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颇感意外。
艾叶看着方正,问道:“他不是从规划局调到劳动局了吗?
怎么,又去上山下乡办公室了?”
方正点头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现在,市、区、县劳动局与上山下乡办公室,已经合署办公,统一领导。
干部力量,也有可能统一使用。
现在,我们工宣队,一旦遇到上山下乡方面的问题,都与易十珠联系。”
艾叶听了点头,再次批评了方正的工作方法。
然后,经梁有余同意,才让方正和工宣队员,和自己一起,离开了9号大院,去区政府找易十珠。
见方正走了,冯念初出了房间,问蒙不迟:“你怎么会有空回来的?”
蒙不迟见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稍感放心。
看着她,说道:“回来休息一下。
同时,准备参加下一次的劳动锻炼和改造!
据说,过年以后,学校要组织我们,去南京近郊的灵山,参加挖煤打井劳动。”
冯念初一边帮他整理着衣领,一边说道:“这次安排的地方不错,比较近!”
陆娜听了,点头说道:“你们政治系最受重视。
以前,安排的地方,那么远不说,劳动时间还长。”
蒙不迟摇着头,笑道:“上次,去安徽城西湖军垦农场,还有中文、历史、外文、生物四个系。
一共有1600多名师生,不单是我们一个系。”
冯念初看着他,又说:“可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系的1900多名师生,只去了江宁县和八卦洲。
参加那里的夏收夏种,比起你们,还迟出去了四天。
而且,你们两路人马,都在6月15日结束的。”
宗且示在一旁听了,轻轻一笑,说道:“奶包阿姨,你不要心疼不迟叔叔。
男子汉大丈夫,让他多出去锻炼锻炼。
没有什么关系!”
冯念初被他一说,心里高兴,脸上却涨得通红,说道:“谁心疼他啦?”
周娴香看着冯念初,笑道:“奶包,周妈妈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冯念初知道,周娴香又要说自己和蒙不迟的事,心里想听,嘴上却不便答应。
犹豫之间,周娴香已经看出她的心思,马上说道:“你和不迟,心意相通,双方父母也都支持你们。
再过一个星期,你也就满二十岁了。
你们能不能考虑,先把结婚证领了。
这样做,对你上山下乡的事,说不定也有帮助!”
冯捕蝉听了,率先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就是不知道,符合不符合政策?”
陆娜边想边说:“等艾叶回来,我们问一下就知道了。”
包前芳看着他们,反问道:“有什么不符合政策的?!
等奶包嫁给了不迟,就是蒙家的人了。
念琴年纪小,也不用去上山下乡。
这样,念恩就符合‘一家留一个’的政策了。”
冯照山听了,若有所思,缓缓地说道:“这个说法,还不能肯定。
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一家留一个’,留的这个,如果是念恩,再加上念琴,会不会,就算留两个了?
第二,如果一个星期后,奶包和不迟领了结婚证,算不算突击结婚,不符合政策呢?”
蒙不迟听了,问道:“为什么要加上念琴?
她现在,还不符合上山下乡的年纪啊?”
冯照山看着他,又说:“我是在把事情往最坏处想。
念琴已经上了家国小学的初中班,年纪比较大。
已经不是,一个小小孩了,完全有照顾家庭的能力。
上山下乡办公室会不会认为,念琴留下,符合‘一家留一个’的年龄政策,念恩必须去。”
宗且示听了,说道:“如果有人,说我年纪大,符合‘一家留一个’的年龄政策,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就把我家留下来的名额,让给念恩。
我自己,出去玩几年,那多开心啊!”
冯念琴想了想,笑道:“且示去,我也想去。”
范思欢见了,也说自己想去。
邱念国看着他们,说道:“在我们家,我姐自己要求去。
最后,也被批准了。
现在,就算我想去,爸妈也不会同意。”
冯念恩听了,看着众人说道:“如果,奶包姐出嫁了。
办公室就会认定,,家里只有我和念琴两个孩子。
那么,我们家的情况,就与念国和念童姐家的情况,一模一样了。
其中,有一个人,年纪符合上山下乡的条件。
另一个人,不符合。”
冯念琴听了,马上问道:“对啊!
如果念童姐不想去,念国又不符合去的年纪,是不是就可以,都不去了?
还是,念童姐没有选择的余地,她必须去上山下乡呢?”
众人听了,无法回答。
梁有余听了半天,笑道:“你们在讲绕口令啊?
什么去不去的!
依我看,这些细节,在国家大的政策中,都不会明确,完全靠经办人,在实际工作中来掌握。
你们现在,想的这些,都没有用。
晚上,等艾叶回来,自然就知道了。
如果她也不知道,就要看,你们和易十珠是怎么谈的了。”
众人听了点头。
梁有余看着他们,又说:“如果,想领结婚证,到奶包生日那一天,马上就去领。
既然你情我愿,那就早一天领,好一天!
领了结婚证,立即把奶包的户口迁走,以防在户口分立上,有时间限制。
这样,捕蝉家的户口上,就剩念恩和念琴两个孩子了!”
蒙不迟听了,心里高兴,看着冯念初。
冯念初被他,看得不好意思。
转过脸,又去看陆娜和冯捕蝉。
冯捕蝉见了,说道:“我们和豆豆老师、艾叶阿姨,已经商量过。
只要你们愿意,随时都可以领证!”
陆娜听了,也说:“今天晚上,我们两家再商议一下,就把这件事,确定下来吧!”
蒙不迟、冯念初点头。
梁有余想了想,接着说:“还有一件事情,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也有一种可能,结婚证和方正打的报告,都没有用。
奶包和念恩中间,必须去一个。
到那个时候,我们也不能用强。
毕竟,上山下乡是国家的大政策,当去则去。”
众人听了点头。
梁有余见了,不再多说。
转移了话题,问蒙不迟:“方正的后续办法有哪些?”
蒙不迟见梁有余开了口,便不再保密。
看着众人,说道:“对于符合政策,又不愿意上山下乡的学生,他们一般,有五种后续办法。
第一步,上纲上线,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多次多侧面,把政策讲深讲透。
第二步,强制给不愿意上山下乡的同学报名,让他们档案里有了知青身份,在城里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档案会被转去父母的单位。
让单位给其父母组织学习班,进而停发工资、开除公职。
方正说的停发工资,就是这一步。
第三步,工宣队和街道委员会一起,出面做工作。
上门找学生父母,交心谈话。
召开大会小会,表扬先进家庭,批评做得不好的家庭。
有的工宣队员,会直接住在学生家里,直到学生同意去上山下乡才离开。
第四步,直接带到公安局。
让公安员给学生提出两条路,要么去上山下乡,要么去劳改农场。
第五步,扣留学生的粮票。
如果,街道委员会实在做不下工作,就会频繁地办学习班。
一边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一边找借口,扣留学生的粮票。”
冯照山听了,摇了摇头,说道:“有几个学生,能走到第五步的?
估计他们,大都走不了三步。”
梁有余点头,边想边说道:“这些做法,的确偏激。
五步走下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幸好,方正像是个大老粗,办事掌握不好分寸。
与此同时,他也不知道,艾叶是奶包未来的婆婆。
再加上,他被不迟的读心术吓到了,才写了字据。
改天,等他明白过来,或者遇到了,对政策理解比较透彻的人,就有可能出现反复。
所以,捕蝉和陆娜,你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提前做好取舍!”
冯捕蝉、陆娜听了,忧心忡忡地点了头。
由于第二天是星期天,各单位大都休息。
当天晚上,大院里的人,陆陆续续都回了家。
晚饭后,众人集中在小吃部,继续聊冯念初的事。
艾叶看着众人,说道:“今天下午,我和方正,去了秦淮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易十珠接待了我们。
他看了方正给奶包打的报告,直接就说:‘比奶包严重的情况,还有很多。
患有重大疾病、眼睛高度近视、轻度残疾的人,都没有被批准。
更不要说,奶包这种情况了。’
以他的经验来看,奶包和念恩两个人中间,必须走一个。”
冯念初听了,心一下就凉了半截。
艾叶抚着她,又说:“回来以后,我听了你们讨论的领结婚证办法。
我也不知道,对于这种办法,上山下乡办公室到底会不会认可。
大家还提了,其他一些想法,我觉得都有道理。
准备过一天,再去请教易十珠。”
温习听了,点头说道:“上山下乡,主要是国家为减轻就业压力,支持‘大三线’建设而采取的一项国策。
解放以后,城市的新生人口非常多。
现在,这些新生人口,陆陆续续到了就业年龄。
而城里的就业岗位,增长乏力,工厂比较少。
于是,就有大量的青年人,找不到工作。”
想了想,他又说:“于是,国家出台了上山下乡政策。
这个政策,既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又能缓解城市就业的压力,是一举多得的解决之道。
作为一项国策,政策性非常强,要求也非常严。
易十珠所在的上山下乡办公室,在执行政策时,几乎没有弹性。”
艾叶听了,点头也说:“不错。
易十珠毕竟是我们的老熟人。
他和我说话,既没有上纲上线,也没有胡乱承诺。
只是说了他的经验和判断。
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
艾叶停了停,轻轻一笑,说道:“不过,今天见到易十珠,我发现,他就像变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