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西偏殿里,顾明月对着桌上那架刚刚调试完毕的显微镜,长长舒了口气。黄铜镜筒、精心磨制的透镜组合,看上去还有些笨拙,但当她将一片准备好的、沾着池塘水滴的薄玻璃片放在载物台上,调整好焦距,凑近目镜看去时,另一个世界在她眼前轰然洞开。
水滴之中,竟有无数微小生物在游动、翻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这是连最细致的工笔画也无法描绘的景象,是藏于毫厘之间的乾坤!
她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第一个念头就是:“得让陛下看看!”在她单纯的认知里,皇帝是唯一能理解这种发现之奇妙的人。
李琮正在批阅关于漕运新法试行遇阻的奏章,听闻顾明月有“要事”求见,眉宇间的倦意散了些许。他放下朱笔:“宣。”
顾明月几乎是捧着显微镜进来的,脸上还带着实验时沾上的些许油污,眼睛亮得惊人,也顾不得周全在旁使眼色提醒礼仪,径直将显微镜放在御案上:“陛下!您快看!水里有东西!活的!”
李琮看着她孩子气的兴奋模样,有些失笑,却也生出了几分好奇。他依言凑近目镜。片刻之后,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微生物的存在,但亲眼在这个时代、通过自制的仪器看到,那种冲击力依然非同小可。
“这……便是你造出的‘显微镜’?”李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是!陛下!”顾明月用力点头,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原理,以及她观察到的不同水样、血液、甚至头发屑下的奇妙世界。
李琮耐心听着,心中却已翻江倒海。这东西的意义,远不止满足好奇心!若能应用于医学,观察病灶,或许能推动医术革命;若能应用于农林,观察病虫害……其潜在价值无可估量!这顾明月,果真是一块绝世璞玉!
他压下心中激动,沉吟道:“此物甚妙。明月,你可愿将此法传授于人?朕欲在将作院下,专设一‘光学格物所’,由你主持,广招巧匠学徒,专研透镜制造及此类窥微、望远之器,你可愿意?”
顾明月愣了一下,她只想安静做研究,没想过要管人。但看到皇帝眼中殷切的期望,又想到能让更多人掌握这门技艺,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便重重点头:“臣妾愿意!”
“好!”李琮抚掌,“此事朕会交代工部去办。另外,你近日辛苦,朕库里有块上好的水晶,赏给你了,或许能磨出更好的透镜。”
顾明月欢喜地谢恩,心思又飞回了她的显微镜上,告退时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李琮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目光深邃。这显微镜,或许能成为他撬动工部乃至更多陈旧观念的一把钥匙。他提笔,开始起草一份关于整顿工部、鼓励匠作创新的章程草案,其中重点便提到了要设立专门机构,支持如显微镜、千里镜等“格物利器”的研制与推广。
消息很快传到南宫燕耳中。她正在对镜试戴一支新得的碧玉簪,闻言,手一顿,簪子险些滑落。
“显微镜?”她嗤笑一声,语气酸涩,“不过是些哄孩子的把戏,也就陛下被她那些奇巧淫巧迷了心窍!本宫倒要看看,她能靠着这些破铜烂铁风光几时!”她将簪子重重拍在妆台上,心中对顾明月的嫉恨又深了一层。陛下不仅给了顾明月妃位,如今更是允她开设什么格物所,这般殊荣,让她如何能忍?
而苏芷柔在景阳宫药庐中,听宫人说起慧妃造出了能看清水里小虫的“神镜”,却是若有所思。她想起在甘州时,有些伤口反复溃烂,用药效果不佳,若能看清创口细微之处,是否能有更好的治法?她决定寻个机会,去向顾明月请教一番。在她看来,任何于医道有益的学问,都值得探究。
顾明月浑然不觉自己已成为后宫瞩目的焦点,更不知她那架小小的显微镜,已在平静(至少表面平静)的湖面下,激起了怎样的涟漪。她只是沉浸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喜悦中,并期待着格物所成立后,能做出更多有趣的东西。而李琮,则已开始谋划,如何将这份“有趣”,转化为推动这个帝国前行的切实力量。工部这潭死水,是时候该动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