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星光下的承诺
夜色温柔地笼罩着校园,从山坡俯瞰城市的灯火如星河流转。封瑶的手被徐卓远温暖地握着,那份温度似乎一直传递到她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阿远,我一直在想,”封瑶的声音在晚风中格外轻柔,“前世的我,为什么会那么固执地拒绝你的靠近呢?”
徐卓远微微一怔,没有料到她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他轻轻握紧她的手,示意她说下去。
“我想我明白了,”封瑶望着远方闪烁的灯火,“那时的我,害怕被人看透。我筑起高墙,不是拒绝你,而是保护那个连自己都无法接纳的自己。”
徐卓远沉默片刻,然后轻声回应:“我知道。所以我一直在等,等你相信你值得被爱的那一天。”
“这一世,我不会再让你等那么久。”封瑶转过头,眼中闪烁着比星光更明亮的光芒,“我想和你一起创造我们不曾有过的青春,弥补所有遗憾。”
徐卓远的心被这句话轻轻撞击,他看见封瑶眼中不再有前世的躲闪与不安,只有清澈的坚定。
“比如,”封瑶忽然笑了起来,眼角微微弯起,“我从来没参加过任何校园活动,没加入过社团,甚至没看过一场校园电影。前世的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那么,”徐卓远会意地接话,“你想从哪里开始?”
“从最简单的开始吧。”封瑶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我听说下周学校大礼堂会放映经典老电影《情书》,我一直很想看,但从未鼓起勇气一个人去。”
徐卓远轻笑:“这太简单了,瑶瑶。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不仅仅是看电影,还可以参加电影社的映后讨论。我记得你对电影心理学一直很感兴趣。”
封瑶眼中闪过惊喜:“你怎么知道?”
“我一直都知道。”徐卓远温柔地看着她,“前世你书房里收藏了许多电影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尽管你从未提起过这个兴趣。”
封瑶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原来即使在前世那样疏离的关系中,他依然如此细心地关注着她的每一点喜好。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封瑶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
接下来的日子,封瑶在继续投入研究的同时,也开始真正地“体验”大学生活。她不再只是教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而是有意识地参与到校园活动中。
周三下午,她鼓起勇气走进了心理协会举办的沙龙。令她惊讶的是,她不仅遇到了几个同系的同学,还遇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计算机系的研二学长周景明。
沙龙休息间隙,周景明主动走过来打招呼:“封瑶同学,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封瑶有些惊讶:“周学长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周景明推了推眼镜,笑容温和:“人机交互与情感计算是我的研究方向,了解心理学基础是必要的。事实上,我拜读过你上学期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那篇论文,关于情感模型的建构,非常精彩。”
封瑶微微一愣,那篇论文是她初露头角的作品,没想到会被计算机系的学长注意到。
“谢谢,那只是初步的探索。”封瑶谦逊地回应。
“不,你的思路很独特。”周景明认真地说,“特别是关于情感维度量化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如果你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找时间交流一下。我一直认为,计算机和心理学应该更紧密地合作。”
封瑶心中一动,这正与她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合。
交换联系方式后,封瑶离开沙龙,心中有种奇妙的预感——这个偶遇或许会为她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
周五晚上,徐卓远如约来接封瑶去看电影。当封瑶走出宿舍楼时,徐卓远眼中闪过惊艳的光芒。她罕见地穿了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平日里总是简单扎起的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整个人散发着柔和的光彩。
“你今天很美。”徐卓远真诚地赞美。
封瑶微微脸红:“是林悦师姐硬拉着我去买的,她说我不能总是穿得像个修道士。”
徐卓远轻笑:“我得谢谢林师姐。”
校园大礼堂里座无虚席。他们找到位置坐下后,封瑶好奇地环顾四周——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活动,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热情与活力,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电影放映过程中,封瑶完全被剧情吸引。当看到女主角在雪地中向着大山一遍遍呼喊“你好吗”时,封瑶的眼眶湿润了。一只温暖的手悄然覆上她的,徐卓远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陪她感受着这一刻的感动。
映后讨论环节,电影社的社长邀请大家分享观后感。几个同学发言后,封瑶出乎意料地举起了手。
“我想从情感疗愈的角度谈谈这部电影,”封瑶的声音起初有些轻,但逐渐坚定起来,“它表面上讲的是爱情,但内核是关于告别与释怀。我们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未完成的告别,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没能表达的情感。而这部电影通过一种诗意的形式,让主角——也让观众——完成了这场告别。”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这其实很像心理咨询中的空椅技术,通过仪式性的对话,达成内心的和解。我认为这就是艺术疗愈的力量。”
封瑶发言完毕后,现场安静了一瞬,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讨论结束后,好几个同学过来向她请教心理学问题,她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走出礼堂,徐卓远看着封瑶发光的脸庞,轻声说:“你刚才在发言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封瑶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只是突然意识到,知识只有在分享中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看着同学们因为我的解释而有所领悟的样子,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就是你一直寻找的,对吗?”徐卓远了然地问,“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而是真正帮助他人、影响他人的途径。”
封瑶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是的,这正是我想要的。”
---
周末,封瑶应邀来到计算机系的实验室与周景明见面。令她意外的是,徐卓远也陪同前往。
“别误会,”看到封瑶疑惑的眼神,徐卓远解释道,“景明是我在科创社团认识的朋友,我知道他最近在研究什么,也许对你有帮助。”
周景明的实验室堆满了各种设备和线路,但在杂乱中自有种秩序感。他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直接切入正题。
“封瑶,我听卓远提过你在做的情感计算模型,而我最近在开发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情感陪伴应用。”周景明打开电脑演示了一个简洁的界面,“但我觉得它在心理学基础方面还不够扎实,正好看到你那篇论文,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合作。”
封瑶仔细看着演示,眼中逐渐闪现出兴趣:“你的算法很精妙,但在情感识别维度上确实有些单一。情感不是非此即彼的,它有多层次、混合性的特点。”
“这正是我需要专家指导的地方。”周景明坦诚道,“如果你愿意加入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尝试将你的理论模型转化为实际应用。当然,这完全尊重你的知识产权,我们可以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
封瑶思考片刻,问道:“我可以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长远目标吗?”
“最终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够提供初步心理支持的工具,特别是在专业心理咨询资源不足的地区和学校,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周景明认真地说,“但这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不能只是商业噱头。”
这个理念与封瑶的初心不谋而合。她转头看向徐卓远,后者给予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我想我可以试试。”封瑶最终点头,“不过我需要时间深入研究你的技术细节,并且要确保伦理规范得到严格遵守。”
“当然!”周景明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先从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开始,慢慢推进。”
离开实验室,封瑶难掩心中的激动:“阿远,这是不是你安排的?”
徐卓远摇头:“我只是向景明提到了你的研究,是他自己认识到其中的价值。瑶瑶,这是你靠自己的实力赢得的机会。”
封瑶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合作机会,更是她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影响的重要一步。
---
随着与周景明合作的展开,封瑶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每周她都会抽时间去计算机系参加研讨会,与技术团队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深化了自己的研究,也结识了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
一个周四的下午,封瑶刚从计算机系出来,迎面撞见了苏晴。她似乎是来学校参加讲座的。
“封瑶,真巧。”苏晴微笑着打招呼,“我听说你最近在和计算机系合作一个项目?”
封瑶有些惊讶于苏晴消息的灵通,但转念一想,学术圈本就没什么秘密。
“是的,一个初步的尝试。”封瑶谨慎地回答。
苏晴赞许地点头:“跨界合作是好事,特别是对于心理学这种应用性强的学科。‘心晴港湾’最近也在考虑引入更多技术手段,如果你有兴趣,欢迎随时来参观交流。”
这次偶遇后,封瑶对苏晴的警惕稍稍减轻,但仍然保持审慎。她将这次见面告诉了徐卓远和林悦,两人一致认为保持有限度的合作是可取的,但核心研究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一个月后的周末,徐卓远带着封瑶再次来到那个可以俯瞰城市的小山坡。这次,他们带着野餐垫和点心,准备欣赏夜景。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封瑶靠在徐卓远肩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阿远,谢谢你。”封瑶轻声说,“这一世,因为有你,我学会了接纳自己,拥抱世界。我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自怨自艾的女孩了。”
徐卓远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深情:“瑶瑶,你本来就值得所有的美好。前世今生,你都是我最珍视的人。”
封瑶抬起头,在星光下认真地看进他的眼睛:“我准备好了,阿远。准备好全心全意地去爱,不再恐惧,不再逃避。”
徐卓远的心因这句话而剧烈跳动起来。他轻轻捧起她的脸,吻上她的唇。这个吻温柔而绵长,仿佛跨越了两世时光,终于在这一刻圆满。
当他们的唇分开,封瑶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徐卓远。
“这是?”徐卓远疑惑地接过。
“打开看看。”
徐卓远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手工制作的银质书签,上面精细地刻着两人的名字缩写,以及一行小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我设计的,”封瑶解释道,“请银匠师傅打造的。我想给我们一个信物,纪念我们的重生与重逢。”
徐卓远感动地抚摸着书签,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丝绒盒子。
“看来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精致的银质项链,吊坠是两个相互交织的环,内侧刻着“初心不改,此爱不渝”。
“这项链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徐卓远轻声说,“她说要送给我此生最爱的人。前世我没能送出去,这一世,我终于可以亲自为你戴上了。”
封瑶眼中泛起泪花,转身让徐卓远为她戴上项链。银质吊坠贴在她的胸口,带着温暖的触感。
“这一世,我们不会再错过了,阿远。”
“永远不会。”
星空下,两颗经历过失去与遗憾的心紧紧相依,许下跨越生死的承诺。前世的阴霾已然散去,今生的道路铺满星光。封瑶知道,真正的治愈不是忘记过去的伤痛,而是带着那些伤痕依然勇敢地去爱,去相信,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光明。
她的新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