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的冬日,虽被突如其来的疫病阴云所笼罩,但在另一条关乎国本的战线上,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连续数年的风调雨顺,加上稷大力推广的轮作、选种、以及利用亳邦传入的某些更精细的田间管理技术,汉部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广袤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粟浪早已归仓,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禾秆的清香。各村各寨的临时粮囤早已堆叠如山,而位于龙城核心区域及各大边镇的主要官仓,更是迎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一日,稷引领着阳歌,巡视龙城最大的中央粮仓——“永丰仓”。推开厚重的包铁木门,一股浓郁、温热、令人心安的五谷醇香扑面而来。眼前景象极为壮观:数十座巨大的夯土粮廪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地矗立在宽阔的仓房内,每一座都几乎顶到了房梁。廪身贴着红纸书写的巨大“丰”字。廪下,负责计量的仓吏们还在指挥着役夫,将最后一批新粮通过滑梯倒入廪中,金黄的粟米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发出沙沙的悦耳声响。
“王上请看,”稷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他抓起一把饱满的粟粒,任其从指缝间流下,“今岁风调雨顺,加之新垦坡地及鹿丘传来的肥田之法见效,各仓皆已爆满!仅是这永丰仓,存粟便已超三十万石!若加上各边镇分仓及民间余粮,我汉国粮储,足以支撑全国上下一年半之需,即便减去‘方舟计划’已划拨之专项储备,亦绰绰有余!此乃天佑汉国,更是王上励精图治之果!”
阳歌看着这粟积如山的景象,心中亦涌起一股成就感。充足的粮食,是应对一切危机——无论是战争、天灾还是那遥远的“天劫”——最坚实的底气。他颔首赞道:“稷卿与诸位农官辛苦!此乃国之基石,万民之幸!”
然而,稷脸上的喜色很快被一层深深的忧虑所覆盖。他引着阳歌走到一座粮廪旁,压低声音道:“王上,廪实虽喜,然积储之忧,亦随之而来,且远超以往啊。”
他用手指轻轻抠开粮廪底部边缘一处不甚起眼的小孔,几粒被蛀空的粟壳和细小的黑色虫粪簌簌落下。“您看,这是谷蠹(du),几乎无孔不入。去岁存粮,虽经翻晒,仍有近半成遭其蛀蚀。”
他又指向粮廪墙壁上一些不易察觉的、颜色略深的晕湿痕迹:“今岁新粮入库,水分含量虽经查验,然如此巨量堆积,内部极易发热返潮,若处置不当,霉烂变质,不过旬月之间!一旦霉变,其毒甚烈,人畜皆不可食。”
最后,他目光扫过仓外森严的守卫,声音更低:“此外…如此巨粮,堪称国之心腹,亦为贼人心腹之患!寻常鼠窃狗偷不足为惧,然若遇大火、或有内奸外敌蓄意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方舟计划’所要求之‘存储数十年’,更是难如登天!依现有仓储之法,存粮过三载,损耗恐将高达三、四成!若遇湿热之年,恐全军覆没!”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阳歌心上。他伸手探入粮堆内部,果然感到一股不正常的温热潮气。他看着稷那张被岁月和操劳刻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的深切忧虑,完全理解了他的心情。收获的喜悦,瞬间被这庞大资产所带来的巨大管理风险和技术难题所冲淡。粮食若保管不善,非但不是财富,反而会成为滋生腐败、疾病和动荡的温床。
“方舟计划,要求的是能跨越漫长寒冬的种子,而非转眼即腐的朽木。”阳歌沉声道,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旧有的仓储之法,已不适用。必须革新!”
他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就地在仓廪旁召来了随行的工师营负责人及坚骨等内政官员,召开了一次现场会议。
“问题已明,需即刻应对。”阳歌斩钉截铁,“其一,于‘方舟’选址附近,寻地质坚硬、水位低下、通风干燥之处,开凿建设大型地下战略粮仓!仓体需以砖石砌拱,石灰糯米浆勾缝,铺设木炭、干沙以隔潮吸湿,设计隐蔽通风孔道以调节温湿度!此事,由工师营与岩灵司马协同,勘探选址,尽快动工!”
工师营负责人立刻领命,脑中已开始飞速构思地下仓的结构图。
“其二,”阳歌看向稷,“推广所有粮仓,尤其是新仓,必须采用熏蒸防虫法!可于仓内密闭燃烧硫磺、或施用烈性草药烟熏,亦可广泛种植并储备除虫菊、烟叶等物,研磨成粉,分层撒入粮堆!务必最大限度杀灭虫卵蛀虫!此事,稷卿你亲自督办,与玥司医协作,确定最佳配方与操作规程,避免毒害存粮。”
稷眼前一亮,硫磺和草药烟熏确是民间偶用的驱虫法,但将其作为国家标准的仓储技术大规模推广,无疑是极佳的思路。
“其三,”阳歌的目光变得冰冷,“守卫与制度!所有战略粮仓,位置列为机密,守仓官兵皆需严格筛选,其家眷可获优抚,但若玩忽职守或监守自盗,立斩不赦!实行出入库双人双锁、定期巡查盘点之制,账目必须清晰,胆敢在粮秣上动手脚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坚骨,此事由你负责,订立律条,严格执行!”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感受到王上对此事的极度重视。
巡视结束时,阳歌最后望了一眼那巍峨的粮廪,对稷语重心长地说:“稷卿,将这些粮食完好无损地交到未来子孙手中,其重要性,不亚于在战场上打赢一场大战。此事,托付给你了。”
稷深深躬身:“王上放心!臣纵肝脑涂地,亦必为我汉国,护住这点根!”
新的战斗打响了。这场战斗没有硝烟,敌人是看不见的潮气、虫豸、霉菌以及人心中的贪婪。但在阳歌的强力推动下,汉部落这个高效的机器再次运转起来。勘探队奔向四方寻找合适的仓址,工匠们开始研究地下建筑的工艺,农官们忙着收集硫磺和除虫菊,律官们则埋头制订严苛的仓律。
廪实之喜,化为了精益求精、未雨绸缪的动力。心腹之患,必须用最坚固的仓廪、最严密的管理、最警惕的心神,将其牢牢锁住,直至那未知的、需要它们的那一刻到来。
第三百八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