下。”
听着儿子儿媳有理有据的分析,林心大那颗恋旧的心,也渐渐活络起来。是啊,人不能总守着过去,更要为未来着想。尤其是为了玥玥的未来。
“你们说得对。”林心大点点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这老房子是咱们的根,但根也得扎在肥沃的土里才能长得更好。为了玥玥和你奶奶,咱们是该往前看。”
她拿起笔,在征求意见表上,郑重地写下了“同意改造,希望充分考虑原地回迁或就近安置,并保障老人和幼儿的权益” 的意见。
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可能终结,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可能开启。 老屋或许会变,但家人之间的爱和凝聚力不会变。无论未来住在哪里,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夕阳下,林心大抱着玥玥站在院子里,指着那爬满瓜藤的架子,轻声说:“玥玥,看,这是太奶奶和奶奶种的花。以后咱们可能要搬新家了,但奶奶会把花种子带上,在新家给你种一个更大更漂亮的花园,好不好?”
小玥玥似懂非懂,但听到“花园”和“新家”,开心地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说:“花……园……好!”
老屋的春天,不仅在于院里的花开叶茂,更在于生活其中的人,拥有了拥抱改变的勇气和向往未来的心。 新的故事,正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