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上八点,钟清清刚到厂房,就看见王秀莲和陈建军已经在门口等了。
王秀莲穿了件干净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个新做的布围裙;陈建军则换了双胶鞋,肩上扛着把自家带来的斧头,看着精神十足。
“快进来,先熟悉下活儿。” 钟清清把两人领进厂房,指着堆在桌边的包装纸:“秀莲姐,你跟婉宜一起包装,她包得好,你俩互相搭把手,争取今天把张老板的三百斤糖包完。
建军,你跟着李娟,先把今天要熬糖的甘蔗洗干净、切成段,劈柴的活儿也交给你,不够了再跟我说。”
两人点头应下,立刻上手干活。
王秀莲果然有经验,拿起包装纸折了个三角兜,舀一勺糖放进去,手指翻飞间就系好了绳结,还顺手绕了个小巧的蝴蝶结,比秦婉宜包得还快。
秦婉宜看了也高兴:“秀莲姐,你这手艺真好,以后咱们俩搭档,肯定能快不少。”
陈建军更是力气大,拎着水桶往水池边跑,洗甘蔗时动作麻利,把甘蔗上的泥点都抠得干干净净,切成的段也长短均匀。
李娟看着他劈柴的架势,忍不住夸:“建军,你这斧头使得真溜,比我劈得又快又整齐!” 陈建军挠挠头笑了:“在家常帮家里劈柴,习惯了。”
有了新帮手,作坊里的效率明显提高。
张婶不用再洗那么多甘蔗,专心负责把切好的甘蔗送进榨汁机;姜国栋则盯着灶膛的火候,四口锅同时熬糖,空气中的甜香更浓了,引得路过的居民都忍不住探头往里看。
玄墨蹲在包装桌旁边,时不时用头蹭蹭王秀莲的手,像是在认可这个新帮手,王秀莲笑着摸了摸它的头:“这猫真乖,还会看人呢。”
上午十点多,石叔带着两个徒弟来了,手里拎着个木盒,里面装着放大镜、手电筒和鉴定证书的空白表格。
“清清,听说你要把翡翠出口到港澳,我来给翡翠做个权威鉴定,外贸局那边认我的章,能少走弯路。” 石叔说着,让徒弟把木盒打开,“把你准备出口的翡翠拿出来吧,我好好看看。”
钟清清连忙从清璞阁取来五个翡翠摆件 —— 竹节佩、貔貅把件、白菜摆件,还有两个直径三寸的平安扣,都是她精挑细选的老坑料,水头足,颜色正,雕工也出自老手艺人。
石叔拿起白菜摆件,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纹理,又用手电筒从侧面照了照:“不错不错,没有裂痕,颜色也均匀,是上等的冰种翡翠,在港澳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的徒弟在旁边记录翡翠的尺寸、种水、颜色,很快就填好了鉴定证书,石叔接过笔,在证书上签下名字,盖了自己的私章。
“有这证书,外贸局那边肯定没问题。” 石叔把证书递给钟清清,又压低声音,“那个姓黄的港商,你最近要多留意 —— 我听文物商店的老伙计说,他在香港做走私生意,最喜欢抢别人的路子,你这翡翠出口,说不定会被他盯上。”
钟清清心里一凛,连忙点头:“谢谢石叔提醒,我会小心的,周伟会跟着一起去外贸局,有他在,能应付突发情况。”
石叔放心地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翡翠运输时的防震注意事项,才带着徒弟走了。
下午,秦婉宜和王秀莲把张老板的三百斤糖都包好了,整齐地码在木箱里。
钟清清正准备让姜国栋送过去,周伟突然骑着摩托车来了,脸色有些凝重。“嫂子,姜哥,我有重要的事跟你们说。” 钟清清连忙把他领进里间,倒了杯凉茶。
“我查到那个姓黄的港商了,他叫黄志强,在香港开了家珠宝行,暗地里却做走私文物和家电的生意。”
周伟喝了口凉茶,声音压低,“我还听说,他跟‘蝰蛇’组织有联系,上次墨镜男找你麻烦,就是他指使的。这次你要出口翡翠,他想抢你的生意,昨天还去外贸局找过老陈,想让老陈卡你的手续。”
钟清清皱起眉:“他想怎么卡?我手续都齐了,还有石叔的鉴定证书。”
“他在海关有人,说不定会在报关的时候动手脚,比如故意说你的翡翠是文物,扣下不让运走,或者拖延时间,让你错过跟港澳客商的约定。”
周伟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我还查到,他今天下午会去外贸局附近的‘茗香楼’喝茶,跟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人见面,估计是想打通关系。”
姜国栋脸色沉了下来:“明天去外贸局办手续,我跟你一起去,周伟你盯着‘茗香楼’,看看他跟谁见面,能不能拍到证据。要是他敢在手续上动手脚,咱们就报警,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钟清清也点头:“我再跟吴先生说一声,让他提前跟老陈打个招呼,多留意黄志强的人。”
傍晚收工时,钟清清看着账本上的订单,跟姜国栋商量:“现在作坊里人手够了,等翡翠出口的事搞定,咱们再添两台榨汁机,把熬糖的规模再扩大点。秀莲姐和建军干得都不错,月底给他们发点奖金,留住靠谱的人。”
姜国栋握住她的手:“都听你的,你怎么安排都好。”
回家的路上,玄墨蹲在自行车前梁上,时不时抬头看钟清清,像是在安慰她。
钟清清摸了摸它的头,心里虽然有点担心黄志强的阴谋,但更多的是期待 ——
翡翠出口是她打开港澳市场的第一步,只要顺利,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好走。
她空间里还有很多高级玉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