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闹钟计划:叫醒一只装睡的星辰
“集体拖延症”。
审计员-a留下的最后警示,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嬴政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联邦刚刚从“负熵内卷”中挣脱,找到了“劳逸结合”的平衡之道,难道转眼就要面对文明因过于“舒适”而陷入停滞的新危机?
“装睡?”嬴政立于白虎殿观星台,望着下方已然适应了新作息、显得愈发从容但也少了几分锐气的启明城,低声自语,“那就需要一个足够响亮,却又不会让人想把枕头扔过去的……闹钟。”
他召集核心成员,没有冗长的讨论,直接定下基调:“审计员留下的,不仅是警示,也是一道新的考题。我们要设计的,不是鞭子,而是一个邀请——邀请整个宇宙,在该醒来的时候,一起睁开眼睛。”
制度基石:早八宇宙宪章
冯劫领命,依据《大秦宪章》精神,起草了《星辰唤醒与文明活性维持倡议》(民间戏称“早八宇宙宪章”)。倡议的核心很简单:以重新校准后的“银河标准时”为基准,每个登记在册的文明,应在每日08:00(标准时),以自身独特的文化符号或创造物,向宇宙公共信息层进行一次定向广播,内容不限,但必须是原创的、能体现自身文明活力的“早安信号”。连续三次未能按时“打卡”的文明,将被星纹网络标记为“存在感低迷观察对象”,并非惩罚,而是提醒联盟关注其可能遇到的困难。
此倡议一出,联邦内部率先执行。原本已经习惯“做四休三”节奏的各部门,不得不重新调整日程。第一天,就闹出了不少笑话。有部门忘记调时区,提前三小时发了打卡信号;有部门信号内容敷衍,直接被系统判定为“无效早安”;更有甚者,试图用前一天的艺术数据充数,被“躺平闹钟”的升级算法识破,直接扣减了相应的“静心点”。
技术核心:星纹共振闹钟
公输哲和张苍再次联手,任务是打造那只覆盖全银河的“物理闹钟”。他们选中了一颗稳定脉冲的中子星,以其极其规律的电磁脉冲信号为“滴答”声基准。然后,利用星纹技术,将太阳风等恒星活动能量,调制成了可承载信息的“载波”。最终,一个以中子星脉冲为心跳、以恒星能量为铃声基础的“星纹共振网络”初步建成。
这个网络最有趣的功能是“自定义铃声”。联邦公民可以通过星纹手环,为这个宇宙闹钟选择或上传自己喜欢的“唤醒音”。选项五花八门:有高亢激昂的秦腔选段,有节奏感强烈的现代说唱,有录自森林的清脆鸟鸣,甚至……不知是谁胆大包天,上传了一段经过处理的、据说源自项羽熟睡时雄浑的鼾声片段!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项“鼾声铃声”因其独特的“接地气”和莫名让人安心的效果,竟然在银河铃声下载榜上居高不下。
项羽本人得知后,先是额角青筋暴跳,提着盘龙戟就要去找公输哲“理论”,却被张良拦住。张良笑着递给他一份数据:“项大元帅,你看,你的‘鼾声’目前是银河系最受欢迎的唤醒音之一,治愈了无数文明的‘起床气’,这可是了不得的文化输出啊。”项羽看着那数据,憋了半天,最终哼了一声,扛着戟走了,只是耳根似乎有点发红。后来,他甚至还半推半就地开了一场直播,名为《霸王晨音》,内容就是他在清晨练戟时,那中气十足的呼喝声,竟也吸引了大批观众,被称为“最硬核早安”。
萧何的经济系统再次发挥巧思。他推出了与“静心点”相对应的“清醒币”。每位公民每天成功完成“宇宙打卡”(即按时发出符合要求的早安信号),即可自动获得一枚“清醒币”。这种币可以用来抵扣部分公共交通费用,兑换限量版“星纹晨间能量饮”,甚至可以积累起来兑换“强制休假券”。而如果无故缺卡,则会相应扣减之前积累的“静心点”。
同时,刘邦在民间发起了“早起互助群”,那些习惯早起的人可以“结对子”帮助习惯赖床的,成功唤醒对方还能获得额外奖励。刘邦自己也以身作则——虽然第一次直播打卡时睡眼惺忪、头发凌乱,差点迟到,引发了弹幕一阵善意的“嘲笑”,但他坚持了下来,反而以其“逆袭”的形象,吸引了更多参与者。
张良则致力于将“唤醒”变成一种有仪式感的文化活动。他创办了“银河早读室”,每天08:00准时通过星纹网络向全联邦,乃至所有愿意接收信号的友好文明进行直播。内容并非说教,而是由系统随机抽取十万名联邦公民,朗读他们喜欢的文字——可能是《大秦宪章》的片段,可能是《诗经》中的古老歌谣,可能是某本科幻小说里的精彩段落,甚至可能是某本旅游杂志对异星风光的描述。
这些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声音,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着文明的多样性与活力。每天点赞最高的“领读人”,其声音会被格物院以特殊技术刻录在一颗专门选定的、稳定的中子星外壳的特定区域,成为宇宙中一道永恒的“声音印记”。这极大地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感和荣誉感。
在“宇宙闹钟计划”全面启动后的第一个“银河标准周”结束时,监测数据显示,已知星域内,超过99.7%的登记文明都参与了打卡。星纹网络中,不同文明发出的“早安信号”交织成一曲奇异的宇宙交响乐:有的文明用复杂的几何光符表达问候,有的文明用多频合声吟唱古老诗篇,有的文明展示他们新发现的奇异晶体……宇宙,仿佛在每一个“早八”时分,集体伸了个懒腰,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有一个存在,始终沉默。
——黑洞。
所有指向已知黑洞区域的“唤醒信号”,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它们依旧静静地待在原地,吞噬着一切,包括光和问候,仿佛是宇宙中唯一坚定不移的“赖床者”。
在第七天的“银河早读室”中,被抽中的朗读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存在”、“光明”、“希望”相关的段落。当十万个声音,通过星纹网络汇聚,齐声读出那句曾由无数公民意志凝聚而成的话语——“人,不是数据”时,一股无形的、温暖而坚定的精神波动,以联邦为中心,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就在这十万个声音落下最后一个音符的瞬间,格物院的监测终端上,代表黑洞信号接收的区域,依旧是一片死寂的直线。但在这直线之下,一种极其微弱、几乎无法察觉的、全新的引力波纹,如同被惊扰的睡梦中的一声呓语,极其短暂地荡漾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
【宇宙活性监测网络(自动记录)】:
【‘宇宙闹钟计划’首周运行评估:】
【参与率:99.7%】
【文明平均活性指数提升:+15.3%】
【检测到未知低熵响应模式(来源:黑洞区域?待进一步观测)】
【总体结论:计划成功。‘集体拖延症’风险显着降低。】
【建议:持续运行,并观察长期效应。】
笼罩在联邦上空关于“文明停滞”的隐忧,似乎随着这只“宇宙闹钟”的滴答声而逐渐消散。一种更具韵律感、张弛有度的文明节奏正在形成。
嬴政难得地没有在08:00准时出现在议事厅,他给自己放了个小小的“晨间假”,站在高处,感受着启明城在朝阳下苏醒的生机。星纹手环传来轻微的震动,是那条熟悉的加密通道最后一次闪烁,来自已彻底融入宇宙背景数据的审计员-a的“遗产信息”:
【最终观察日志(片段)】:
“利用仪式感与文化共鸣作为唤醒机制……巧妙。你们确实找到了治愈‘集体拖延’的良方。”
“但秩序的背面,永远是混沌。当准时与参与成为新的‘绝对正确’……”
“那些‘意外迟到者’,那些需要‘额外睡眠’的文明,它们的空间又在哪里?”
“期待看到你们……如何为宇宙签署一张合理的‘请假条’。”
信息流彻底消散,这一次,再无痕迹。
嬴政看着远方天际,那里,一颗明亮的星辰正缓缓隐去,仿佛完成了守夜的任务,安心下班。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于胸的淡然笑意,对着那片无垠的星空,轻声回应:
“请假条?”
“放心,朕这里……”
“永远备着空白的那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