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前,鼓乐齐鸣,雍正帝登基大典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皇后乌拉那拉氏身着华丽服饰,端庄地站在一旁,目光却无意间扫到了一个角落,那里有一枚散发着神秘光泽的凤印。她心中一紧,表面上却依然维持着仪态,借礼官禀报之际,悄悄将凤印收起,同时用眼神暗示身边的嬷嬷注意德妃的动静。
年妃站在不远处,看似专注于典礼,实则心思全在皇后身上。她故意在皇后身旁失手打翻香炉,趁着混乱的瞬间,迅速瞥向皇后藏凤印的地方。
皇后心中暗恼,却也只能不动声色地让宫女收拾,眼神却警惕地看向年妃。
登基大典结束后,皇后回到坤宁宫,立刻取出凤印仔细查看。这凤印材质特殊,上面的印记若隐若现,难以辨认。她命人取来古籍,想要比对凤印的来历。
此时,德妃来访。皇后心中一沉,知道德妃定是为凤印而来。她借口身体不适,让德妃在外间等候,自己则继续研究凤印。
德妃坐在外间,心中暗自恼怒。她借口关心,让宫女送去参茶,实则想借此观察皇后的神色。
皇后接过参茶,心中冷笑,却也不拆穿。她一边喝茶,一边继续翻阅古籍。突然,她发现古籍中夹着一张泛黄的纸笺,上面记载着一段关于凤印的残缺故事。
她心中一动,仔细阅读起来。原来,这凤印是先皇时期的一件宝物,据说拥有神秘的力量,但具体是什么力量,却没有记载。
皇后心中暗自思忖,这凤印的出现,难道意味着什么?她决定暂时不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包括皇上。
与此同时,年妃在御花园中约见了心腹侍卫。她低声嘱咐侍卫,一定要暗中调查凤印的来历,并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侍卫点头答应,年妃这才满意地离开。
年妃刚走,德妃的宫女便出现在御花园中。她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与一个人在假山后密会。
年妃的侍卫发现了这一幕,心中暗自疑惑。他悄悄地靠近假山,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然而,还没等他靠近,德妃的宫女便察觉到有人,匆忙离开,却遗落了一支玉簪。
侍卫捡起玉簪,心中暗自猜测。他决定先将玉簪收好,等有机会再调查清楚。
夜晚,坤宁宫内烛光摇曳。皇后坐在桌前,手中拿着那张纸笺,陷入了沉思。
她不知道这凤印的出现会给后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她只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谨慎处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她的意图。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皇后心中一紧,立刻警惕起来。她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悄悄地拉开窗帘,向外望去。
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皇后心中一惊。她立刻命人出去查看,自己则留在宫中,等待消息。
过了一会儿,宫女回来禀报,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皇后心中暗自疑惑,难道是自己多心了?
她重新坐回桌前,继续思考凤印的事情。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凤印的出现,会不会与江南盐商近日进贡异常有关?她决定明天找个机会,向皇上打听一下这件事情。
第二天,皇后早早地来到了养心殿。她向皇上请安后,故意提起了江南盐商进贡的事情。
皇上听了,皱了皱眉,说:“朕也听说了,近日江南盐商进贡的物品确实有些异常,不过朕已经派人去调查了,等有了结果,朕会告诉你的。”
皇后心中一喜,连忙谢恩。她又与皇上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起身告辞了。
从养心殿出来后,皇后心中暗自思忖。她决定再去御花园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一些线索。
来到御花园,皇后四处查看。突然,她发现了一支玉簪,正是昨晚德妃宫女遗落的那支。
她心中一动,捡起玉簪,仔细查看。只见玉簪上刻着一个“德”字,皇后心中立刻明白了一切。
她将玉簪收好,心中暗自冷笑。德妃,看来你也对凤印感兴趣啊。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来好好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皇后回到坤宁宫,立刻命人将玉簪送到了德妃宫中。
德妃收到玉簪后,心中一惊。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被皇后发现了,心中暗自恼怒。
她决定找个机会,与皇后好好谈一谈。
晚上,德妃来到了坤宁宫。她见到皇后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皇后娘娘,你将玉簪送回来,是什么意思?”
皇后微微一笑,说:“德妃娘娘,这玉簪是我在御花园捡到的,上面刻着‘德’字,我想应该是娘娘的吧。”
德妃冷哼一声,说:“皇后娘娘何必装傻,你明明知道这玉簪是我宫女遗落的,你将它送回来,不就是想告诉我,你已经知道了我的计划吗?”
皇后脸色一沉,说:“德妃娘娘,你这是什么计划?我可不知道。不过,我奉劝你一句,这后宫之中,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分,不然的话,后果自负。”
德妃心中暗自恼怒,但她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皇后的对手。她冷哼一声,说:“皇后娘娘放心,我做事自有分寸。”说完,她便起身告辞了。
德妃走后,皇后心中暗自思忖。她知道,德妃不会轻易放弃凤印,以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了。
她决定加强坤宁宫的守卫,同时继续调查凤印的来历。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宫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等待着机会。
而凤印的秘密,依然隐藏在黑暗之中,等待着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