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的晨光,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澄澈穿透力,斜斜地洒落在黑石谷深处那作为阵眼的奇异之地。薄雾在光线下蒸腾,给冰冷的黑石披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纱。
凌云静立于那块形如伏兔的黑石之畔,深深呼吸着雨后山野特有的、混合着泥土与草木清香的湿润空气。破阵而出的狂喜与疲惫已沉淀下去,心中唯余一片澄澈的宁静,仿佛这幽谷本身。
方才脱困的刹那,他并未急于离开这片曾困住他整整四日的石谷迷宫。或许是破阵时那“阵法即人心”的玄妙感悟太过深刻,烙印于心;又或许是冥冥之中,有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的脚步,他总觉得这阵眼的核心之处,必定还藏着某些未被揭示的秘密,等待有缘人发掘。
他缓步踱至自己用铁钩奋力砸开的那个小坑旁,屈膝蹲下,目光锐利如鹰,仔细审视。坑并不深邃,仅约半尺,然而破开的褐色土层之下,显露出来的并非周遭常见的黑石碎砾或普通泥土,而是一块色泽更为深邃幽暗、质地也显得异常坚硬致密的岩石。
这块岩石与覆盖谷底的黑石截然不同,其表面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平整度,仿佛曾被某种力量或人工精心打磨过,只是历经无尽岁月风霜,被厚厚的尘泥所覆盖、掩埋,才得以完美地融入这片荒凉的环境,不露丝毫破绽。
凌云心中倏然一动,似有所感。他重新拿起那柄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铁钩,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开始清理岩石周围散落的碎石与板结的泥土。
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覆土渐去,岩石的全貌终于一寸寸地显露出来。
那竟是一块约莫三尺见方的石碑!只是石碑的右上角已然残缺,断口嶙峋参差,诉说着它曾承受过的无情摧残与漫长岁月的侵蚀。石碑表面布满了蛛网般细密的裂纹,以及风霜雨雪刻下的深深印记,通体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与沧桑气息,仿佛承载着时光的重量。
而在石碑相对保存完好的正面,深深刻着四个古朴雄浑的大字。
这字体非是凌云常见的楷书或隶书,而是一种更为古老、更为质朴、接近大篆的形态。笔画粗犷有力,结构简朴方正,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不是用工具雕刻,而是以某种伟力烙印其上,蕴含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天地至理。
“返璞归真。”
凌云不由自主地轻声念出这四个字。就在声音出口的瞬间,一股难以名状、深沉厚重的力量感,仿佛自这四个字中沛然勃发,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直直地撞击在他的心灵深处,激起千层涟漪。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直白,甚至有些平淡无奇,却如同九天惊雷,毫无征兆地在他识海之中轰然炸响,震得他神魂摇曳!
返璞归真……
回归本初,复得天然……
这与他这段时间在西荒生死边缘挣扎的经历,与他破阵时领悟的“阵法即人心”之真意,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丝丝入扣的完美契合!
刹那间,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他想起了青风城中那些平凡得近乎枯燥的岁月:晨曦中清理污浊的渠沟,烈日下挥汗如雨地打拳碎石,日复一日重复着最基础的锤炼。
他想起了妖兽禁地里一次次与凶兽的搏杀:那些依靠冷静的智慧、精准的技巧和不屈的意志在绝境中求得生机的惊险瞬间。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年少轻狂的模样:那份视基础为无物的骄傲,那份追求捷径、渴望一步登天的浮躁,以及那些轻视根基、好高骛远的愚蠢行径……
是啊,返璞归真!
他过去孜孜以求的,不正是那些炫目华丽却根基不稳的所谓技巧吗?不正是那些看似能快速提升修为的“捷径”吗?他所轻视甚至鄙弃的,不正是那些最基础、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根基功夫吗?
可到头来,当繁华落尽,修为尽废,真正支撑他熬过最黑暗的岁月,让他能重新挺直脊梁站立起来的,恰恰是这些他曾经弃如敝履的平凡积累和最基础的身体记忆!
一念及此,凌云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不受控制地剧烈搏动起来,每一次跳动都沉重有力,撞击着他的胸膛。
他情不自禁地伸出右手,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轻轻抚上石碑表面那四个饱经沧桑的古字。
指尖触及冰冷石面那粗糙纹理的刹那——
“嗡——!”
一声低沉而悠远的嗡鸣,仿佛穿越了亘古洪荒的时空,自石碑的核心深处蓦然传出,在寂静的山谷中清晰回荡!
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温和却又浩瀚如海的古老气息,如同沉睡万载的巨龙苏醒,自石碑内部奔涌而出!它并非有形无质的天地灵气,也非妖兽内丹蕴含的狂暴能量,更像是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意志,一种烙印着天地大道本源至理的感悟洪流,直接无视了肉身的阻隔,顺着凌云的指尖,汹涌澎湃地涌入他的经脉,最终,深深烙印进他的灵魂深处!
而就在这股浩瀚气息涌入体内的瞬间,凌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心脏深处,沉寂已久的地方,骤然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强烈到令他灵魂震颤的共鸣!
那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根基——九窍玲珑心!
自从窍穴淤塞、修为尽废之后,这曾经光华万丈的九窍玲珑心便如同蒙尘的明珠,陷入深沉的死寂,再未展现过一丝神异。
可此刻,在这股源自古老石碑的纯粹道韵刺激下,它竟如蛰龙抬头,轰然苏醒!
凌云能无比清晰地内视到,自己的心脏在疯狂地搏动,每一次强劲的收缩与舒张,都向外扩散出一圈圈强大而玄妙的、无形的灵魂波动,与石碑源源不断传来的古老气息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完美和谐的共振。
“咔嚓…咔嚓…咔嚓…”
几声细微却清晰得如同玉碎冰裂的脆响,接连在他体内深处响起!
那是窍穴壁垒被撼动、开始松解的声音!
而且,不仅仅是之前依靠自身努力已艰难打通的第一窍,以及出现松动迹象的第二窍!
就连之前无论他如何尝试都坚若磐石、毫无反应的第三窍、第四窍,竟也在这股源自石碑与玲珑心共鸣的沛然伟力之下,壁垒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开始剧烈地松动起来!
这三窍,竟同时松动了!
凌云霍然睁大的双眼中,爆射出难以置信的炽热光芒!
他能无比真切地感受到,随着这至关重要的三窍同时松动,体内原本艰涩淤堵的灵气运转,骤然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活泼,仿佛干涸的河床迎来了春汛!甚至连他自主吸纳外界天地灵气的速度,都在无形中加快了数倍不止!
这简直是天降洪福,意外之喜!
他做梦也未曾想到,仅仅是触摸一块刻着“返璞归真”的石碑,竟然会引发沉寂的九窍玲珑心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一举撼动了淤塞最严重的三窍!
然而,更让他心神剧震的还在后面!
就在九窍玲珑心共鸣不休、窍穴壁垒松动的同一时刻,他的脑海深处,竟不受控制地、如同走马灯般飞速闪过一段段早已被遗忘在记忆角落的口诀!
那是《青云心经》最基础、最入门的口诀!
《青云心经》作为青云宗的核心传承功法之一,亦是他从小修习的根基。过去的他,倚仗着九窍玲珑心的绝世天赋,修炼速度一日千里,很快便掌握了《青云心经》中那些高深莫测的奥义篇章,对于这些最基础的、入门口诀,早已视之为糟粕,弃之如敝履,认为它们过于简单粗陋,对修为的提升毫无裨益。
可此时此刻,这些被他遗忘在记忆尘埃里的基础口诀,却如同久旱甘霖,醍醐灌顶,无比清晰地、一字一句地浮现在他的意识之中:
“气沉丹田,意守本心,不疾不徐,循序渐进……”
“经脉为渠,灵气为水,渠通则水畅,本固则枝荣……”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道无形,返璞归真……”
一句句质朴无华、简单直白的口诀,此刻在他历经磨难、明悟真谛的眼中看来,却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蕴含着直指修炼本源的至深道理!
过去的他,只肤浅地看到了这些口诀表面的练气导引之意,却完全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关于修炼本质的终极理解。
他曾经一味追求的是如何更快地打通奇经八脉,如何更迅速地提升境界修为,却完全忘记了“气沉丹田,意守本心”这八字所强调的根基稳固与心境沉淀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根基虚浮如沙塔,心性浮躁似飘萍。
他曾经狂热追逐的是那些精妙绝伦的杀伐技巧和威力惊人的神通法术,却彻底忘记了“经脉为渠,灵气为水”这六字所阐述的修炼根本——经脉是承载力量的河床,灵气才是流动的活水,本末倒置之下,经脉脆弱不堪,终致不堪重负而崩坏。
他曾经迷信的是那些高深玄奥的功法奥义和一步登天的所谓捷径,却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道无形,返璞归真”这振聋发聩的警示置若罔闻,最终落得个窍穴淤塞、修为尽废的惨痛下场!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凌云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神色,眼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彻底的释然。
他终于拨云见日,洞悉了“返璞归真”这四个古字所承载的、贯穿天地大道的真正含义!
大道至简!
真正的修炼大道,从来就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炫目技巧,也不是那些故弄玄虚的高深奥义,而恰恰是这些最基础、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根基!
是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点滴积累,是对本心本性坚定不移的持守,是对力量与规则本质的深刻理解!
他过去所轻视、所鄙夷的基础,正是修炼之路上最根本、最核心的命脉所在!
就像建造摩天巨厦,唯有地基打得无比深厚坚实,才能支撑起直插云霄的宏伟。若只一味贪图高度,忽视甚至偷工减料于地基的稳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轰然倒塌,化作废墟。
他过去的修炼之路,便如同在松软的流沙之上构筑华美宫殿,看似金碧辉煌,风光无限,实则根基虚浮,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倾覆。
而他在青风城那段看似屈辱的磨砺,在西荒这片绝地中一次次生死一线的实战搏杀,表面看来似乎与正统修炼无关,甚至是在浪费宝贵的光阴,实则正是他为自己那崩塌的修炼之路,一砖一瓦地重新夯实地基,正是在践行着“返璞归真”的至高真谛!
清理渠沟,日复一日的枯燥劳作,磨练的是他浮躁的心性,洗去铅华,沉淀下沉稳与坚韧如铁的意志。
打拳碎石,无数次筋疲力竭的重复挥击,锤炼的是他千疮百孔的身体,让这具承载力量的躯壳重新变得扎实、稳固,焕发出内敛的生机。
与凶残妖兽的每一次搏杀,在生死边缘游走的体验,提升的是他对自身每一分力量的精微掌控,深化的是他对实战本质的理解——让他彻悟,修炼的根本是为了在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是为了守护心中所珍视的一切,而非为了那肤浅的炫耀与无谓的攀比!
这一切经历,都与《青云心经》的基础口诀,与“返璞归真”所阐述的天地至理,完美契合,交相辉映!
凌云缓缓地、带着无限留恋地收回了手,指尖离开了那冰凉的石碑表面。
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石碑传递而来的那股古老而温和的气息并未断绝,九窍玲珑心那澎湃有力的共鸣仍在持续,脑海中回荡的《青云心经》基础口诀亦字字清晰。
它们并未消失,而是如同百川归海,彻底融入了他的血肉,烙印进他的灵魂,成为了他未来重修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了指引方向的明灯。
他闭上双眼,摒弃所有杂念,再次运转起那最基础的《青云引气诀》。
这一次,他不再有丝毫的急功近利,而是完全遵循着脑海中那重新焕发光彩的基础口诀指引,如同初学乍练的稚子,以最纯粹的心境,慢慢地、一丝不苟地引导着天地间稀薄的灵气,在体内那刚刚松动的经脉中,缓缓地、平稳地流转。
他细细体悟着灵气沉入丹田时那份前所未有的厚重与踏实;感受着灵气在初步贯通的经脉中如同溪流般潺潺流淌的顺畅与生机;感知着自己仿佛第一次真正敞开心扉,与脚下这片苍茫西荒大地、与头顶这片浩瀚苍穹建立起的那种微妙而紧密的连接。
他的心境,前所未有的平和、澄澈、通透。
过去的骄傲、浮躁、因失败而产生的悔恨、因落差而滋生的不甘……所有的负面情绪与心灵尘埃,仿佛都在这一刻被这“返璞归真”的洪流彻底洗刷、涤荡,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修炼本质豁然开朗的全新理解,一种对未来道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如同迷雾散尽后显露的坦途。
他深知,自己的重修之路,绝不能重蹈覆辙,再如过去那般急功近利,贪图速成。
他要慢下来。
要像最耐心的工匠,一丝不苟地打好每一寸根基;要像最坚定的磐石,牢牢守住历经磨难而明悟的本心;要像最虔诚的朝圣者,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朝着心中的大道坚定不移地前行。
他要在平凡枯燥的重复中积累力量,在血与火的实战中体悟真意,在一次次磨砺与挑战中实现蜕变与成长。
他要真正地将“返璞归真”这四个字,融入自己的骨髓,化作自己的道心。
凌云霍然睁开双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温润而坚定的光芒。
那光芒中,洗尽了过去的锋芒毕露与年少轻狂,沉淀下的是如同璞玉经过千锤百炼后内蕴的光华——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无尽的潜力。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块静卧于黑石谷中、刻着“返璞归真”四字的残缺石碑,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激。
这块饱经沧桑的古老石碑,不仅撼动了他淤塞的窍穴,为他点燃了重修的希望之火,更重要的是,它如同当头棒喝,彻底点醒了他这迷途的游子,让他洞悉了修炼的终极真谛。
这或许,才是这个依托天地之势形成的天然迷阵,存在的真正意义。
它并非仅仅为了困住或惩罚闯入者,更深层的,是为了考验他们的心志,点化那些在迷途中挣扎却仍能坚守本心、直面心魔的求道者。
只有真正理解了“阵法即人心”的奥义,能够在这四日绝境中持守本心、战胜心魔的人,才能最终寻得这阵眼所在,发现这块承载着大道真意的石碑,从而领悟这“返璞归真”的无上道理。
凌云转过身,不再有丝毫留恋,迈开沉稳的步伐,朝着黑石谷的出口方向走去。
他的步伐,依旧如过去一般稳健有力,但比之从前,却多了一份历经顿悟后的从容与淡定,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一种与大地共鸣的韵律。
他的目标依旧未变——西荒最深处的禁忌之地,葬仙渊,去寻找那传说中的秘境与重修功法。
但他的心态,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
他不再急于抵达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目的地,不再汲汲于获取强大的力量。
他开始真正地享受这修炼过程本身——享受每一次深沉悠长的呼吸,感受气息在体内的流转;享受每一次挥拳时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享受每一次与妖兽搏杀时在生死边缘磨砺意志与感悟生死的瞬间……
因为他已然彻悟,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甚至充满危险的瞬间,正是他践行“返璞归真”真谛、夯实通天之基的最重要一步。
阳光穿过狭窄的谷口,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洒落在他挺拔的身影上,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金色光晕。
他的背影,在辽阔苍凉的西荒旷野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孤傲,却又透着一股磐石般的坚定。
阵眼悟道,不仅仅是一次修为上的松动与提升,更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一次心性的涅盘蜕变,是对何为大道的一次重新理解与奠基。
他的重修之路,因为这“返璞归真”的彻骨感悟,而拨云见日,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开阔,充满无限可能。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荆棘密布,依旧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致命的凶险。
但凌云心中无比笃定:只要他能永远守住这颗历经磨难而愈发坚韧的本心,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能始终秉持着“返璞归真”这四字真言作为自己的道心基石,那么,他终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通往真正强者之巅的坦途!
西风烈烈,呼啸而过,卷起沙尘,带着远方大地的粗犷气息。
凌云深吸一口这自由而苍茫的空气,不再有丝毫迟疑,加快了稳健的步伐,朝着西荒那更加深邃、更加神秘的腹地,昂首挺胸地走去。
他的心中,再无迷茫与阴霾,唯有一片澄澈通明、照耀前路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