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指尖流沙。
倏忽间已经到了十二月中旬。
关子元刚从那场令他头昏脑涨的六级考场里爬出来。
耳边仿佛还残留着听力录音里那些不知所云噪音,像一群小黄人在耳边叫。
结果?
他心知肚明,多半是凶多吉少。
想到郑中海那张即将喷火的脸,他提前在心里默哀了三秒。
不过此刻,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占据心头,那点对英语考试的怨念很快被抛诸脑后。
h市机场,出发大厅人流如织。
关子元和苏悦并肩而立,十指紧扣,目光落在对面的王亮、许敏和那个像只小陀螺般不安分的许伊然身上。
“看!大车车!”
许伊然乌溜溜的大眼睛瞬间被远处一辆缓缓驶过的机场清洁车吸引,小身子一扭就想冲过去探险。
“回来!”许敏眼疾手快,手腕轻轻一提。
只见一条防走丢牵引绳瞬间绷直,将刚迈出两步的“小火箭”稳稳地拽了回来。
许伊然不满地撅起嘴,却也习惯了这“爱的束缚”。
“就送到这里吧,小悦,一路开车送我们过来,辛苦了。”
“应该的,许敏姐。”
苏悦下意识地抬手整理了一下颈间那条浅灰色的围巾。
围巾的款式简洁,细看之下,那细密匀称的针脚和微微凸起的手工痕迹,无不透露着编织者的用心。
许敏的目光在那条围巾上停留片刻,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这条围巾,正是半个月前,她亲手送出的一份心意。
——
半个月前,G大附近那家经典粤菜馆。
许敏坐在主位,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关子元和苏悦。
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萦绕的温情,早已说明了一切。
听着他们讲述在S市的经历——从关子元与姥爷旧友苏贺年的相认,到苏贺年揭开尘封往事,再到两人共同面对关键教授的阴影,以及那些在异乡相互扶持的点滴……
许敏心中感慨万千。
“你们两个……还真是有缘分。”
许敏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宿命般的感叹。
真是造化弄人。父亲挚友家那个印象里文静乖巧的“苏妹妹”,兜兜转转,历经波折,如今竟成了自己儿子的恋人。
最初的震惊过后,许敏的接受度远比她自己预想的要高。
海外多年,她见惯了各种打破常规的爱情故事。
更重要的是,她深知自己对儿子亏欠太多。
缺席了他整个青春期,在他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杳无音信,如今又有什么资格对他的选择指手画脚?
更何况,苏悦是苏叔的女儿,人品、教养都知根知底,虽然年龄差距摆在那里,但这反而让许敏觉得,儿子身边有这样一个成熟稳重的人相伴,或许……是件好事。
“小悦,”许敏从手袋里拿出一个厚实的红包,递了过去,“第一次正式见面,姐姐的一点心意,图个吉利,别嫌俗,收下。”
“许敏姐,这太客气了,我不能收……”
“拿着拿着,这是规矩,也是姐姐的心意。”
许敏坚持,两人上演了一番中国式特有的“撕吧”推让。
直到旁边的关子元轻咳了一声,低声说:“悦姐,收下吧。”
苏悦才接过了红包:“谢谢许敏姐。”
“还有这个……”许敏又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是一条浅灰色围巾。
“之前听然然和王亮说,子元谈了女朋友,我就想着织条围巾送给她。天气冷了,戴着暖和。”
她将围巾递给苏悦,“小悦,这个给你。”
苏悦接过围巾,触手柔软温暖,她心中感动:
“谢谢您,许敏姐,您费心了。”
关子元看着母亲递出围巾的手,看着她眼中那份刻意想要弥补的殷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
理解母亲当年的苦衷是一回事,但那十几年积攒下来的孤独、无助和被遗弃的冰冷伤痕,却是实实在在烙印在心底的。
想要在短短时日里就消融这厚重的隔阂,谈何容易?
他微微垂眸,没有说话。
这份沉默,是他此刻矛盾心情最真实的写照。
他也接受了母亲的心意,但那份疏离感,仍需时间来慢慢化解。
许敏看着儿子的沉默,心中明了,也不强求,只是将更多的热情投注在与苏悦的交谈上,气氛倒也融洽温馨。
——
王亮看着关子元,还想做最后的努力:
“子元啊,真不再考虑考虑?S市机会多,平台大,等你毕业了,过来发展,叔这边人脉、资源都能帮上你……”
许敏轻轻碰了他一下,摇了摇头,眼神示意他不必再说。
她太清楚了,能和儿子的关系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她不再奢望儿子能立刻放下心结跟她走。
更何况,儿子的牵挂,如今都牢牢地系在了h市,系在了身边这个温婉坚韧的女子身上。
“你们俩……好好的,就好。”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最朴素的祝福。
“内啥……”关子元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鼻子,“等……等小伊然上了初中,要是物理……有什么不会的,可以微信问我。”
他顿了顿,补充道,“小学数学,我应该……也会。”
这句略显生硬却充满诚意的话,是他对母亲新家庭释放的最大善意,也是这场漫长和解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谢谢你,子元。”
她知道,这已是儿子能给出的最好回应。
“大哥哥,嫂子!”许伊然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不舍,“我还能再见到你们吗?”
苏悦松开关子元的手,蹲下身,平视着许伊然:
“小伊然,当然能啊。你看,世界很大,但只要你好好学习,掌握了很多很多知识,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厉害,你就会发现,天南海北的距离,有时候啊,就是一抬腿的事。到时候你想见大哥哥和嫂子,还不是很容易吗?”
“嗯!”
许伊然用力点头,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一抬腿”就能见到哥哥嫂子的未来。
登机提示音响起。
许敏和王亮牵着一步三回头的许伊然,走向安检口。
关子元和苏悦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家三口的身影消失在通道深处。
直到再也看不见,关子元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握紧了苏悦的手。
这一次,十指紧扣,比之前更加用力。
——
与此同时,G大理学院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气氛却有些凝滞。
邓丽华教授眉头紧锁,目光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份被系统明确标注为“未获批准”的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申请书。
申请人的名字赫然是:苏悦。
邓丽华心里充满了不解和一丝愠怒。
苏悦最近的状态她都看在眼里,一边认真教学,一边积极准备考研,明显是想在学术上更进一步。
作为苏悦的直接领导,邓丽华是真心实意想帮她一把。
这个基金,虽然经费额度不算顶尖,但胜在申请难度相对较低,评审周期短,非常适合给苏悦这样有潜力但资历尚浅的青椒做起步。
邓丽华甚至动用了自己的一些人脉关系,私下里跟基金委相熟的朋友打过招呼,暗示这个项目希望很大,算是变相“喂”给苏悦的。
苏悦也极其认真,申请书写得扎实细致,邓丽华亲自把关修改过,自信十拿九稳。
怎么会失败?而且系统里连个像样的评审意见都没有,只有一句程式化的“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未予资助”?
这太反常了!
邓丽华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于院长吗?是我,丽华。有件事想跟您打听一下,关于咱们学校苏悦老师申请的那个基金……对,就是那个青年项目……嗯,结果出来了,没中。我有点意外,想问问您这边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评审那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见?”
电话那头传来于院长低沉而略显无奈的声音,交谈持续了约十分钟。
邓丽华听着听着,脸上的疑惑渐渐被凝重取代。
挂断电话,邓丽华靠在椅背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于院长虽然说得委婉,但透露出的信息很明确:
问题出在t大那边的评审环节。
关键教授那边对这个项目表达了“不同看法”,虽然没有直接否决权,但其态度足以影响其他评审的倾向,导致项目最终未能通过。
“t大……关键?”
这个项目规模很小,根本入不了关键那种级别大佬的法眼,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关注并施加影响?
除非……苏悦得罪了关键?
邓丽华心中警铃大作。
如果真是关键在背后出手,那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被拒那么简单。
这很可能是一个信号,一场针对苏悦的、来自学界顶端的打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