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寒风裹挟着血腥味在街巷间游荡。李自成的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入城门,喊杀声震得紫禁城的琉璃瓦嗡嗡作响。宫女太监四散奔逃,脚步踩碎了地上的瓷器,碎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煤山上的老槐树枝干扭曲,像极了一只枯瘦的手,指向灰蒙的天。
崇祯帝朱由检站在树下,手指已被咬破,鲜血染红了衣襟。他颤抖着写下血书:“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随后,他解下腰带,挂上那棵歪脖子老槐树。风吹过,他的身影晃了晃,最终静止不动了。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山海关,吴三桂正立于城楼之上。寒风刮得铠甲咔咔作响,他却动也不动。远处的地平线被乌云压低,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一个王朝的终结哀悼。
“报——”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冲上城楼,“大帅!京城陷落了!皇上……皇上自缢了!”
吴三桂瞳孔一缩,扶住城墙才勉强站稳。他盯着远处的天空,拳头攥得死紧,指节发白。片刻后,他冷冷吐出一句:“李自成,好一个逆贼!”
副将郭云龙试探性地开口:“大帅,李自成派人送来招降书,许诺封您为侯,继续镇守山海关。”
吴三桂嗤笑一声,声音像刀子划过铁器:“我吴家世代忠良,岂能向流寇低头?”他转身走下城楼,步伐沉重而坚定。
议事厅内,众将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投降,有人建议死守。就在气氛焦灼时,又一名信使跌跌撞撞闯了进来:“大帅!不好了!刘宗敏在京城拷打百官追赃,老将军被关入大牢,遭受酷刑!还有……”
“还有什么?快说!”吴三桂猛地转过身,眼神凌厉得像刀锋。
“陈圆圆姑娘……被刘宗敏掳走了!”
吴三桂脸色骤变,嘴唇微微颤抖。他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忽然猛地拔剑,一剑劈碎了案几。“李自成!我与你不共戴天!”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郭云龙低声劝道:“大帅,前有李自成百万大军,后有关外满清虎视眈眈。不如……不如向清国借兵?”
吴三桂沉默良久,眼中闪过挣扎。他知道,引清军入关无异于引狼入室,但眼下别无选择。他缓缓点头:“备马,我要亲自写一封信给多尔衮。”
当夜,亲信杨坤带着密信,策马疾驰向盛京方向而去。
盛京城内,摄政王多尔衮正在书房批阅奏章。窗外飘雪,炉火微弱地跳动着,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侍卫敲门进来:“王爷,范文程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多尔衮放下笔,抬头看向门口。
范文程快步走入,这位年近五旬的汉人谋士虽身形消瘦,但目光炯炯有神。“王爷,刚接到探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多尔衮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一闪:“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范文程激动地说,“王爷,这是天赐良机啊!明朝已亡,中原大乱,正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最好时机!”
多尔衮沉吟片刻,眉头紧锁。这时,侍卫再次来报:“王爷,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派使者求见!”
多尔衮与范文程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带他进来!”多尔衮命令道。
杨坤被引入书房,恭敬行礼后呈上吴三桂的亲笔信。多尔衮展开一看,信中痛陈李自成残暴不仁,杀害其父,掳其爱妾,请求清军出兵相助,共同讨伐“逆贼”。
多尔衮将信递给范文程,语气复杂:“吴三桂这是要借我大清之力报仇啊。”
范文程快速浏览信件,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王爷,吴三桂手下关宁铁骑乃明朝最精锐之师,若能得他相助,取山海关易如反掌。山海关一破,中原门户洞开!”
多尔衮点点头,但仍有些犹豫:“可我大清从未想过要入主中原,先皇在世时也只说要‘取明而代之’……”
“王爷!”范文程急切地说,“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明朝已亡,中原群龙无首,若我们不趁势而起,将来必后悔莫及!”
另一边,佟佳氏正坐在暖阁内绣花。她听到消息后,放下针线,匆匆赶到多尔衮的书房。
“王爷,此事不可再犹豫。”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中原大地沃野千里,人口众多,若能占据,大清基业必将稳固。况且,吴三桂主动求援,正是天意。”
多尔衮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可大军入关,需得民心。若贸然行动,恐激起民变。”
佟佳氏微微一笑:“这正是关键所在。我们可以打出‘替明复仇’的旗号,以安抚汉人心。同时,善待百姓,颁布安民告示,让他们明白,我们不是侵略者,而是救世主。”
多尔衮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翌日清晨,多尔衮召集众臣商议。范文程拟定了安民告示,内容简洁有力:“大清兴兵,只为替明朝复仇,驱逐流寇,还百姓太平盛世。”多尔衮看罢,满意地点了点头。
“传令下去,整军备战,三日后出发。”多尔衮的声音低沉却坚定。
佟佳氏站在一旁,眼中闪过欣慰。她知道,这一步棋走得艰难,但也至关重要。
山海关外,吴三桂收到多尔衮的回信后,长舒了一口气。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可能改变历史的选择。
“大帅,清军真的会来吗?”郭云龙低声问道。
吴三桂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剑。他的目光深邃,像是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未来的轮廓。
三日后,清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多尔衮骑在马上,目光坚定。他身旁的范文程轻声说道:“王爷,此战若胜,天下可定矣。”
多尔衮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紫禁城的金顶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