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禹迹茫茫
盛大庆典的狂欢余韵仍在空气中微微荡漾,篝火的灰烬尚未完全冷却,但汉部落的核心,却已从极致的欢庆中沉静下来,投向了更深远的思虑。丰收的喜悦与强盛的展示,并未让阳歌和巫这样的智者沉醉不前,反而如同登高望远,站在今日的坚实基业上,更加清晰地眺望那横亘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巨大的谜团。
夜深人静,新城议事厅内只点着一盏孤灯。阳歌与巫对坐于此,面前摊开着绘最新绘制的、包含了更多周边区域细节的地图,以及那些记录了博巫古老歌谣和星图信息的木牍。庆典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这里只有思想的微光在寂静中碰撞。
“丰收固然可喜,盛景亦足慰人心。”巫的声音苍老而低沉,他干枯的手指轻轻拂过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大河,以及其周边标注的、此次洪水波及的广袤区域,“然,老夫近日反复思量博巫之言,对照此次大灾,心中总有一股不安,挥之不去。”
他的目光投向阳歌,深邃如同古井:“‘喀喇’……天崩地裂,星流云散。博巫歌谣中的这场浩劫,与我族传承的记忆,乃至此次洪水之威,其根源,是否同出一辙?是否这大地之下,本就蕴藏着某种周期性的、毁灭性的‘怒意’?”
阳歌心神凛然,他知道巫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他沉吟道:“您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思。洪水、地动(地震)、乃至山崩,或许并非孤立的天灾,而是这片大地本身某种巨大力量失衡的外显。先民称之为‘地脉之怒’,不无道理。”
巫重重地点了点头,手指猛地点向地图上大河沿途几处关键峡谷和曾经发生过大滑坡的区域:“再看博巫所述,以及东南商人之传闻。那远方的大城邦,能‘巨石立地通天’,统治‘百工’,其文明之盛,远超我等。他们是否早已找到了与这‘地脉之怒’共处,甚至……疏导安抚之法?”
“疏导?”阳歌眼中精光一闪,这个词瞬间击中了他。一个模糊而宏大的概念,开始在他脑海中疯狂滋长,与博巫的歌谣、巫的担忧、此次抗洪的经验以及那远方城邦的传说,急剧地融合、重构!
“没错!疏导!”阳歌猛地站起身,情绪罕见地激动起来,他在厅内踱步,语速加快,“洪水为何泛滥?乃是水脉无序,无处可去,只得肆虐大地!地震山崩,或亦是地底能量积蓄无处宣泄所致!若能将这狂暴的力量,这过剩的水流,引入该去的地方,化为我用,而非任其破坏……”
他转向巫,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星辰:“巫,您想!若仅仅筑坝拦水,乃是被动抵御,终有拦不住之日,如我等此次一般侥幸。但若主动开挖河道,修建水渠,水库蓄泄……这岂不正是系统性地疏导水脉?!”
“以此类推,那场导致先民‘星流云散’的‘喀喇’大灾变,其恐怖程度,或许远非今日洪水可比。但究其本质,是否也是某种超越我们想象的、席卷天地的‘地脉’彻底失控?而能平息如此浩劫、引导幸存先民找到生路者,其所用的,是否正是某种宏大至极的‘疏导’之道?”
巫被阳歌这石破天惊的联想震撼得无以复加,苍老的身体微微颤抖,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疏导水脉……平息地怒……寻回生路……难道……难道我族古老记忆中,那位带领先民于大洪水中寻到安居之地的‘龙神指引者’,其所行之事,并非神力,而是……而是某种近乎天工的疏导水利之术?!”
“而东南那个城邦所传承的,很可能就是这种近乎失传的、能够与天地之力对话的古老智慧!”阳歌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他们建造的通天高台,或许不仅是祭祀之用,更是观星测地、制定疏导方略的所在!他们的‘王’,或许最初便是最大的‘疏导者’!”
思路至此,豁然开朗!
一切线索都完美地串联起来。文明的分散(星流云散)源于一场恐怖的天地剧变(喀喇\/地脉之怒),而幸存并重新发展起来的文明,其核心智慧之一,很可能便是如何应对、疏导这种毁灭性的力量。水利,不仅仅是农业灌溉的需要,更是理解天地运行、平息地脉之怒、乃至寻回文明共同根源的钥匙!
治水,从来都不只是一项生产活动。它是生存的战争,是文明的基石,更是一条可能直通远古谜团核心的康庄大道!
阳歌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计划在他心中疯狂地酝酿、成型,远远超出了最初仅为防洪抗旱的范畴。
他回到案前,目光死死盯住地图上大河的方向,以及其上游广袤的、未曾探索过的区域。
“我等此前规划的水利工程,眼光仍嫌狭隘。”阳歌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充满力量,“不能只盯着我汉部落一隅之地。要做的,不应仅仅是几条水渠,一两座水库。我们要做的,是尝试去理解这条大河的整个脾气,去摸清这片大地水脉的走向!”
“我们要派遣最优秀的勘探队,逆流而上,勘察每一处关键峡谷,测量水位落差,寻找所有可能修建大型水利节点的位置!我们要绘制出整个流域的水文地图!”
“我们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旱涝保收。而是要通过这前所未有的水利伟业,去验证那疏导之道的极限,去感受先民可能走过的路,去主动触碰那‘地脉’的韵律!”
“或许,当我们真正有能力驯服这条奔流万古的大河之时,便是我们真正理解‘喀喇’之秘,找到所有失散同胞,乃至与那远方城邦平等对话的时刻!”
他的话语,如同沉重的战鼓,敲打在巫的心上,也敲响了汉部落未来命运的最强音。将一项民生工程,升华到文明溯源与天地对话的高度,此等格局与气魄,令巫感到一阵震撼般的敬畏。
巫缓缓起身,向着阳歌,也向着那未知的宏伟计划,深深一揖:“首领之见,已非凡人之思,近乎于道矣。巫,虽老朽,愿竭尽所能,以所有古老传承助您,共探这茫茫禹迹,追寻我族失落之根!”
阳歌扶起巫,目光似乎已穿透石壁,望向了星河尽头,望向了那洪水与文明交织的苍茫古道。
禹迹茫茫,其道大光。汉部落的征途,自此有了一个照耀万古的终极方向。
第二百九十章完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