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星音大校外旁边的出租房内,徐亦发出那句谢谢之后,屏幕那头很久都没有回复。
徐亦便打开奇点的后台,看了一会儿《诛仙》的书评区,诛仙距离完结就差个三十章了,书评区书友们已经哀伤起来了。
正当徐亦准备新建个文件夹,写点诛仙的终章宣传事项发给青锋的时候,方静的消息再次闪动起来,徐亦停下操作,点开微信。
【方静】:抱歉,刚刚处理了一下事宜,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回锅肉老师,把我们初步筛选过的潜力歌手资料库开放给你之前,有没有兴趣先纯粹聊聊音乐?
不扯身份、不谈商业,就是创作者之间的交流。
好多年没有好好创作一首歌了。
你作品里好多处理实在太对我胃口了,憋不住想探讨一下。
方静对音乐的真诚和敏锐让徐亦也生出了兴致,他关闭掉其他页面,回复道:
【徐亦】:可以,方总您想聊哪首?
一聊到音乐,方静就变得不是那个在皇朝说一不二的女皇形象了。
【方静】:就从《异乡人》说起吧。
《异乡人》里王海涛的嗓音太对味了,沙哑里带着漂泊的痕迹。
但我特别喜欢您bridge段的处理,几乎清唱,只剩木吉他轻轻托着,那种欲言又止的乡愁,反而更戳人。
现在很多人做歌生怕“空”,拼命加元素,但您这一段,留白留得恰到好处。是怎么判断哪里该“收”的?
徐亦思考片刻后回复:
【徐亦】:情绪也要呼吸。前面已经铺够了,bridge是让人沉下来感受的段落。
塞得太满,反而会把声音里那些细微的颤抖都压没。
有时候,沉默比什么编曲都更有力量。
【方静】:这倒是,现在很多歌听着热闹,但走不进心里。
我有时也在公司里说,别光追流行电音和爆款hook,人情味才是最难做的。
就像您调苏小雨那首《我愿意》,声音空灵却又不失真实,气声都留着,弦乐也没喧宾夺主,
那一点点不完美,反而让“愿意”显得更真。
【徐亦】:她声音里的纯净感是关键。
弦乐铺满就太教堂了,不像人间的决定。
气声是人味儿,情感得是从人声里自然溢出来的,不是包装出来的。
【方静】:通透!
还有《山丘》那句“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旋律往上扬,情绪却往下沉,太狠了。
我自己写歌时也常纠结,情绪转折到底该顺势而下还是反向拉扯?您这一下,真的启发到我。
【徐亦】:词曲走到那一刻,自然就该这么写。
用明亮的旋律唱失落,反而比一味悲情更刺痛人。
有时候,得相信创作当下的直觉。
【方静】:确实,算计太多,反而把灵气磨没了。
说到这,我也不避讳了,
现在行业里电子音效、切片剪辑满天飞,技术是强了,但味道总感觉淡了。
做公司不能不看市场,但心底还是希望有些东西能留得下来。
徐亦略作思考,然后一如既往的简介直击核心的回复:
【徐亦】:工具从来不是原罪,滥用才是。
电子、hook本身没问题,但只剩这些,音乐就成快消品了。
歌,终归还是要表达一点真实的东西的,不能只刺激耳朵。
【方静】:难得遇到想法这么同频的人。
回锅肉老师,跟您聊这一会儿,过瘾!我这就开放资料库权限给您。
里面有一些我们初步筛选过的好声音,声线分析、风格、小样都整理了,看有没有能打动您的。
有兴趣的话,我们之后再细聊。
徐亦点开链接,一个设计严谨、分类清晰的数据库界面在电脑上展开。
他快速扫了一眼,歌手数量不少,信息详实,结构清晰。
【徐亦】:收到了,谢谢。
结束了与方静这场纯粹围绕音乐本质的高层次交流,徐亦感到精神有种难得的满足感。
方静不愧是曾经的顶尖制作人,问题直指核心,见解深刻。
而他自己,在调动前世地球音乐宝库的知识来回应时,也仿佛重新梳理和确认了自己的音乐理念。
徐亦看了看左下角的时间,已经下午六点多了,他躺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回味着这场对话带来的余韵。
徐亦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儿,随后从沙发上坐起来,点开了息屏的电脑。
他点开刚刚建的那个‘诛仙终章事项’的文件夹,整理了一下思绪,又直接关掉,而是直接打开了青锋的微信聊天框:
“青锋,
诛仙完结在即,宣传可侧重以下两点:
终点亦是起点。强调鬼厉的抉择与成长,不必过度渲染悲伤,留白给读者回味。
联动《致青云·瑶光》。这首曲子氛围很对,可以用作背景乐或推广素材。
至于其他的由你们自己把控。”
徐亦刚把消息发出去,青锋那边也是秒回,而且言语中更是充满激动:
“收到肉大!明白!
另外,肉大,陈总让我询问您一下,关于实体书方面,
之前接触过的几家出版社条件都还在谈,华章那边催得比较急,表示希望能再次拿下独家。
上次发给您的邮件不知道您看了没?
您这边有没有属意的合作方?
或者我们按最高版税和最佳推广方案来定?”
看到青锋的回复,徐亦这才想起来那封邮件还在邮箱里吃灰呢,他赶紧点开邮箱,找到那封文件点开查看了起来。
这次华章比上次更大方,不仅版权费提高,分成更是增加了一个点,而且首印即付,并且还在合同中可以标注推广资源将会是凡人翻倍投入。
徐亦心下了然,他继续往后看。
而在华章的最后,他们还希望这次能做十万套精装亲签典藏版,当然,这一次华章的态度也是特别的‘软’,
他们反复强调,知道红烧肉不喜繁琐,时间上完全由红烧肉定,分批签,一年半载他们都可以等,一切都以红烧肉的节奏为准。
徐亦看到华章这副姿态,连其他公司的条件都没看,就再次打开青锋的聊天框,依旧简介:
“就华章吧。凡人他们做得还行。”
青锋几乎是秒回,文字里透着落实的轻松:“好的肉大,这边立马和华章对接!”
“辛苦了”徐亦最后回复一句之后就关掉了电脑,继续躺在沙发上放空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