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亿啊...\"一位年长的干部感叹道,眼中泛起泪光,声音哽咽,
\"我在外贸口干了十年了,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全国一年的外汇收入才多少?不到五百万!为了攒够买一条生产线的外汇,领导们愁得头发都白了。\"
\"是啊,\"另一位干部接过话茬,\"三年前,我们年均外汇收入也就一两千万,好不容易爬到五五千万,已经是拼了老命。可现在...\"
他的话没能说完,因为情绪激动,眼泪已经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下来。
这不是普通的数字增长,这是整整数十倍的飞跃!
对一个刚刚摆脱困境,急需外汇发展的国家来说,这简直如同天降甘霖,如同神话降临!
\"八十亿啊...\"刘部长终于回过神来,颤抖着从地上捡起摔碎的茶缸残片,
\"这...这是什么概念?这够买多少设备?能上多少项目?能养活多少科研单位?\"
\"足够我们实现'四三'计划提前十年完成目标。\"一位计委的老同志激动地说,\"甚至比那还要多得多!\"
会议室里的气氛从震惊逐渐变成了狂喜,有人忍不住抹眼泪,有人激动地攥紧拳头,更多的人则是面面相觑,仿佛在确认这不是一场集体梦境。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统计处的小陈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嘴唇发紫。
\"赵...赵部长...\"他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我...我刚又核对了一遍国库往年的外汇储备记录...\"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地盯着他。
\"怎么了?\"赵部长急切地问,\"数字有误?\"
\"不...不是...\"小陈喘着气,\"我查了记录...五十年代,我们十年外汇收入加起来是七亿...到现在,加起来也就十几亿...而现在...现在一次就...就...\"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两眼一翻,竟然直接晕了过去!
\"医生!快叫医生!\"会议室里顿时一片混乱。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扶起小陈,有人跑出去找医务室。
\"这孩子是激动过头了,\"老干部们摇着头,眼中却充满了理解,\"换了谁都受不了这种刺激啊。\"
当医生确认小陈只是\"过度兴奋导致的一时性休克\",没有大碍后,会议继续进行。
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具体订单明细在这里,\"赵部长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夹,
\"其中最大的是光刻机、碳纤维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三项,分别是32亿、18亿和15亿星条币。\"
\"天啊,\"计委的同志倒吸一口冷气,\"就这三项就超过了我们过去十年的外汇收入总和!\"
\"是的,\"赵部长点点头,\"而且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费用和技术支持费,那又是一笔可观的持续性收入。\"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贸局的王局长补充道,\"这些订单几乎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那些曾经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国家,现在却在排队购买我们的产品!\"
整个会议室因为这句话再次安静下来,但这次的沉默中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振奋。
\"赵同志,\"刘部长郑重地说,\"这个消息太重大了,我们必须立即向上面汇报。同时,我建议对这一成果的主要功臣——林工,给予最高规格的表彰。\"
\"没错,\"一位老干部激动地说,\"如果不是林工的那套'维修霸权'策略,我们不可能拿到这么多订单,更不可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确实如此,\"另一位干部附和道,\"这些洋鬼子跳脚骂娘又舍不得放弃技术,乖乖掏钱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句话引发了一阵会心的笑声,几十年来被西方技术封锁的苦涩记忆,此刻似乎终于得到了些许抚慰。
\"我认为应该立即启动专项计划,合理规划使用这笔外汇,\"计委的同志提议道,\"优先考虑国家急需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性项目。\"
\"同意,\"刘部长点头,\"但有一件事必须放在首位——先把我们答应林工的资源和支持全部落实到位。他的'雷鸣工程'和'长空工程'取得的成果已经证明,每投入一分钱,都能得到几十倍、上百倍的回报。\"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赞同的掌声。所有人都记得那台震惊世界的发动机,那枚颠覆空战理念的导弹是怎样诞生的。
\"不过,林工人在哪儿呢?\"有人突然问道,\"这么大的好消息,应该第一时间告诉他才对。\"
赵部长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林工已经回红星轧钢厂了。我刚得到消息时就派人去通知他,但...\"
\"但什么?\"
\"但林工好像对这个数字并不意外,只是点点头,说了句'预料之中',然后继续研究他的新项目去了。\"
赵部长摇摇头,语气中充满敬佩,\"这种淡定...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感叹。
这位年轻的天才工程师,不仅技术超群,连心性也是如此非凡。
\"对了,\"赵部长突然想起什么,\"狗大户那边有一封特别信函,指名要交给林工。我已经派人送过去了。\"
\"狗大户?\"刘部长挑眉,\"他们还有什么事?订单不是都签完了吗?\"
\"具体内容我不清楚,\"赵部长摇头,\"但看封口的火漆印记,似乎很重要。而且...\"
他压低声音,神秘地补充道:\"我怀疑,这可能是下一个重大项目的线索。\"
……
红星轧钢厂,林舟的办公室。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为简朴的办公室镀上一层金色。
林舟正专注地审阅一份新的技术方案,丝毫没有因为今天的惊人消息而分心。
八十亿外汇?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顺利进行的自然结果。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秘书小李探头进来:\"林工,有您的一封信,说是从国外寄来的,特别嘱咐要您亲自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