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巡视组入驻北江县的第二天,工作全面铺开。招待所独立小楼内,气氛肃穆而紧张。按照计划,巡视组开始分批、分系统地对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关键岗位干部以及部分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个别谈话。谈话室设在二楼,陈设简单,一桌三椅,墙上挂着党旗,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压迫感的氛围。
组长郑国锋和副组长赵立军主要负责与县级领导谈话,而其他组员则根据分工,对口谈话其他层级的干部。林鑫作为临时成员,主要负责协助梳理谈话记录、提供基层情况参考,并不直接主导谈话。但他凭借对北江官场的深入了解,其提供的背景信息往往能帮助巡视组同事更快地抓住要害。
这天上午,谈话室内,负责城建、交通领域谈话的是巡视组成员、省住建厅的副处长张明远,一位四十多岁、经验丰富的干部。林鑫坐在他侧后方,负责记录和协助。他们的谈话对象,是县城建局局长莫浩楠。
莫浩楠走进谈话室时,脸上带着恭敬而略显拘谨的笑容。他与张明远握手寒暄后坐下,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林鑫,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复杂情绪,随即恢复平静。
谈话按照既定程序开始。张明远的问题主要围绕县城建系统贯彻执行上级政策、重大项目决策程序、工程招投标监管、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展开,问题专业、严谨,环环相扣。
莫浩楠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充分展现了一位老局长的功底。他侃侃而谈,列举数据,引用文件,强调局里如何严格程序、加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谈到具体项目,特别是像大岗村重建这类敏感项目时,他更是反复强调“依法依规”、“公开透明”、“集体决策”。
张明远耐心听着,不时追问一两个细节。林鑫在一旁安静记录,偶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他注意到,每当提及“晶弘集团”和“乐平镇”时,莫浩楠的语速会微微加快,手指会无意识地摩挲茶杯。
当张明远问及“在项目招投标和监管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阻力或收到过不合规的请托”时,莫浩楠立刻挺直腰板,义正词严地表示:
“绝对没有!我们局领导班子在这方面立场坚定,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风!所有项目都经得起检验!”语气坚决得近乎刻意。
张明远点点头,没有深究,转而问起一些技术性细节。
谈话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结束时,莫浩楠明显松了一口气,起身与张明远握手告别,又对林鑫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
门关上后,张明远揉了揉眉心,看向林鑫,语气平和地问:“林鑫同志,你怎么看?莫局长谈得怎么样?”
林鑫放下笔,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道:“张处长,莫局长的汇报很全面,程序上讲,确实没问题。不过…”
他略微停顿,选择着措辞,“有些情况,可能光听汇报难以完全掌握。比如,他提到大岗村项目招投标绝对公正,但据我了解,当时参与竞标的本地企业金河建筑,在资质和报价上其实很有竞争力,最后落选的原因,外界有一些,不太一样的说法。当然,这只是基层的一些反映,需要核实。”
他没有直接指控,而是提供了线索和疑点,将判断权交还给张明远。这是最稳妥也是最高明的方式。
张明远目光微动,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嗯,金河建筑…不同的说法…我记下了。基层的反映很重要,往往能反映出程序背后的问题。”他看向林鑫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林镇长对基层情况很熟悉,提供的参考很有价值。”
“张处长过奖了,我只是尽己所能,提供一些信息供领导参考。”林鑫谦逊地回答。
下午的谈话对象是乐平镇镇长冯寿。冯寿进入谈话室时,脸色明显比莫浩楠紧张得多。他看到坐在一旁的林鑫,瞳孔微微一缩,但很快强行镇定下来。
负责谈话的换成了另一位巡视组成员,来自省审计厅的干部。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财政管理、工程项目实施、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
冯寿的回答远不如莫浩楠流畅,时常需要思考,措辞谨慎,甚至有些磕绊。当被问及乐平镇近期工程项目,特别是与城建办相关的工作时,他明显变得不自在,反复强调“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程序办理”,但对一些具体细节,如刘益民事件后的整改措施、与晶弘集团的合作细节等,则语焉不详,或者以“时间不长,还在熟悉”为由搪塞。
林鑫依旧安静记录,但在冯寿提到一些关键节点时,他会适时地、看似无意地补充一两句背景信息。
例如,当冯寿说“我们高度重视与施工企业的协调”时,林鑫会在记录间隙轻声对谈话的巡视组同事说一句:“晶弘集团是市里大企业,实力雄厚,廖忠华总经理能力很强。”
这话看似褒扬,实则点出了企业背景和负责人,暗示其不寻常的来历。
当冯寿试图将之前的一些问题轻描淡写为“个别干部工作疏忽”时,林鑫又会补充:“基层工作确实复杂,群众监督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些事瞒不住。”
这话既符合巡视基调,又暗指问题可能并非个案或偶然。
他的每一次“补充”,都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在冯寿试图掩饰的薄弱环节上,让巡视组同事的追问更加有的放矢。冯寿的额头渐渐渗出了冷汗,应对越发左支右绌。
谈话结束后,冯寿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谈话室,背影显得有些狼狈。
负责谈话的巡视组干部合上笔记本,对林鑫笑了笑:“林镇长,你这些补充很及时啊,帮我们理清了不少头绪。这位冯镇长,看来肚子里有货没倒干净啊。”
林鑫依旧是那副谦逊的表情:“我只是把了解到的情况如实汇报,希望能对工作有帮助。”
通过这一天的谈话协助,林鑫巧妙地履行了他的“导猎员”职责。他没有越权,没有直接指控,而是通过提供背景、点出疑点、引导关注的方式,将巡视组的视线一步步引向问题的核心区域,大岗村项目招投标、晶弘集团、以及冯寿等人的具体行为。他的每一句话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却又效果显着。
与此同时,在县委大楼的另一端,廖汉生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他刚刚听说了冯寿在谈话室表现不佳的消息,气得脸色铁青。
“这个冯寿!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一点风雨就现了原形!”廖汉生低声骂道,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他意识到,林鑫进入巡视组,就像一颗钉子,深深地楔入了他们的防御体系内部。以往的很多“常规操作”,在内部人尤其是了解内情的内部人面前,将变得漏洞百出。
“必须想办法,不能让林鑫再这么‘协助’下去了…”廖汉生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开始急速思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