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尽管博尔努的军事实力号称世界第36,但是其装备依旧比较落后,战术更是落后。
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信息战,进攻模式与二战时期的“火力覆盖+集团冲锋”如出一辙。
“开火!”
随着前线指挥官的吼声,上百门不同口径的榴弹炮、加农炮同时轰鸣,炮弹如同暴雨般向着天兵防务的阵地倾泻而下。
就在博尔努阵地上的炮弹刚一升空,距离其十公里的两套天盾激光防御系统开始全功率运转,每门激光炮以0.3秒每次的频率向天空发射着几乎微不可见的红光,每道光束击中炮弹的瞬间,空中便炸开一团小型火团。
“这……这是什么?”
看着天空中爆发出的密集的火团,博尔努的总指挥的大脑瞬间宕机。
这种拦截方式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就在他大脑一片空白之际,来自天兵防务的反击开始了。
首先打破沉寂的,是距离博尔努阵地20公里处的24门80毫米电磁炮 。
当24枚装药量达到2公斤全氮阴离子盐炸药的炮弹以6马赫(功率可调)的初速度划过天空。
仅仅十秒不到,博尔努阵地上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巨响。
24枚炮弹精准命中预设坐标,每枚炮弹爆炸时都掀起一朵小型蘑菇云,冲击波以爆炸点为中心向外扩散,将方圆数百平方米内的火炮、装甲车、坦克尽数撕碎。
方圆八千平米内无一活物。
“那是…… 电磁炮!”
博尔努的前线总指挥看到这一幕,瞬间面无血色。
这时他才想起关于天兵防务电磁炮的传闻。
天兵防务的反击并未停止。
首轮电磁炮轰炸结束后,天空中的无人电子侦察机立刻切换至 “损伤评估模式”,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合成孔径雷达仅用3秒,就完成了对博尔努阵地的扫描,将未被摧毁的火力点、残存坦克的坐标,实时传回天兵防务炮兵阵地。
第二轮、第三轮……
五轮轰炸在十分钟内接连展开,电磁炮的炮弹如同精准的“手术刀”,逐一清除博尔努的所有关键阵地。
当最后一轮炮弹落下时,博尔努的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坦克集群区域,已彻底变成一片布满陨石坑的废墟
即便是躲在永久防御工事里面的博尔努总指挥官,也在凶残的炮击中被震碎了内脏,不甘的倒在了指挥所内。
炮击过后,幸存下来的早已吓得肝胆俱裂的博尔努士兵,麻木的看着残破的阵地。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密集‘嗡嗡’声。
“无人机!是无人机群!”
有士兵借着战场上映红了半边天的火光,看清了来袭的无人机群,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声音。
没错,就是无人机。
这次天兵防务一次性出动了500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携带的都是装药量50克的微型炸弹,每架无人机足足携带了10枚这种微型炸弹。
微型炸弹说是微型,但是它的威力丝毫不弱。
按照tNt当量来算,其威力几乎等同于105毫米口径榴弹炮高爆弹的威力。
这些无人机甚至不需要后方的飞手控制,它们自主完成了任务分配并发动了攻击。
无人机的地毯式精准打击比传统火炮覆盖更高效,也更致命。
几乎90%以上的炸弹都能精准命中敌人,即便是没能精准命中,方圆十米内也几乎没有任何活物能够存活。
一轮轰炸过后,博尔努边境上的三万多名大军几乎死伤过半。
所有残存的士兵都被天兵防务雷霆般的攻势吓傻了。
他们甚至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伤亡过半。
一时间竟有无数士兵丢下手中武器,向无人机举手投降。
“这……无人机还能俘虏士兵?”
天兵防务指挥所内,马鸿飞盯着电子沙盘上密密麻麻的 “投降标识”,不由得愣住了。
他打过不少仗,却从没见过 “无人装备逼降大股敌军” 的场面,这恐怕真是战场上的头一遭。
愣神间,他立刻反应过来,命令飞手通过无人机的扩音系统喊话:“所有博尔努士兵,放下武器,双手抱头,向我方防御阵地移动,拒不投降者,格杀勿论!”
“你们不能这样,你们这群懦夫!”
一名博尔努军官见状,拔出配枪怒吼着想要阻止士兵投降。
就在他话音刚落,一架无人机突然飞了过来,然后在他上方精准的投下了一枚炸弹,几乎瞬间,这名军官连带着他身旁的四名士兵直接被炸的四分五裂。
这一幕彻底打消了敌方士兵所有的犹豫,战场上的投降声此起彼伏,博尔努的士兵们排着混乱的队伍,向着天兵防务阵地挪动。
马鸿飞趁热打铁,一边让无人机继续对零星反抗的火力点轰炸,一边命令地面部队出击,bZ06w无人步战车在前开路,微型无人战车跟在其后警戒,士兵们在装甲和无人机的掩护下,向着博尔努阵地发动最后的总攻。
即便是有士兵想要逃跑,但是在有效射程高达80公里的电磁炮下,随着几发80毫米电磁炮的精准打击,残余的再无侥幸心理,只得乖乖转身投降。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
天兵防务彻底完成了对博尔努前线阵地的占领。
“报告旅长!战果统计完毕:历时三小时,我方共歼敌人,俘虏人;我方仅两名士兵因前进时崴脚受伤,其余无一损失!”
这时一名参谋兴奋的向马鸿飞汇报起了战果。
“哈哈哈!好!等战争结束我替你们邀功!”
马鸿飞不由得惊喜万分。
要知道他这近4000名士兵有一大半都是新兵蛋子。
没想到即便是没有空军的支援下,也打了一个0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