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与萧霜儿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朗城郊外的薄雾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朱小珊独自站在冰冷的青石板上,许久未曾动弹,直到那滴清泪落下,淹没了无辜的蚂蚁,她才恍然惊醒。
怀中,是萧霜儿留下的房契与银票,以及陈玄赠予的那份抄录在上好宣纸上的功法——《五行炼气诀》。
朱小珊呆呆地站着,心中是化不开的怅惘与失落。但很快,那股自幼便存在的,远超常人的敏锐感知力,让她强行振作起来。
“既然陈大哥说修炼有成便能再相见,那我便试试!”她擦去泪痕,眼神变得坚定。
回到朗城,朱小珊将米铺交由信得过的刘掌柜打理,自己则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活动,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对《五行炼气诀》的参悟和尝试修炼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
起初,按照功法所述感应天地灵气,她毫无头绪,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
这与陈玄预言的“若无灵根,半年无效”似乎正在应验。
然而,朱小珊并未轻易放弃。
她发现自己虽然感应灵气困难,但精神却异常集中,周遭数十丈内蚊虫振翅,落叶触地,甚至隔壁街巷的低声交谈,她都能清晰地捕捉到。
这种与生俱来的“耳聪目明”,在尝试修炼后,变得愈发显着。
转眼数年过去,这一夜,朱小珊正盘膝坐在院中,再次尝试引气。
依旧未能感受到所谓的灵气入体,但她全力延伸的感知,却仿佛触碰到了夜空中的某种无形脉络,心神沉浸其中,竟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周围的一切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就在此时,一股强大的神识如同水银泻地,悄无声息地扫过整个朗城,最终在她的小院上空微微一顿。
下一瞬,一道遁光无声无息地落在院中,显露出一位身着星纹道袍,眼神深邃如渊的中年道人。
朱小珊猛然从那种状态中惊醒,骇然看着眼前的不速之客,那无形的压迫感,让她连呼吸都为之一窒。
道人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小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喜。“好奇特的神魂天赋,未曾修炼,神识强度竟已接近炼气中期,天生易于感悟天地波动……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朱小珊心中惊惧,但见对方似乎并无恶意,强自镇定道。“小女朱小珊。不知前辈是……”
“老夫千机真人。”道人抚须微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你可愿随老夫修行?你这份天赋,修炼寻常功法是暴殄天物,唯有老夫的《千机衍神诀》,方能将你的神识潜力彻底激发,未来在傀儡之道上,前途不可限量。”
巨大的机缘骤然降临,让朱小珊有些不知所措。
她想起了陈玄和萧霜儿,想起了那份渺茫的再见之期。
若按部就班修炼这《五行练气诀》,或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他们的脚步。
而眼前这位千机真人,似乎能给她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前辈……跟随您修行,能变得很强吗?能……长生吗?”朱小珊鼓起勇气问道。
千机真人闻言,哈哈一笑。“强大?神识一道,修炼到高深之处,一念可布惊天杀阵,一眼可惑万千心魂,操控傀儡如臂使指,推演天机洞察先机,岂是寻常打打杀杀可比?至于长生……大道三千,条条皆可通往长生,神识强大,魂魄稳固,于长生路上自有莫大助益。”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朱小珊。她想起陈玄对长生的执着,若此路能通,或许将来真能并肩。
她不再犹豫,恭敬地跪下。“弟子朱小珊,愿拜真人为师!”
“好!好!好!”千机真人大悦,连道三声好,“你且收拾一下,我们即刻离开。”
朱小珊起身,快速回到屋内。她只带走了几件随身衣物,以及那份《五行炼气诀》和陈玄、萧霜儿留下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
她研墨铺纸,想留下书信,但提笔半晌,却又不知该写给谁,如何诉说这离奇际遇。
最终,她只写下寥寥数字,压在枕下:“暂别朗城,寻仙访道,勿念。——小珊”
她将米铺地契和剩余银票妥善封好,交给刘掌柜,只言自己要寻仙访道,归期未定。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院中。
千机真人微微颔首,袖袍一卷,一股柔和的力量便将朱小珊托起,随即化作一道遁光,冲天而起,瞬间消失在朗城的夜空之中。
遁光之内,朱小珊最后望了一眼脚下逐渐缩小的朗城,心中默默道别。
“陈大哥,霜儿姐姐,你们追求的仙路,小珊也踏上了。只是这条路,与你们预想的或许不同。待我学有所成,定会去流云坊市寻你们……望你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