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院角的泥土就泛着湿润的光。谢怜拎着装满花籽袋的竹筐出门时,花城已把昨日剩下的花籽糕切成小块,用油纸包好放进筐里:“驿站路远,路上垫肚子。”
两人沿着山路往山下走,晨露沾湿了鞋边,路边新种的花籽地冒出点点嫩绿——是前日种下的冰蓝花籽发了芽,嫩茎顶着两瓣圆叶,在风里轻轻晃。谢怜停下脚步,蹲在田边细看,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比预想的长得快,看来这几日的雨水很合时宜。”
到驿站时,驿卒正忙着分拣信件。见两人来寄东西,驿卒笑着迎上来:“又是寄花籽吧?前两年你们寄的花籽,好多地方都来信说开花了呢。”谢怜把竹筐递过去,指着里面的花籽袋:“麻烦您把这些分别寄去扶摇山和归港,袋子上都写了地址。”
驿卒接过竹筐,翻看了下袋子上的字条,笑着点头:“放心,保证按时送到。对了,上次归港的老水手托人带了话,说码头的冰蓝花籽也发芽了,让你们放心。”谢怜闻言眼睛一亮,转头对花城说:“太好了,小海娃肯定很开心。”
寄完花籽,两人沿着山路往回走。刚走到半山腰,就看见路边的灌木丛里冒出几朵淡紫色的小花——是之前种下的杜鹃籽开了花,花瓣薄得像纱,在阳光下泛着浅紫的光。谢怜摘下一朵,放在鼻尖轻嗅,满是清甜的香气:“没想到开得这么快,往后这条路怕是要成花路了。”
回到故事阁时,已是正午。谢怜刚放下竹筐,就听见院角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抬头望去,几只小鸟落在柳树枝上,正啄食着枝头的嫩芽。花城走到院角,看着刚冒芽的冰蓝花田,笑着说:“等这些花长大了,说不定会有更多小鸟来筑巢。”
午后,两人坐在石凳上整理剩下的花籽。谢怜把没寄完的雾茸籽和青蓝花籽装进小布袋,花城则在布袋上绣上花的图案。正忙着,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脚步声。开门一看,是山下村落的阿婆,手里拎着一篮刚蒸好的青团:“听说你们又寄花籽了,这青团给你们尝尝,里面包的是新采的艾草。”
谢怜接过青团,笑着道谢:“您太客气了,上次您要的花籽,种下去了吗?”阿婆点头,脸上满是笑意:“种了种了,就在院子里,已经发芽了,等开花了请你们来吃果子。”
送走阿婆,两人坐在石凳上吃青团。艾草的清香混着豆沙的甜,在嘴里散开。谢怜望着院角的花田,忽然说:“等过几日,咱们再去山下的村落看看吧?说不定能帮他们种些花籽,让村里也多些颜色。”
花城点头,伸手擦掉他嘴角的豆沙:“好。明日咱们带上花籽,去村里走走。”
夕阳西下时,院角的冰蓝花芽又长高了些,嫩绿的叶片在夕阳下泛着光。两人坐在窗前,看着远方的驿路——那里,载着花籽的驿马正疾驰而过,把春的消息送往扶摇山,送往归港,送往每一个盼着花开的地方。而故事阁的院里,新抽的芽、待放的花,正悄悄编织着属于这个春天的,最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