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后你会一直待在组里吗?”张家宁问。
孟浩摇头:“暂留一阵,等剧本没问题了再走。”
“说起剧本——”张家宁眼睛一亮:“这几年我拍过这么多戏,咱们组可是头回拿到完整剧本的。”
“其他剧组不给剧本?”孟浩诧异。
“倒不是不给,但多半只有开头几集,剩下的全靠现场飞页。”张家宁耸肩:“最夸张的一次,第二天拍的戏,前一晚还不知道台词。”
“这也太草率了?”
“早见怪不怪了。尤其去年起,好多项目赶鸭子上架,筹备期短得离谱。”
对此孟浩并不意外,影视圈急功近利早已不是新闻。
“总有认真做戏的。前几年和正午阳光合作时,他们筹备就极其周全。”
“正午阳光的团队,当然不一样。”张家宁语气笃定,“现在业内公认靠谱的,除了你们弧光,就只有他们了。”
听着张家宁吐槽那些剧组的荒唐操作,孟浩也不由得皱眉。
他早年跟组时,行业还没这么浮躁。后来创立弧光,一直坚持自己的节奏,很少关注其他剧组的情况,反倒不如演员们了解这些乱象。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这两年资本涌入,热钱泛滥,随便注册个公司、立个项目就能拉到投资,整个行业看似繁荣,实则泡沫横生。
在这种环境下,所有人都在追求快进快出。剧本随便买一本,草草修改,再找几个流量明星拍几天,一部剧就完成了。
至于质量?根本不重要。反正有粉丝买单,数据可以刷,口碑可以操控,表面上一片和谐。
但这种虚假的繁荣,终究会破灭。等到那一天,留下的只会是一地鸡毛。
圈内人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谁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接盘的那个。
孟浩对此也无话可说。如果不是靠着“灵感碎片”这个外挂,能持续产出优质作品,或许弧光也会被裹挟其中。
单凭弧光,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的趋势。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稳住公司,积累资本,确保资金链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在寒冬来临时保全自身。
说不定,还能趁机捡点便宜。
——
孟浩在上沪待了一周,直到《隐秘而伟大》的拍摄步入正轨才离开。
临走前,他顺路去找了趟黄征,询问拼多多上市的情况。
还是那间朴素的办公室,孟浩看着一脸倦容却掩不住兴奋的黄征:“我以为你已经去 了。”
“去 干嘛?”
“敲钟啊,上市不都有这环节吗?”
“形式而已,谁去都一样。”黄征毫不在意。
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所以,具体哪天上市?”孟浩问。
“纳斯达克已经批准了,定在下个月26号。”
黄征笑了笑:“说起来,还得谢谢你拍的那些短片。投放后拼多多的口碑好转不少,不然审核未必能这么快通过。”
“一点小技巧罢了,不过只能用一次,下次得换新招。”孟浩摆摆手,“再说了,我可是元老股东,还指望你带我发财呢。”
“孟总就别谦虚了,”黄征笑道,“我可是打听过,弧光在影视圈的地位可不低。”
“哪能跟互联网巨头比?我还指望拼多多撑腰呢。”
“别开玩笑了,你现在就是行业巨头,哪还需要找别人。”黄征笑着摆手,“真要谈合作,不如考虑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你们业务领域挺接近的。”
“哦?你和他熟悉?”孟浩挑眉。
“认识,但不算深交。”黄征摇头,“怎么,感兴趣?”
“你不是说我们业务相近么。有机会引荐一下,说不定能探讨些合作可能。”
“都说了交情不深,不过你要是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王兴,他的猫眼业务或许更适合你。”
“不急,随口一提,先把上市的事情搞定再说。”
……
返回京北后,孟浩立即召见了影视部主管,询问《灵魂摆渡·黄泉》的最新数据。
“截至今日凌晨,影片有效播放量突破1400万次,对应分账票房达3500万元。”
主管难掩兴奋:“上线仅半月余,虽然热度有所回落,但日均仍有数十万次播放。按此趋势,再有两周必破纪录。”
孟浩眼中闪过一丝振奋。
与过往参与的院线电影相比,《黄泉》的票房数字或许微不足道,但实际收益却毫不逊色。
关键在于制作成本低廉,且由弧光独家出品,无需与其他方分账。
3500万的收益已堪比《唐人街探案》系列,而这仅是首月成绩,后续还有五个月分账期。
若持续发力,甚至有望追赶《大闹天竺》——尽管该片口碑欠佳,但近八亿票房在国产片中仍属亮眼。
“宣传攻势可以暂缓,后续以长线运营为主。”孟浩话锋一转,“《城市之光》的宣发进展如何?”
这部与《黄泉》同期拍摄的影片,因院线排期延至八月下旬上映,错开国庆档与《唐探2》的正面竞争。
“宣传海报已陆续投放,后续计划正在推进。五百导演拟定七月底启动路演,重点覆盖超一线及一线城市……”
主管手持文件逐项汇报,孟浩不时打断追问细节。
虽不必事必躬亲,但他深知把握业务脉搏的重要性——这正是许多接班者失败的关键:脱离实际,过度依赖职业经理人。
历时半小时的汇报结束后,孟浩颔首:“按既定方案执行。另外,与奇异tV合作的‘三部曲’首部作品需尽快筹备,先物色导演人选。”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主管利落应声。
孟浩目送负责人离开办公室,门刚关上,花妍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老板!快看这个!\"花妍把平板电脑往孟浩面前的桌子上一放。
\"又发现什么八卦了?\"孟浩笑着问道。
\"不是八卦啦!\"花妍连忙滑动屏幕,\"你看这条新闻。\"
\"小崔炮轰范栤栤?这不是旧闻了吗?\"孟浩扫了一眼说道。
\"哎呀,点错了。\"花妍赶紧切换页面,\"是这个才对。\"
孟浩无奈地摇摇头,重新看向屏幕。起初他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关于电影《手机2》的争议报道。崔勇原连续发文质疑影片主创,而范栤栤的宣传微博更是火上浇油。爆料内容涉及多个敏感话题,在网上掀起轩然 。
这其实是一桩陈年旧事的延续。2003年冯晓刚执导的《手机》上映时,就曾引发 。影片中男主角严守一的设定与崔勇原极为相似,而角色负面形象让崔勇原大为光火。当时在多方调解下,事件才得以平息。
多年过去,随着《手机2》的开拍,这段往事再次被翻了出来。
时隔15年,冯晓刚团队突然决定重启《手机》系列电影。消息传出后,崔勇原立即联系刘振云表达担忧,希望避免重蹈覆辙。据公开的聊天记录显示,刘振云曾承诺会更换角色设定。
然而华艺影视最终公布的企划完全沿用了原班人马,连角色设定都与现实高度重合——男主角\"严守一\"被设定为转型脱口秀的过气主持人。这种明目张胆的影射彻底激怒了崔勇原,他在微博痛斥冯晓刚与刘振云。
剧组的沉默未能平息 。范栤栤突然发布《手机2》片场照的举动成为 ,崔勇原直接晒出\"国家精神造就者奖\"的报道反讽。在遭到粉丝围攻后,他连续发布三条微博揭露行业潜规则,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与此同时,华清大学礼堂内,孟浩正与宁皓、徐征等人讨论这场 。暑期档即将拉开帷幕,徐征主演的《我不是药神》打头阵,后续还有沈腾的《西虹市首富》和黄博的导演 作《一出好戏》。有趣的是,这三位演员都曾参与宁皓的《疯狂的外星人》——该片动捕工作由徐征完成,而沈腾在孟浩离组后才进组拍摄。
吴景、王保强与另外三人,被公认为新生代演员中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核心力量。
暑期档尚未开启时,观众们便期待着他们同台竞技,一较高下。为此,弧光影业特意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安排在档期末端上映,以避开前期激烈的市场竞争。
孟浩提前抵达首映现场时,宁皓、徐峥和黄博等人已在场。趁着活动未开始,几人聚在一起讨论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机2》 \"。
这场争端持续升级,一方坚称纯属谣言,另一方则不断抛出确凿证据。面对铁证如山的局面,电影剧组最终哑火,再无回应。但网友们的调查并未停止,有人甚至挖出了2015年合禾影业投资4亿的战争片项目——该项目因资方资金链断裂而搁浅,唯独演员片酬如期支付。
随着事态扩大,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你们估计涉及多少?\"徐征眉头紧锁。\"谁知道呢,\"宁皓幸灾乐祸地说,\"这次肯定栽了。\"孟浩突然开口:\"恐怕不止他们倒霉...\"众人闻言陷入沉思。这场 很可能演变为全行业的整顿,在场无人敢保证自身完全清白。
黄博建议道:\"趁现在还有时间,该补救的赶紧补救。听说已经有人在注销公司了。接下来几个月恐怕会出现注销潮。\"宁皓看了看表起身道:\"首映要开始了,这事回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