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了三位大唐的皇子之后,扶苏是真心感觉到了疲惫。
如今他不仅仅是天幕组织的更是大秦皇帝,大秦九州几千万,百姓的衣食住行皆系他于一身。
他实在是太过劳累,真心想休息一番。
只不过他不能休息,不然大秦的百姓何处可依?
不行,这太子聊天室的节目如何继续进行?
“好了,扶苏,摸摸头,不要抱怨了。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你身为正统儒家弟子,总不可能连孟子圣人的画都抛弃了吧?”
扶苏发现这ai小天也学坏了,竟然学会道德绑架这一套了?
不是你他妈是ai,并不是资本家,怎么也会道德绑架?
复苏回到了别墅之后,此时别墅之内其他朝廷的太子们也都聚集而来。
“见过陛下”
此时的别墅之内也按照了大秦咸阳宫的布局进行了一番布置,高坐主位上的正是大秦二世皇帝元,大秦掌控之扶苏。
扶苏之下分列左右,乃是哼哈二将大汉太子刘据以及大活太子李承乾。
大汉以右为尊,大唐以左为尊,刘据李承谦两人分别都任自认为自己是扶苏之下的太子城第二号人物,都在用积极行动表示他们对于天幕的建设。
“好了各位接下来继续学习帝王术,这次我们特意邀请到了管仲圣人出来讲解”
自从得知了天幕的学习室之后,各加入群聊的皇帝以及太子们都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学习,不然位置就坐不稳。
甚至如今的天幕之内,李泰那只胖麻雀都在积极学习渴望获得父皇的肯定,当然私底下肯定也有一些其他动作打算挑战李承乾的位置。
扶苏话音落下,整个学习室大厅内先是陷入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
管仲!
那可是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被尊称为“仲父”的圣贤!是诸多帝王将相心中治国平天下的楷模!如今竟能跨越时空,亲临授课?
只见大厅前方的高台上,光影缓缓汇聚,逐渐凝实成一位身着春秋时期宽大袍服,头戴进贤冠的老者形象。他面容清癯,目光却深邃如海,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兴衰规律。
他并未像后人想象中那般威严迫人,反而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先是向主位的扶苏微微颔首致意,随即目光扫过台下诸太子。
“老夫管夷吾,蒙天幕之主相邀,今日与诸位后世俊杰,论一论这‘为君’之道。”他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开场并无繁文缛节,管仲直接切入主题,讲的并非具体的权谋机变,而是“牧民”之本,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朴素真理。
他从四民分业,讲到通货积财,从予之为取,讲到尊王攘夷。言语深入浅出,将宏大的治国方略拆解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听得台下众人如痴如醉。
即便是心高气傲如李承乾,此刻也收敛了神色,凝神细听,生怕漏过一个字。
刘据更是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似乎从中看到了解决大汉某些积弊的灵感。
扶苏坐在主位,心中亦是感慨万千。管仲所言的许多道理,与儒家典籍有相通之处,但更注重实际效用,这对他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补充和启发。
他瞥了一眼身旁的AI小天,光球微微闪烁,显然也在全力记录和分析这位古代圣贤的智慧。
“故,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仲缓缓总结道,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然,富民非纵民,治国需纲纪。
老夫有一问,欲请诸位太子思之:若你国中有一巨商,富可敌国,其财能动摇国本,其势能干预朝政,尔等当如何处置?”
这是一个极其现实而尖锐的问题!
话音刚落,学习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李承乾几乎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脑海中瞬间闪过唐朝那些与皇室关系错综复杂的山东士族和关陇集团,他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属于大唐的锐意:
“回圣人,若依承乾浅见,此等巨商,已非商贾,实为国蠹!当以雷霆手段,或抄没家产以充国库,或寻其错处明正典刑,绝不可任其坐大,威胁社稷!”
他的回答充满了决断力,甚至带着一丝杀伐之气,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也隐隐透露出他对国内某些势力的不满。
刘据闻言,眉头微蹙。他沉吟片刻,方才稳重地开口:
“承乾兄所言虽快意,然稍显操切。据以为,此类巨商,其势已成,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可先以怀柔,示之以恩,徐徐图之,逐步以律法限制其扩张,引导其财用于国计民生所需之处,如修路、治水。待其势稍缓,再行收编或分化,方为上策,可免朝局动荡。”
他的策略更偏向于汉武帝初期对待豪强的政策,注重平衡与循序渐进。
两人说完,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扶苏,也等待着管仲的点评。
管仲抚须不语,只是微笑着看向扶苏,显然想听听这位天幕之主,大秦皇帝的看法。
扶苏感受着汇聚而来的目光,心中迅速权衡。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重农抑商乃是国策,对商贾管控极严,似管仲问题中这般能动摇国本的巨商,在如今的大秦几乎不可能出现。但这个问题本身,却直指权力的核心。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二位所言,皆有道理。
然,朕以为,究其根本,在于制度。商贾之财,源于流通,其势之成,源于律法空缺或执行不力。大秦之法,首重公平。
故,朕若遇此况,当首先审视律法是否有漏洞,使其有机可乘。继而,完善商税之制,使其富而能反哺于国。
同时,设立常平仓,调控物资,使商贾无法奇货可居。
最重要的,是确保军、政、财权牢牢掌控于朝廷之手,则商贾再富,亦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翻不起大浪。若其真有不法,再以秦律严惩之,名正言顺。”
扶苏的回答,结合了秦法的严厉与管仲经济思想中的调控智慧,更侧重于从制度根源上解决问题。
管仲听完三人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深邃的思考。他并未直接评判孰优孰劣,而是缓缓道:
“三位之策,或刚猛,或怀柔,或重制,皆切中要害之一隅。然,治国如烹小鲜,火候、调料、时机,缺一不可。
刚极易折,柔难立威,制需人行。如何权衡,如何在具体情势下运用,便是诸位的修行了。”
他这番话,让三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AI小天那独特的电子音在扶苏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戏谑:
【滴!检测到李泰(胖麻雀)在管圣讲学期间,通过隐秘频道向其父李世民发送了超过三份重点摘要和心得感悟,并附带了对李承乾回答的‘个人分析’。需要拦截或提示吗?】
扶苏闻言,眼角微微一跳。这只“胖麻雀”,果然没闲着。他不动声色地回应小天:“不必,静观其变。”
管仲的授课仍在继续,但台下看似平静的聆听中,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李承乾似乎察觉到了李泰的小动作,眼神变得更加冷冽。而刘据,则若有所思地观察着大唐兄弟之间的微妙气氛,仿佛也在从中学习着什么。
这诸天太子城的学习室,从来就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本身,就是最好的权力博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