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覆着一层薄雪,正午的阳光洒下,映出冷冽的光。乾清宫内,康熙正伏案批阅奏折,朱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皇上,蒙古科尔沁部台吉进贡的狐裘已送到毓庆宫。”李德全轻声禀报,躬身退到一旁。
康熙搁下朱笔,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嗯,那件雪狐裘朕看过,毛色纯净,确是难得的上品。太子身子弱,冬日里正好用得上。”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康熙抬头,只见毓庆宫总管太监张德胜跌跌撞撞地跑进来,面色惨白如纸。
“皇上!出大事了!”张德胜扑通跪倒在地,“太子的爱犬‘雪狮子’把蒙古进贡的狐裘咬坏了,从里面……掉出了这个!”
他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帕,颤抖着展开,露出几根细如牛毛的银针,针尖泛着诡异的蓝光。
康熙猛地站起身,衣袖带翻了龙案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龙袍上,他却浑然不觉:“传太医!立刻封锁毓庆宫,任何人不得进出!”
太医院院使孙之鼎很快赶到。他小心翼翼地用银筷夹起一根针,凑近嗅了嗅,脸色骤变:“皇上,这针上淬了剧毒,是‘七步断魂散’!此毒入血,七步之内必死无疑!”
康熙的面色铁青,眼中寒光凛冽:“查!给朕彻查!这针是怎么进到狐裘里的?蒙古人好大的胆子!”
孙之鼎忽然“咦”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个放大镜,仔细端详针尾:“皇上,这针尾刻有纹饰……似乎是……”
“是什么?”康熙厉声问。
孙之鼎跪伏在地,声音发抖:“微臣不敢妄言……但此纹饰与孝庄文皇后年轻时常戴的那对翡翠耳坠上的纹样极为相似……”
康熙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一步,扶住龙案才稳住身形。孝庄太后,他的皇祖母,已故多年……
“不可能!”康熙猛地拍案,声震殿宇,“皇祖母去世多年,怎会与此事有关?孙之鼎,你再看清楚!”
孙之鼎额头抵地:“微臣不敢妄言,请皇上明鉴。”
康熙强自镇定,转向张德胜:“太子可曾接触这件狐裘?”
“回皇上,太子殿下本要试穿,是‘雪狮子’突然扑上去撕咬,才……”张德胜声音越来越小。
康熙闭了闭眼,心中一阵后怕。若非那只爱犬,此刻中毒的便是他的太子了……
“李德全,传索额图、明珠、佟国维立刻进宫!张德胜,你回去告诉太子,就说朕赐的狐裘被狗咬坏,朕会另赐一件,此事不得声张!”
待众人退下,康熙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宫墙上的积雪。他想起二十年前,鳌拜伏诛前曾供认用“七步断魂散”暗杀过数位大臣,配方只有其心腹知晓。如今同样的毒药重现宫廷,针上又有孝庄太后的纹饰……
康熙从怀中掏出一块温润的玉佩——这是去年剿灭朱三太子余党时缴获的证物。他将玉佩凑近银针,心头猛然一震:玉佩上的部分纹饰竟与针尾的图案严丝合缝!
“前明余孽……蒙古台吉……皇祖母……”康熙喃喃自语,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他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刺杀,而是一场谋划多年的惊天阴谋,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可能直指大清国本。
乾清宫的铜炉中炭火噼啪作响,康熙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明黄色的帷幔上,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
“无论你是谁,想动朕的太子……”康熙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朕必让你九族尽灭!”
---
与此同时,毓庆宫内,胤礽抚摸着爱犬“雪狮子”的毛发,眼神阴郁地望着窗外。他年方二十,面容俊秀却带着几分阴鸷。
“殿下,皇上说会另赐一件狐裘……”张德胜小心翼翼地说。
胤礽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摩挲着“雪狮子”的耳朵:“父皇倒是沉得住气,这等大事,竟然只字不提。”
张德胜低声道:“皇上想必是不想惊动朝局,毕竟蒙古那边……”
“哼。”胤礽打断他的话,“你以为朕不知道?父皇越是这样,越说明事情不简单。”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手指轻轻敲击窗棂:“你说,这狐裘里的毒针,究竟是针对朕,还是针对父皇?”
张德胜愣了一下,没敢接话。
胤礽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若是针对朕,倒也罢了。可若是针对父皇,那就说明有人想借朕的手,挑拨父子关系。”
“殿下英明。”张德胜连忙附和。
胤礽冷冷一笑:“英明?朕不过是在这深宫中活得久了,不得不多想些罢了。父皇这些年对朕的态度,你也看在眼里,朕稍有不慎,便会被扣上谋逆的帽子。”
他说着,语气渐渐低沉:“可朕偏不信命。既然有人想借机生事,那朕就陪他们玩玩。”
---
乾清宫内,索额图、明珠、佟国维三人匆匆赶来。康熙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
“皇上,可是出了什么大事?”索额图率先开口。
康熙挥手示意他们靠近,低声说道:“蒙古进贡的狐裘中藏有毒针,针尾纹饰与孝庄太后的耳坠相同,毒性则是当年鳌拜所用配方。”
三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
“皇上,这岂不是说……”明珠欲言又止。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康熙冷冷道,“但这事绝不简单。朕怀疑,蒙古与前明余孽勾结,意图通过此事动摇国本。”
佟国维皱眉道:“皇上,此事涉及重大,需谨慎行事。若贸然调查,恐会引起朝局动荡。”
康熙点点头:“朕明白。所以此事暂且压下,由你们三人秘密调查。记住,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三人齐声应诺。
“还有,”康熙顿了顿,目光如炬,“太子那边,务必小心看护。朕不信他会参与此事,但也不排除有人利用他来陷害朕。”
索额图躬身道:“皇上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
---
夜深人静,乾清宫内只剩下康熙一人。他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握着那块玉佩,神情复杂。
“皇祖母啊,您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他低声呢喃,眼中既有疑惑,也有隐隐的痛楚。
窗外寒风呼啸,吹动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康熙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他。
“朕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大清的江山。”他缓缓起身,将玉佩放回怀中,“无论是来自前明的余孽,还是宫中的暗流,朕都会一一斩断。”
灯火摇曳间,康熙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