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鹰旗之下
泽部落营地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血腥气依旧混杂在清晨潮湿的空气里。汉部落的战士们正在抓紧时间清理战场,收拢俘虏,搬运缴获的物资。虽然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激奋和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英灵柱的信念支撑,加上这场以弱胜强、近乎奇迹的大胜,让这个新生部落的精气神攀升到了顶点。
就在这一片忙碌景象中,营地外围的哨塔再次发出了警示的竹哨声,但这次的节奏与之前遭遇泽部落时截然不同,短促而连续,带着明显的警惕和……某种正式感。
“又有人来?”岩灵刚刚协助安置好伤员,闻声立刻抓起复合弓,眼神锐利地望向哨声传来的方向。
阳歌正与坚手清点着缴获的几把相对精良的青铜武器,闻声也是眉头一皱。他快步登上旁边一处尚未完全损毁的望楼,举目远眺。
只见东南方的山道上,一支小队正不疾不徐地行来。人数约在二十人左右,队列整齐,步伐统一。他们身着统一的灰褐色麻布衣,外罩暗色皮甲,手中持着制式的青铜长矛,腰间佩戴着短剑。为首的两人,装束明显不同。
一人年纪稍长,面容清瘦,穿着更为整洁的长袍,脖子上挂着用细绳串起的几片薄木牍,手中还拿着一支炭笔,眼神冷静而带着审视,像是个文书或书记官。
另一人则更加魁梧,神情冷峻,皮甲更为精良,胸前佩戴着一枚显眼的青铜鹰徽,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汉部落营地的一切,尤其是那些正在搬运战利品、身上沾染血污却精神昂扬的汉部落战士,以及他们手中明显不同于青铜的铁质武器。他显然是一名军官。
他们的旗帜也不再是之前侦察兵的小木牌,而是一面真正的、绣着展翅雄鹰图案的麻布旗帜,由一名战士举着,在晨风中微微飘动。
巨鹰城邦!而且是一支更具规模、更正式的使团!
阳歌的心猛地一沉,但随即又镇定下来。该来的总会来。他深吸一口气,对下面喊道:“不必紧张!列队!迎客!”
他特意用了“迎客”二字,既表明了非敌对的姿态,也暗含了主场的气势。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经历过血战的精锐战士们自发地持矛握弓,在营地入口处两侧列队。他们虽然衣甲残破,甚至带着伤,但身姿挺拔,眼神锐利,身上那股刚刚经历大战的煞气和手中染血的铁质武器,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营地中央,那根刻满了符号的英灵柱巍然矗立,无声地诉说着这个部落的牺牲与坚韧。旁边空地上,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粮食、兽皮、青铜器——更是直观地展示了刚刚那场战斗的成果。
阳歌整理了一下衣甲,抹去脸上的血污,带着岩灵、坚手、如石以及巫和几位长老,坦然走向营地入口。他没有穿戴什么华服,一身染血的戎装,反而更添几分战胜者的威严。
巨鹰城邦的小队在营地外约三十步处停下脚步。那名军官目光扫过严阵以待、煞气腾腾的汉部落战士,尤其是在他们手中的铁质武器和背后的复合弓上停留了片刻,冷峻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那名文书官则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用炭笔在木牍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军官上前一步,右手抚胸,行了一个看似标准的礼节,然后开口,说的依旧是那种音节古怪的语言。
阳歌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军官似乎有些意外,皱了皱眉,看向旁边的文书官。文书官上前一步,他的发音似乎更清晰一些,语速也更慢,但依旧听不懂。
沟通障碍依旧存在。
阳歌心中念头急转。他回头,示意了一下。很快,一名战士将之前缴获的那枚鹰徽木牌和青铜短剑送了过来。
阳歌将这两样东西拿出,展示给对方看。
看到鹰徽木牌和制式短剑,军官和文书官的眼神同时一凝,确认了之前侦察队的下落果然与此部落有关。
军官指着那木牌和短剑,又指了指自己队伍旗帜上的鹰徽,然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阳歌,发出几个重复的音节,意思很明显:这是我们的人,他们的下落?
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
( 第一百一十九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