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府深处,辟水珠营造的无水静室内,江河盘膝而坐,双目微阖,周身气息如深潭古井,波澜不惊。距离他宣布闭关,已过去三年。这三年间,他未曾踏出静室一步,全力炼化那枚千年辟水珠,并借此契机,梳理自身所得,沉淀道基,冲击更高境界。
此刻,他丹田内的仙源,比之三年前更加凝练、深邃。原本湛蓝如海的仙源核心,此刻隐隐泛起一丝厚重沉稳的土黄光泽,与原本的水蓝之色交融,呈现出一种玄奥的“水土相济”之象。这正是他修为即将突破至地仙境界的征兆!
人仙炼气,地仙驻形。成就地仙,意味着仙体与神魂进一步稳固,开始真正触及大地根基本源,能与山川地脉初步交感,寿元大增,法力亦会发生质变,带上一丝承载万物、厚德载物的特性。对于江河而言,他主修水元,若能再得地脉厚土之气滋养,仙源将更加稳固,根基愈发雄厚,对未来修行有莫大好处。
“厚土载物,水润其生。水土交融,方是长久之道。”江河心有所悟。他修炼的《万流归元诀》本就包罗万象,讲究万流归元,演化万法。之前偏重水行,是因自身跟脚与环境所致。如今境界到了,感悟大地脉动,引地脉之气入体,正是补全根基、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经之路。
他不再压制体内澎湃的仙元,心神彻底沉入与脚下大地、与水府灵脉的感应之中。神识如同无数细密的根须,透过水府基座,向着更深、更广的地层蔓延而去。起初,只能感受到一片混沌与黑暗,以及零星散乱的土灵之气。但他耐心引导,以自身仙源为引,以水府聚灵阵为枢纽,缓缓吸引、梳理着这些散乱的地气。
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如同抽丝剥茧。地脉之气厚重磅礴,却也沉滞混杂,若引导不当,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污染仙源,甚至引动地煞,酿成祸患。江河小心翼翼,凭借强韧的神识和《万流归元诀》的调和特性,将一丝丝精纯温和的地脉之气缓缓引入体内,与仙源中的水元之力相互浸润、交融。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静室之外,水府依旧在鲤老丈和青大的打理下井然有序地运转,但所有核心成员都能感觉到,府主闭关之处散发出的气息日益深沉,与整个水府、乃至周边水域大地的联系都变得更加紧密。府中灵气循环也似乎更加顺畅、厚重。
这一日,当时机成熟,江河仙源中那水土二气终于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量变引起质变!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自江河体内响起,并非声音,而是道韵的震颤。他周身仙光内敛,肌肤之下却隐隐有山川地脉的虚影流转,整个静室仿佛都与大地连为一体,稳固无比。丹田仙源彻底稳定下来,核心处那土黄光泽与水蓝之光彻底交融,化作一种更加深邃、包容的玄色,仙源体积并未增大多少,但密度与质量却提升了数倍不止!法力奔腾间,带着一股沉浑大力,似能承载江河,亦能倾覆山岳!
地仙之境,成!
江河骤然睁开双眼,眸中神光一闪而逝,目光却比以往更加沉稳、深邃。他轻轻握拳,感受着体内澎湃而厚重的力量,以及与脚下大地那种血脉相连般的亲切感。此刻,他不仅是一府之主,更仿佛成了这片水域大地的一部分。
“地仙……果然不同。对力量的掌控,对天地的感知,都提升了一个层次。”江河心中明澈。成就地仙,不仅是法力的增长,更是生命层次的又一次跃迁,对“道”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他并未立刻出关,而是趁热打铁,将神识再次铺展开来。这一次,凭借地仙的感知力,他对江河府及其周边数百里区域的地脉网络,有了更加清晰、宏观的把握。
“原来如此……”江河“看”到了之前未曾察觉的景象。水府所在的灵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如同大树的根系,与更远处数条或强或弱的地脉隐隐相连。但这些连接大多天然形成,杂乱无章,有的甚至淤塞不畅,导致灵气流转效率低下,也使得这片区域的地气不算特别旺盛,限制了发展潜力。更麻烦的是,有几处地脉节点气息晦暗,隐隐有煞气凝聚,显然是长久无人梳理,积郁而成的地煞隐患,若不处理,迟早爆发。
“既然我已成就地仙,又为此地之主,便有责任梳理地脉,疏通灵机,化煞为祥,如此方能福泽一方,使基业永固。”江河心中升起明悟。梳理地脉,既是巩固自身修为、感悟大地法则的修行,也是作为势力之主应尽的义务,是真正“经营”一方天地的开始。
这并非易事。地脉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极其精妙的操控和对大地法则的深刻理解。稍有不慎,可能弄巧成拙,甚至引发地动山摇。但江河自有底气。他成就地仙,感知力大增;《万流归元诀》擅长调和万气;更有那已彻底炼化、蕴含辟水法则的千年辟水珠,可调节水元,间接影响与水相伴的地脉。
计议已定,江河再次闭目,心神与大地相连。他不再只是被动感应,而是开始主动引导仙元,如同最灵巧的工匠,以神识为刻刀,以自身仙源和辟水珠为枢纽,小心翼翼地梳理起那些杂乱的地脉连接。
他首先选择那些相对细小、淤塞不严重的支脉入手。仙元如同温和的水流,缓缓冲刷着地脉中的杂质,疏导淤塞之处。遇到顽固的节点,便引动辟水珠之力,以水之柔克土之刚,慢慢渗透、化解。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力,江河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大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条条细小的地脉被疏通,灵气开始更加顺畅地流动,如同给干涸的河床注入了活水。水府周围的灵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活跃起来。府中修炼的妖族们纷纷感到身心舒畅,修行速度隐隐加快,皆惊喜不已,知道这是府主神通所致,对江河的敬畏与感激更甚。
初步见效后,江河开始着手处理那几处地煞节点。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地煞之气阴寒暴戾,极难驯服。江河不敢硬来,而是采取疏导、分化、净化的策略。他先以自身浑厚的地仙法力构筑屏障,将煞气缓缓引出、隔离,防止其扩散。随后,引动水府聚灵阵汇聚的纯阳灵气,以及辟水珠中蕴含的一丝劫雷阳刚之气,缓缓冲刷、净化这些煞气。同时,调动周围纯净的地脉之气,逐渐填补被煞气侵蚀的空虚之处。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耗时更久。期间,偶尔有煞气反扑,引得地脉轻微震荡,但都被江河以强横的法力和精妙手法压制下去。足足耗费了半年光景,几处主要的地煞节点才被彻底净化,转化为精纯的地灵之气,反哺大地。
当最后一丝煞气被净化,整个江河府辖境仿佛轻轻一震,一种难以言喻的“通透”与“生机”感弥漫开来。大地更加稳固,灵气循环自成体系,浓郁而祥和。水府建筑仿佛与大地生长在了一起,更加牢不可破。甚至府中种植的灵药、驯养的灵兽,都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江河长舒一口气,缓缓收功。虽然心神法力消耗巨大,但他眼中却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此番梳理地脉,不仅彻底巩固了地仙初期的境界,使法力更加精纯雄厚,更让他对大地法则、水土相生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经此一事,江河府的根基被打磨得无比牢固,潜力大增,真正有了“福地”的雏形!
他能感觉到,一股更加磅礴、更加凝聚的气运,正从脚下的大地中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他和水府之上。这是梳理地脉、福泽一方所得的天地反馈!
“地仙修为,梳理地脉……这第二卷的路,便从夯实这最根本的根基开始吧。”江河站起身,目光穿透静室,望向远方。地脉已通,灵机已活,接下来,便是以此为基础,真正开始“名动四方”的征程了。而他知道,第一个找上门来的“客人”,恐怕不会让他等太久。
(第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