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黑石与高炉
汉部落的疆域在稳步扩张,人口越过千数门槛后,对钢铁的渴求已不再是零敲碎打的锻造所能满足。军队需要更多、更精良的刀矛箭簇以武装新募的战士和保障日益漫长的边境;工坊需要更坚韧的钢制工具来开垦土地、修筑房屋、制造器械;甚至连新设立的“司寇”所辖的巡防队,也盼望着能配备象征权威与力量的铁质徽记。一股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了大工师坚手的肩头,也清晰地传递到了阳歌这里。
产能,已成为制约汉部落迈向更强盛的瓶颈。
清晨的议事厅内,火光跃动,映照着阳歌沉静却锐利的目光。他面前摊开着绘最新绘制的物资供需简图,上面代表铁器的符号旁,划满了表示短缺的刻痕。
“坚手,”阳歌开口,声音沉稳,直接切入核心,“我们的炉子,太慢了,也太小了。汉部落需要的不再是几块好铁,而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的铁流。”
坚手深以为然,古铜色的脸上满是焦灼与无奈:“首领,您说得对。如今各支队伍都伸着手要铁,工匠们日夜不休,可出的铁料也就够勉强填补窟窿。炉温难升,一炉出的铁水有限,杂质也多,反复锻打耗时耗力……我们的人手和炭火,都快跟不上了。”
“炭火的问题,要用更多的炭来解决。而人手和效率的问题,”阳歌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简图上一处标记着黑色山石的图案上,“要靠它,和新的炉子来解决。”
那图案所代表的,正是昔日黑石部落的领地,如今已完全融入汉部落,成为其重要的资源腹地——那片蕴藏着丰富煤铁共生矿脉的宝地。“黑石”,既是部落的名号,也是那乌黑发亮、燃烧起来远比木柴猛烈持久的矿石之名。
“召集人手。”阳歌下令,语气不容置疑,“我们必须对黑石矿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开采。组建专门的矿队,由你亲自挑选得力工匠,改进掘凿和运输的工具。石镐要配上更坚固的木柄,甚至考虑用铁包边。制作更大的藤筐和木轮车,开辟出更安全便捷的运输路径,将黑石(煤)和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运回我们的谷地。”
“是,首领!”坚手眼中燃起兴奋的火焰,资源的大规模获取是任何技术突破的前提。
“但这还不够。”阳歌站起身,走到一旁用炭条画满简易示意图的石板前,“现有的炼炉结构限制了产出。我们需要建更大的炉子,更高,更坚固,能容纳更多的矿石和燃料,拥有更强的鼓风,让火焰从心底烧到炉顶,一次便能熔炼出足以浇铸数件器物的铁水!”
他一边说,一边勾勒出一个竖立的高大炉体轮廓:“看,像这样。炉身加高,利用热烟自身向上之力。鼓风系统必须革新,单一皮橐力有未逮,尝试连接水力驱动的转轮,带动多个皮橐交替鼓风,或者制作更大的木质风箱,确保狂风能持续不断地灌入炉心……我们要建造的,是能屹立不倒,日夜不停吐出铁水的——高炉!”
坚手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阳歌的笔迹,脑中飞速运转,理解着每一个细节。这已远超他过去所有的经验,是真正的开创之举。困难重重,但成功的诱惑无比巨大。一旦建成,汉部落的冶炼能力将发生天翻地覆的蜕变。
“我明白了,首领!”坚手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我立刻去办!调集最好的人手,先保障黑石矿的开采,同时选址筹建新炉!”
“嗯。”阳歌点头,补充道:“黑石矿场及运输路线的安全,至关重要。那里是我们的命脉,绝不能有任何闪失。让勐去负责。”
很快,命令下达。年轻的勐接到任务时,正带着一队新兵操练。听闻父亲将保障资源补给线的重任交给自己,他挺直了尚显单薄却已蕴含力量的胸膛,脸上没有丝毫犹豫,只有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激动。
“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让一头野兽、一个外人靠近我们的矿场和驮队!”勐的声音铿锵有力,眼神像极了狩猎时的岩灵,锐利而专注。他迅速点齐麾下最机敏勇敢的战士,亲自带队前往黑石山脉区域。
在昔日黑石部落族人(如今已是汉部落黑石氏族)的指引下,勐仔细勘察了矿场周边地形,设立了明哨暗岗,规划了巡逻路线。他不仅防范可能存在的零星野兽或未知威胁,更细心考虑到运输队休憩的地点、饮水的保障,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周全和领导潜质。矿工和驮运队员们见到首领之子亲自带队护卫,且安排得井井有条,心下大安,干活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而在山谷内的工坊区,一场热火朝天的建设也拉开了序幕。坚手几乎住在了工地上,指挥着工匠们按照阳歌的图纸,挖掘地基,用夯土和石块垒砌巨大的炉基。寻找耐火的黏土烧制砖块,打造大型的木质鼓风机构,砍伐木材制作支撑架……整个工坊区仿佛一个巨大的蜂巢,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忙碌。
阳歌时常亲临现场,解决建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密封炉体缝隙以保证高温?如何设计出料口才能顺利引出铁水?风力如何更均匀地送入炉内?他与坚手及老工匠们反复商讨、试验。现代的理论知识与原始的实践经验在不断碰撞、融合。
时间在汗水和火焰中流逝。当第一座庞然大物般的竖式高炉终于巍然屹立,粗壮的鼓风皮橐在水轮(或多人脚踏)的带动下发出沉重的喘息,将强劲的气流送入炉心时,所有参与建造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投入混合好的矿石与焦炭(由黑石初步干馏制成),点燃炉火。随着风力不断加大,炉温持续攀升,最终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炽烈程度。浓烟裹挟着火焰从炉顶喷出,映红了半个天空。
经过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到了出铁的时辰。坚手亲自把住长长的陶制引流槽,对准炉壁下缓缓打开的出口。
一股炽热、明亮、粘稠如同熔融日光的赤金色流质,伴随着惊人的热量和嘶嘶作响的金铁交鸣之声,缓缓涌出,流入下方预先准备好的沙模沟槽之中!
那不再是过去一炉只能得到少许、需要反复捶打的铁块,而是真正奔腾流淌的金属之河!
人群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许多老工匠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跨越。
阳歌站在不远处,注视着那汩汩流动的铁水,眼中映照着文明的火焰。高炉的成功,不仅仅是解决了一项产能瓶颈,它标志着汉部落的工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后续的一切发展——更强大的武力、更先进的工具、更宏伟的建筑——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黑石之名,终将与这钢铁洪流一起,写入汉部落崛起的史诗。而少年勐守护的,正是这洪流最初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