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这座在蛮荒中拔地而起的奇迹之城,在“方舟计划”的推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壮大。高耸的棱角城墙之内,不仅是汉部落的本族子民,还涌入了越来越多形色各异的面孔:与亳邦紧张对峙以来,零星逃来的不堪忍受苛政的亳邦庶民甚至奴隶;北方鬼方压力下,提前南迁寻求庇护的天狼部族先头队伍;还有南方山林中闻听汉部落强盛之名,前来依附的小部落遗民…龙城,正不可逆转地走向一个多族混居的庞大聚居地。
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劳力,也带来了繁荣市易,但随之而来的,是潜滋暗长的文化摩擦与身份焦虑,如同暗流,在龙城宽阔的街道和繁忙的坊市下涌动。
最初的冲突发生在西市的工坊区。一名天狼部落的青年,因臂力过人被招募进铁匠工坊做学徒。他学习刻苦,却因语言不通、习惯迥异(如习惯席地而坐、处理皮革胜过打理铁器),屡屡出错,被负责带他的汉人老师傅当众斥骂:“蠢笨如牛!连个钳子都握不稳!到底是蛮子,只配去放马,学什么打铁!”
周围的汉人工匠发出哄笑。那天狼青年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拳头紧握,眼中满是屈辱的怒火,却因牢记族长“务必忍耐”的嘱咐,只能死死低下头。类似的情景,在各处作坊、建筑工地、乃至农田里,时有发生。汉人凭借着先来的优势和技术的主导地位,不自觉地将“蛮子”、“野人”的蔑称挂在嘴边。
更尖锐的矛盾体现在居住与待遇上。龙城扩建时,规划了不同的里坊。原本的汉部落居民自然占据了中心、设施完善的区域。而后来的归附者,多被安置在城墙边缘新辟的“附民坊”。那里房屋拥挤,排水设施简陋,巡逻的士兵也少。每当物资配给,尤其是“方舟计划”下开始限额分配的粮食、油盐、布匹时,附民坊的配额总显得迟滞和稀少一些。负责具体分配的胥吏也往往对汉人笑脸相迎,对异族则板着脸孔,甚至克扣斤两。
“凭什么我们分到的粟米总是带壳的?你看王老五家领的,粒粒饱满!”一个亳邦逃奴出身的妇人,在分发点忍不住抱怨。 那胥吏眼皮一翻,嗤道:“有的吃就不错了!你们这些逃来的,白吃白住,还挑三拣四?知不知道现在粮食多金贵?再啰嗦,下次连这些都别想要!” 妇人气得浑身发抖,却被同伴死死拉住。
市井之间,流言开始滋生。酒肆里,常有喝多了的汉人男子高谈阔论: “要我说,王上就是太仁厚!什么人都往城里收!你看那些天狼人,一身羊膻味,眼神凶得像狼,谁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就是!还有那些亳邦来的,谁知道是不是奸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咱们汉人自己还不够吃呢!‘方舟’存粮那么紧,还分给外人?将来天劫来了,难道先紧着他们?” “听说上头还要教那些蛮子认字?咱们的文字,岂能轻传?”
一种基于“先到者”和“技术优越感”的“纯正汉人”论调,开始在部分汉部落民众中悄然蔓延。他们以拥有龙图腾信仰、说最纯正的汉语、遵循《汉约》为荣,隐隐将后来者视为低人一等的依附者甚至潜在的威胁者。
而归附的各族民众,则普遍怀着一种自卑与寻求认同的复杂心态。他们羡慕汉部落的强盛与秩序,努力学习汉语和汉俗,渴望被接纳,却又时常感受到无形的壁垒和歧视,心中积压着委屈与不满。天狼人抱团取暖,亳邦人暗自神伤,小部落民无所适从。
所有这些纷争、抱怨、冲突,最终都汇总到了负责内政与户籍管理的坚骨这里。这位素来以精明干练着称的官员,此刻也感到无比头疼。他协调物资分配、处理邻里纠纷、弹压市井冲突,忙得焦头烂额,却深感治标不治本。
“司马,不是我不尽力!”坚骨在一次向岩灵汇报防务物资情况时,忍不住倒苦水,“现在城里怨气很大!咱们的人觉得外来者占了便宜,分了粮食;外来者觉得咱们歧视他们,待遇不公。这样下去,不用等亳邦打过来,不用等天劫降临,咱们自己内部就要先乱起来!”
岩灵眉头紧锁,她主要负责军事,对内政虽有关注却并非主管,但也察觉到了城内的气氛不对。她将坚骨的担忧连同几起严重的冲突事件记录,一并呈报给了阳歌。
阳歌正在审阅“秘藏阁”最新的知识收录清单,闻报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走到殿外高台,俯瞰着日益繁华、却也日益复杂的龙城。
他看到汉人孩童对着一个天狼小孩扔石子,骂着“小蛮子”;看到市集上汉人商贩对异族顾客抬高价码;也看到几个天狼青年躲在巷角,眼神阴郁地望着中心区华丽的灯火。
“华夷之辨…”阳歌缓缓吐出四个字,语气沉重。他来自现代,深知民族融合的艰难与重要性,更明白在文明存续的关键时刻,内部撕裂将是致命的弱点。他试图营造一个以文化和认同而非血统为核心的“汉国”,但现实的摩擦远超他的预想。
“问题已现,不可不察。”阳歌转身,对随侍的书记官下令,“传绘与巫来见。”
很快,绘与巫匆匆赶来。阳歌将情况说明,然后严肃道:“‘方舟’所载,不应仅是知识器物,更应是文明之魂与包容之心。内部纷争甚于外患。绘,你精通文字与教化;巫,你沟通天地人心。孤命你二人,即刻着手,拟定促进融合、消弭隔阂之策。无论是修订《汉约》增补条款,或是设立教化之所专训异族子弟,还是定立规矩严惩歧视言行…皆可斟酌。务必要让所有愿遵《汉约》、为我汉国效力者,皆能视其为家园,而非客居之地!”
“臣等遵旨!”绘与巫面色凝重地领命。他们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远甚于建造一座城防。
政策开始酝酿,但市井间的积怨已然种下。阳歌的干预虽然及时,却难以立刻扭转人心的偏见与多年形成的隔阂。龙城的城墙之内,一场关于“谁才是真正的汉人”、“如何定义这个新兴国度”的无形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为汉部落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个深远的内部隐患。
第三百八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