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威忙于整顿内部、扩张势力之时,关内的政治局势已是波谲云诡,山雨欲来。
时间进入十二月,北京政府如同走马灯。在日本人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张作霖悍然进京,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强行推倒了由直系支持的靳云鹏内阁。一番运作之后,他一手扶植起以梁士诒为首的亲日派内阁。
这位梁财神一上台,便掀起一阵“亲日”旋风:
·大手一挥,赦免了大量在直皖战争中失势的皖系政客,试图整合反直力量。
·对日本方面极尽迎合,公然承诺将胶济铁路置于“中日合办”的框架之下,这无异于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殊权益,引发了全国哗然。
·在军政人事和财政拨款上,处处针对、掣肘直系大佬吴佩孚,克扣其军饷,调离其亲信。
这一系列操作,在直系看来,简直是赤裸裸的卖国求荣!吴佩孚在洛阳气得拍案大骂:“梁士诒勾结倭寇,祸国殃民,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而其实这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列强博弈:
·英美等国看好吴佩孚和他的直系军队,认为他们是统一中国、稳定市场的最佳人选,于是在借款、军火(尤其是通过汉口租界)等方面给予了诸多便利,英国记者甚至在《字林西报》上公然为吴佩孚造势,称其为中国唯一的“强者”。
·日本则将其未来的殖民利益牢牢绑定在张作霖的奉系身上,不仅提供巨额“西原借款”的后续支持,还在满铁附属地、关东州驻兵权以及东北路矿权利等问题上对张作霖步步紧逼,同时又提供军火顾问,力图将奉系打造成对抗英美势力的先锋。
双方在借款、铁路权、关税存储银行等问题上针锋相对,矛盾已不可调和。
在奉天帅府,一场高级别军事会议正在召开。杨宇霆指着地图,慷慨陈词:“大帅!梁内阁虽暂时稳住局面,但吴佩孚桀骜不驯,绝不会坐视我们势力入关!必须趁其羽翼未丰,以武力迫使其屈服,进而借助中央名义,将我们的势力拓展至直隶、山东!这才是帝王之业!”
张作霖眯着眼,抽着烟斗,未置可否,但眼中闪烁着野心光芒。
与此同时,在洛阳吴佩孚的司令部,气氛同样凝重。吴佩孚对麾下诸将沉声道:“张作霖里通外国,扶持傀儡内阁,祸乱中央!其心可诛!彼仗着关外基业,妄图问鼎中原?我吴子玉‘武力统一’之志未改!唯有扫平奉张,方能真正统一华北,挥师南下,成就大业!”手下将领群情激愤,纷纷请战。
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张作霖的“问鼎中枢,曲线扩张”与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正面碾压”——如同两辆高速行驶的列车,迎头对撞,已势不可免。
山海关,常威司令部。
参谋长朱二筒将一份份来自北京、奉天、洛阳的情报汇总,铺在常威面前。
“师座,”朱二筒面色凝重,“看这架势,张大帅和吴佩孚,怕是很快就要撕破脸了。大规模开战,估计就在明年!恐怕梁士诒这个内阁总理也干不长了,但张大帅绝不会坐视直系再把他搞下去!”
常威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山海关内外地形,手指重重地点在直隶与奉天交界处。
“通知下去!”常威声音沉稳而有力,“全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加强实弹训练!弹药储备检查,确保充足!李福安的炮兵,给老子把预设阵地再勘测一遍!王雷的特种队,侦查范围向外延伸五十里!”
他转过身,看着麾下众将:“弟兄们,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也容易被打雷劈着。咱们既然端了张大帅的饭碗,就得替他看好这东北的大门!能不能在接下来的风浪里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就看咱们自己的本事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是!”众将轰然应诺,司令部内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
山海关,这座古老的雄关,即将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而常威,这只乱世中崛起的狡狐,正磨利爪牙,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巨变中,攫取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与荣耀。
按照历史进程,这场第一次直奉战争将爆发于1922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时间仅仅持续了七天,将以东北军惨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