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光下的双向奔赴
复赛当天,创新中心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心域”团队的演示被安排在下午,一个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的时间段,但这并未影响观众和评委的期待。
当封瑶作为主讲人,身着简洁干练的套装走上台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她的目光扫过观众席,在陈浩略显苍白和复杂的脸上稍作停留,随即转向后排,看到了朝她比着加油手势的苏晓月、难得露出紧张神色的赵燃,以及坐在角落,目光沉静给予她鼓励的徐卓远。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前世的怯场和今生的准备凝聚成此刻的从容。
“各位评委,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心域’团队将向大家展示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座桥——一座连接冰冷数据与温暖情感的桥梁。”封瑶的开场白清晰而坚定,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演示环节层层递进。徐卓远设计的“情感旅程”概念,通过精心编排的叙事,将技术内核包裹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封瑶的讲述不仅逻辑严密,更充满了共情力,她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参数结合,让即使非专业的听众也能理解“心域”的价值。
高潮部分如期而至——情感共鸣算法的实时演示。
“接下来,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心理学系的杨教授作为志愿者,现场体验‘心域’的情感捕捉与匹配能力。”封瑶微笑着看向台下德高望重的老者。
杨教授在众人的注视中稳步上台,他向来以严谨和挑剔着称,此刻愿意上台,本身就是对“心域”的一种认可。封瑶亲自为他戴上经过多次迭代、已然变得轻便舒适的传感设备。
“杨教授,请您放松,只需要感受当下的情绪即可。”封瑶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大屏幕上开始实时显示杨教授的脑波图和情绪波动曲线。后台,赵燃深吸一口气,与旁边的林晖对视一眼,林晖点了点头,示意算法参数已校准到最佳状态。赵燃按下启动键。
一阵柔和如月光般的音乐缓缓流淌而出,伴随着屏幕视觉画面切换为宁静的夜空,繁星点点,一弯新月悬挂天幕。
杨教授微微闭上眼,随即惊讶地睁开,看向屏幕,又看向封瑶:“这…这音乐…”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它完美地捕捉并诠释了我此刻的内心状态——一种阅尽千帆后的平静,混合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期待,这种感觉…很奇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我第一次作为助教站上讲台时的那个夜晚,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惊叹。封瑶适时引导:“感谢杨教授的分享。那么,如果我们尝试引导情绪呢?”她向后台打了个手势。
赵燃会意,与林晖配合,开始调整算法参数。音乐旋律逐渐变得开阔、激昂,视觉画面也随之转变,漆黑的夜空被一抹曙光撕裂,朝阳初升,金光万丈,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杨教授的情绪明显被带动,他的脊背不自觉挺直,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我感觉到了振奋和希望,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仿佛回到了我带领团队攻克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时的喜悦和成就感,那种付出终得回报的激动…”
演示结束,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感共鸣中。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评委们交头接耳,眼中无不闪烁着惊艳与赞赏,低头认真地在评分表上记录着。
封瑶在掌声中再次看向台下。徐卓远微微颔首,那双惯常冷静的眼眸里盛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欣赏。而后排的苏晓月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用力抓着旁边赵燃的胳膊。赵燃则从紧张中彻底解脱,咧开嘴笑得得意,仿佛这满堂彩都是他代码写得好功劳,还不忘朝林晖挤挤眼,林晖则回以他一贯温和的微笑,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他内心的激动。
毫无悬念,“心域”以压倒性的优势,荣获小组第一,成功晋级决赛。
---
庆祝活动在创业中心的小会议室进行,气氛热烈而温馨。大家分享着披萨和饮料,讨论着决赛的优化方向。赵燃眉飞色舞地复盘着自己的技术实现,苏晓月则拿着小本子记录着大家关于用户体验的新想法。林晖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算法优化的关键建议。徐卓远虽然话不多,但目光始终追随着团队的核心——封瑶,看着她游刃有余地协调着每个人的情绪和讨论方向。
直到夜色深沉,大家才意犹未尽地陆续离开。封瑶留下整理最后的资料,发现手机上有母亲李慧的未读消息:“瑶瑶,听说你们今天又成功了!爸爸做了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要不要回来尝尝?要是太累就算了。”文字间是小心翼翼的关切,与前世那个强势命令她必须回家的母亲判若两人。
封瑶心头一暖,眼眶微微湿润。重生后,她主动修复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了理解和沟通。她发现,母亲李慧并非不关心她,只是习惯了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严格督促学业来表达爱,因为她自己当年因家境贫寒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而父亲封志明,则是在母女间的缓冲带,默默用行动表达支持。这一世,封瑶的主动靠近和取得的成就,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家的氛围。
“我这就回来。”她回复道,附加了一个暖暖的笑脸。
走出创业中心,夜晚的凉风拂面,带着青草的香气。封瑶正准备走向校门,却惊讶地发现徐卓远等在不远处的路灯下,颀长的身影被灯光拉得老长。
“你怎么还没回去?”她快步走过去,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送你回家。”他转过身,语气自然得像呼吸,顺手接过她肩上略显沉重的背包,“听说今晚月色很好,要不要走一段?顺便…聊聊决赛的想法。”
封瑶点点头,两人并肩走入被月色笼罩的校园小径。的确,夜空如洗,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为静谧的校园铺上一层柔和的银纱,树影婆娑,如梦似幻。
“今天的演示非常成功,”徐卓远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杨教授后来特意找我谈了谈,他说‘心域’是他近年来见过的,最具人文关怀和技术深度的项目之一,尤其赞赏它将情感这种主观体验进行量化关联的尝试。”
封瑶微笑,月光在她侧脸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这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苏晓月前期的用户调研和体验分析精准抓住了痛点,赵燃的技术实现稳住了后台,林晖学长的算法优化让共鸣更加精准,还有你的整体架构设计和‘情感旅程’的概念,赋予了项目灵魂。我们是一个团队。”
“但你才是那个灵魂的凝聚者。”徐卓远停下脚步,转身认真地看着她,月光在他深邃的眼中流淌,“瑶瑶,你变了很多。”
封瑶心头一跳,表面上仍保持平静,迎上他的目光:“是吗?哪里变了?”
“嗯,”他沉吟片刻,似乎在仔细斟酌用词,“以前的你,优秀,但像一颗未经打磨的钻石,光芒锐利,带着刺,仿佛随时准备与世界对抗。现在的你…”他顿了顿,目光柔和,“更像月光,通透、温润,却蕴含着坚定而持久的力量。这种改变,很美。”
封瑶低下头,看着两人被月光交织在一起的影子,心中五味杂陈。她无法告诉他,这种蜕变,是历经前世磋磨、用无数痛苦和遗憾换来的领悟。
“人总是要成长的。”她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
走到校门口,徐卓远突然说:“等我一下。”然后快步跑向旁边一家还在营业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封瑶看着他匆忙的背影,一段尘封的前世记忆骤然浮现。那也是一个月光很好的夜晚,她因为志愿填报与母亲激烈争吵后负气跑出家门,蹲在街边哭泣。是徐卓远找到她,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陪她坐在马路牙子上,听她语无伦次地抱怨父母的不理解,偶尔递上一张纸巾。那时的她,沉浸在自己的委屈里,完全忽略了徐卓远偶尔看向手表时眼底的焦灼。
后来她才从别人口中得知,那晚是徐卓远亲姐姐出国留学的日子,他原本要去机场送行,却因为找她而错过了。等他赶到机场时,航班早已起飞,那一别就是三年。这件事,徐卓远从未对她提起。
“给你。”徐卓远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他微微喘着气,递过来一支包装精致的草莓味棒棒糖,正是她前世最爱,而这一世尚未在他面前显露过的喜好。
封瑶彻底怔住了,心跳莫名加速:“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她记得自己重生后,刻意收敛了许多前世的习惯,包括对草莓味糖果的偏爱。
徐卓远略显尴尬地移开目光,耳根在月光下似乎有些泛红:“偶然…在你书包侧袋看到过同品牌的其他口味,猜你可能会喜欢草莓的。”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他的神情却不似作伪。
这一刻,封瑶心中那个模糊的猜想再次清晰起来——徐卓远,很可能也拥有前世的记忆碎片!或许不是像她一样完整的重生,但至少有一些深刻的情感烙印、直觉或者梦境在影响着他。
她接过那支带着他掌心微温的糖果,指尖轻轻摩挲着糖纸,轻声说:“谢谢。”她顿了顿,决定敞开心扉,至少是一部分,“其实…有些话我一直想找机会告诉你。”
“我在听。”徐卓远的声音放得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月光和她的倾诉。
“我以前…总觉得父母不爱我,他们只关心我的成绩和履历,从不问我真正想要什么,活得像个满足他们期望的工具。”封瑶慢慢撕开糖纸,草莓的甜香隐隐飘出,“但后来我明白了,他们只是用他们认知里最好的方式在爱我。就像我妈,她逼我努力学习,是因为她当年被生活所迫,与大学失之交臂,她把所有的梦想和期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只是用错了表达方式。”
徐卓安静地听着,眼神专注而温柔,像一个最耐心的倾听者。
“我曾经非常抗拒和怨恨这种沉重的期望,觉得它压得我喘不过气,所以拼命地想挣脱,结果却是两败俱伤。”封瑶把糖果放入口中,熟悉的甜味在舌尖弥漫开来,带着一丝微酸,像极了她此刻回忆往事的心情,“但现在我懂了,对抗只会加深隔阂,与其固执地反抗,不如尝试理解和沟通。当我开始看到他们的不易,体谅他们的初衷,他们也在我的成长和改变中,开始学着尊重我的选择。”她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向徐卓远,“这种双向的努力和理解,比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要温暖和有力得多。”
徐卓远若有所思,接口道:“就像我们做‘心域’,好的技术不应该单方面地向用户灌输或索取数据,而应该是与用户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形成一种良性的对话和互动。”
封瑶眼中闪过惊喜,用力点头:“对,正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其核心是相通的,都需要这种双向的奔赴和理解。”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深刻的默契在月光下无声流淌。他们继续往前走,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缩短,再拉长,仿佛命运的丝线交织缠绕。
“瑶瑶,”徐卓远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确定,“你知道吗?我有时候…会做一些很奇怪的梦。”
封瑶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放慢了脚步:“…什么样的梦?”
“梦里的你,总是离我很远,”他的声音融入夜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有时是在人群里,有时是在走廊尽头,不管我怎么努力追赶,好像总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碰不到你。”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那些模糊的梦境,“在那些光怪陆离的片段里,我们似乎…错过了很多本应重要的时刻。所以…”
他停下脚步,深深地看着她,月光下,他的眉眼清晰得如同雕刻,那双总是理性冷静的眼眸里,此刻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所以这一世,我想更靠近你一些,不想再错过任何可能。”
封瑶也停下了脚步,抬头迎上他的目光。他话语中的“这一世”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她几乎可以确定,他记得些什么。
她看着他眼中那份小心翼翼的珍视,心中最后一点犹豫也烟消云散。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微凉的手掌,语气坚定而温柔:“你不会错过的。因为这一世,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站在原地或者背道而驰的封瑶。我会站在原地等你,甚至…主动向你走来。”
徐卓远的手微微收紧,将她的手完全包裹在掌心,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踏实感在两人之间传递。他们相视而笑,无需更多言语,彼此的心意已在月华的见证下交融。
走到封瑶家楼下,发现客厅的灯还温暖地亮着,像一个等待的灯塔。封瑶正要道别,徐卓远却轻轻拉住了她的手。
“瑶瑶,下周…是我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紧张,“他们…想请你来家里吃顿便饭。当然,如果你觉得太突然或者不方便…”
“我很乐意。”封瑶微笑着打断他,眼神坦然,“是时候正式拜访一下伯父伯母了。”她想起前世初次见面的疏离与尴尬,这一世,她要主动打破僵局。
徐卓远明显松了口气,唇角扬起愉悦的弧度:“那太好了。我妈妈其实一直想见见你,她说…能让我这么欣赏和看重的女孩,一定非常特别。”
这个细节让封瑶心头一震。前世,徐卓远的母亲,那位优雅却有些距离感的教授,最初对她并不算满意,认为她性格过于敏感内向,不善交际,与阳光开朗的徐卓远并不相配。直到他们结婚多年,婆媳关系也始终隔着一层空气。这一世,情况似乎从一开始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是因为她自身的改变,间接影响了徐卓远的态度,进而改变了他家人的看法吗?
“我会好好准备的。”她承诺道,心里已经开始思索该带什么礼物,穿什么衣服。
看着徐卓远的身影消失在夜色尽头,封瑶独自站在楼下,感受着夜风轻柔的抚慰。前世的种种遗憾,正像被月光抚平的褶皱,在这一世被一点点弥补。那些曾经刺痛她的疏离、误解和错过,正在被主动的理解、真诚的连接和双向的奔赴所取代。
她掏出手机,给徐卓远发了一条消息:“谢谢你今天的陪伴,还有草莓糖,很甜。ps:代我向你的姐姐问好,希望她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顺利。”
片刻后,徐卓远回复了一个惊讶的表情:“你怎么知道我有姐姐在国外?我好像没跟你提过。”
封瑶看着手机屏幕,唇角弯起一个神秘的弧度。她收起手机,没有解释。有些改变需要时间慢慢显现,有些秘密,或许还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才能揭晓。但无论如何,这一世,她握紧了双手,绝不会再让青春留下同样的遗憾。
抬头望向自家那扇透着温暖灯光的窗户,她恰好看见母亲李慧的身影在窗帘后一闪而过,像是在张望。封瑶心里一暖,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驱散,她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向家门走去。
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竖起尖刺、与全世界为敌的孤岛,而是努力成为连接彼此、传递爱与理解的桥梁。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她和他们,崭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