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贝币通流,暗潮初现
贝币的推行,如同给有熊城这架日益庞大的文明机器注入了高效的润滑剂。市集面貌焕然一新,以往冗长繁琐的物物交换被简洁明快的钱货交易取代。匠人打造出农具,不必再苦苦寻觅需要农具的农夫,只需将其售出换取贝币,便可随心所欲地购入粮食、盐块乃至家人所需的布匹。农人秋收后,将余粮兑换成轻便的贝币,既便于储存,又可随时换取来年的种子、工具或修缮房屋的材料。
交易效率的提升,直接刺激了百工百业的繁荣。专门从事贩运的“行商”开始出现,他们不畏艰险,往来于有熊城与各附属部落之间,利用地域差价赚取贝币。城内甚至开始出现专供商人歇脚、囤货的“客栈”雏形。记录官慧眼麾下的文书们,工作重心也逐渐从记录部落大事,扩展到登记市集交易、管理贝币流通账目上来。“市舶司”成为城内最繁忙的机构之一。
战首坚爪敏锐地意识到贝币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下令由“市舶司”定期核定主要货物与贝币的兑换比例,以平抑物价,并开始尝试以贝币支付部分官府匠人的酬劳,以替代以往的实物供给。一种基于货币的、更精细的社会分工和财富分配模式,正在悄然形成。
然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贝币的流通在激活经济的同时,也必然搅动起人性的暗流。
这一日,记录官慧眼在核查市舶司账目时,发现了一丝不寻常的迹象。近半月来,市面上流通的贝币数量似乎增加得有些过快,尤其是来自“渔耕寨”和“山岩堡”方向的交易记录中,贝币的流入量远超其部落产出的合理水平。更令他起疑的是,有几笔大宗交易,涉及的都是粮食、盐铁等紧要物资,买方却是一些以往并不显眼的私人名号。
慧眼生性谨慎,并未声张,而是暗中调阅了近期所有与这两处相关的货物出入记录,并派得力手下前往暗中查访。数日后,线索逐渐清晰:有熊城内几个颇具势力的家族,利用其掌控的运输渠道和与附属部落首领的私交,正在大量套取渔耕寨的粮食和山岩堡的矿石,并以略低于官价的价格,用似乎源源不断的贝币进行支付,囤积居奇。而渔耕寨与山岩堡内部,也出现了部分头目与这些家族勾结,虚报产出,套取贝币中饱私囊的现象。
“贝币之祸,初现端倪矣。”慧眼心中凛然。他立刻将查证结果密报于战首坚爪。
坚爪闻报,面色沉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厉色。他深知,此风绝不可长!贝币乃联盟信用的基石,若任由私心贪婪侵蚀,必导致物资短缺、物价腾贵,最终民怨沸腾,联盟亦有分崩离析之险。
次日,坚爪并未大张旗鼓,而是以巡视春耕为名,轻车简从,突然驾临渔耕寨与山岩堡。他并未直接质问,而是细致查看了粮仓、矿场,与普通寨民、矿工闲话家常,询问收成与生活。首领“泽”与“砾”见坚爪亲至,虽强作镇定,额角却已见汗。
当晚,坚爪召集两部首脑及城内相关家族主事,于议事大厅集会。他没有拿出慧眼的调查结果,而是将象征联盟秩序的崆峒印请出,置于案前。印身散发着无形的秩序威压,令在场众人心生敬畏。
“贝币之设,本为便利万民,流通百物,乃联盟公器。”坚爪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近日,我闻市面有异动,粮矿等物,流通有蹊跷。望诸位以联盟大局为重,以公心行事。若有私弊,现在自陈,可从轻发落。若待查实……”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崆峒印的光芒似乎随之微微一盛。强大的压力下,一名家族主事心理防线崩溃,跪地坦白。紧接着,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牵连其中者纷纷请罪。
坚爪雷厉风行,依据情节轻重,或罚没家财充公,或罢黜官职,首恶者甚至被流放边陲。同时,他下令彻查贝币来源,发现竟有部落私自仿制一种外观相似的劣质贝币鱼目混珠,虽工艺粗糙,但在昏暗光线下亦能蒙混过关。坚爪下令严惩仿制者,并颁布新令:由“市舶司”统一在官方发行的贝币上烙刻特殊徽记,以防伪冒。
经此一事,贝币的信用不仅未受损,反而因官府的强力监管和公正处置而更加稳固。一场潜在的危机被扼杀于萌芽之中。战首坚爪的威望更隆,联盟的凝聚力也经受住了考验。
王苟华在暗中目睹了全过程,微微颔首。坚爪的处理,恩威并施,果断有力,已初具人皇气度。贝币带来的不仅是繁荣,更是对联盟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如何建立更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将是人族文明走向成熟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此刻,他更关注的是,那被罚没充公的大量物资和贝币,或许可以用于另一项关乎未来的计划——探索更遥远的未知之地。
(第五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