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之前,温故安排:曾慕云主持学校工作,冷双显协助。
开学不久,温可可采买物资时受了伤。直到星期天,冷双显终于空了下来,带着慰问金和礼品,准备代表学校去慰问。正好,蒙自然有事找温可可,两人约好了一起去,张指柔、侯佳佳见了,也要跟着。
四人进了愚园小铺,见宋佳妮、田可爽正在里面帮忙。
冷双显对宋佳妮说明了来意,她忙丢下手中活计,让田可爽在铺子里照应,自己带四人进了园子。
路上,宋佳妮说:“爸爸的伤已经大好,明天就想回学校上班了。”冷双显一边欣赏着园内风光,一边说:“不用那么着急。”宋佳妮听了,笑道:“他在家闲不住。”
见四人很少来愚园,她介绍道:“这园子,原来不叫愚园。最早,是明朝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傅的别业,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后来几经转手,清朝光绪二年,由徐州利国驿矿物总局的胡恩燮购得,他为了奉养母亲,辞官筑园,取名愚园,表明其‘以愚名者,乐山水而自晦于愚也’的心迹,又寓有‘大巧如拙,大智若愚’的意思。1915年,胡恩燮的嗣子胡光国接手园子,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辛亥革命以后,愚园被张勋的辫子兵占据,在三次革命时,毁于战火。”
走到开阔处,她指着眼前的一片宅院,接着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园子,是胡家后人修复的。目前园子分属好几家,三太太是其中一家,我妈是三太太的养女。”
来到一片水域,宋佳妮又说:“这就是愚湖!愚园由内园和外园两个部分组成。外园以山丘、愚湖为主,内园以假山、厅堂等建筑为主。愚园的布局,因高就下,因势随形,平直与曲折交替,开阔与幽深相间;水石清幽,竹树美秀,画栋回廊奇丽,江南风味浓郁。各色植物群落,造型丰富多彩,在园内争奇斗艳,相映成趣。其中的‘春晖堂’匾额,是李鸿章题写的,胡恩燮曾经在园中招待过李鸿章、张之洞、薛时雨等名人。1912年,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时,曾和国民政府的众多要员,在春晖堂前留影。”
见四人听得专心,她接着说:“园子建成之初,曾有三十六景: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隐精舍、分荫轩、松颜馆、青山伴读之楼、觅句廊、依琴拜石之斋、镜里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韵轩、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栖云阁、春睡轩、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啸台、养俟山庄、在水一方、漱玉、小沧浪、竹坞、小山佳处、岸窝、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桥、渡鹤桥等,那是园子最鼎盛的时期,号称‘南京狮子林’。可惜,战后重建时,只修复了一些主要景点。”
继续往前走,众人来到内园的无隐精舍前,宋佳妮继续说:“无隐精舍是胡恩燮母亲念经拜佛的佛堂,里面供奉着关公、观音等神像,当年香火颇旺。我家就在无隐精舍东侧、分荫轩后面的院子里。”
说着,领着大家,经过觅句廊,来到一处院落门口,宋佳妮说:“这就是我家了!胡恩燮有一首诗,吟诵的,就是这个地方:
邻家有古树,
绿荫过墙来。
分此一半荫,
护我名花开。”
说完,推开大门,引大家进了左厢房。
刚进房间,就见温可可用白纱布吊着左膀,正靠在床边和宋软仪说话。
见冷双显等人进来,温可可挣扎着要下床,冷双显忙上去拦住,说道:“可可叔,赶快靠好!”
待他靠好,冷双显坐下说:“这段时间,学校比较忙,我和曾校长早就应该来看你了。”
温可可听了,摇头说:“刚刚开学,学校的事千头万绪,还劳烦你们挂念,真是过意不去!一点小伤,没多大事。我在家也待不住,准备明天就去学校。”
冷双显听了,细问了伤情,劝他再休息几天,张指柔、蒙自然也随声附和,温可可笑而不语。
等蒙自然问完一年级的事情,张指柔说:“可可叔,你们住在这个园子里,真的很幸福啊!”
温可可听了,看着宋软仪,微微一笑,说道:“这都是沾软仪的光。”宋软仪摇头说:“哪里,我们都沾了三太太的光。”
侯佳佳听着奇怪,突然问道:“三太太?”
见她疑惑,宋软仪笑道:“我的娘家,就住在愚园边的鸣羊街上。我爸爸是裁缝,靠给别人做旗袍养家。我六岁的时候,爸爸病逝,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哥哥、弟弟,日子过得很艰难。经人介绍,愚园胡家的三太太大发慈悲,同情和怜悯我家的遭遇,把我收为养女。三太太对我很好,自从我到了她身边,一直把我当成亲生女儿看待,带在身边,住在一起。我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最好的。她从来不要我做事,还教我识字,偶尔出去吃饭,都会带着我。”
给众人倒了茶,她接着说:“有一次,胡老爷派矿上的人来送息金,三太太不在家,我帮她收了。她回来见我如数上交,就更信任和喜欢我了。”众人听了,暗自赞许她的人品。
见众人听得入神,她继续说:“三太太特别爱干净,生活习惯,跟一般人不一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一辈子没有孩子,胡老爷又长期不在家,平时就她一个人住着,有了我的陪伴,日子过得开心了些,靠着矿上的息金,我们的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听到这儿,温可可接话说:“我姨奶与胡家人比较熟悉,我经常被姨奶请到愚园,给胡家写各种条幅、对联,一来二去,就认识了软仪。软仪十八岁时嫁给了我,出嫁的时候,三太太给软仪陪了很多嫁妆。”
宋软仪听了,脸上露出笑意,边想边说:“我本姓张,后来跟三太太,就改姓了宋。有了佳妮以后,可可说就让孩子跟着姓宋吧,三太太知道了,非常高兴,把可可也高看了一眼。现在,我们四人住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
温可可点头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有三太太,就没有软仪的今天,大家开心就好!”
宋软仪看着他,点头说:“在这一点上,我也十分感谢可可。可可还说,他家兄弟多,香火旺,如果我们再生个男孩,也让他姓宋,给三太太留个根。可惜,生了佳妮以后,我再也没有怀上。”
张指柔边想边问:“为什么三太太不让佳妮不姓胡?”
宋软仪听了,木愣愣地看着镜子说:“三太太没有解释,只说自己命苦,我们见了,也就没有多问。”
张指柔点头,又问:“我们过来,没有打搅三太太吧?”宋软仪摇头说:“今天,三太太约了人,去鸡鸣寺烧香了。”
说完,她看着宋佳妮,笑道:“三太太除了信佛,还非常重视佳妮的学习,让可可教她书法,做个好人。她也一直关心我,不想让我和她一样,整天无所事事,过着寂寞无聊的日子。前几年,她出资,全款买下族人的沿街房,帮我开了愚园小铺,让我把愚园的府内美食做出来,分享给四邻。”
温可可点头,接着说:“我家和温普礼前辈是远亲,前几年,他找到我,让我帮温故在南京组建一个学校。看见软仪的铺子已经走上正轨,才逐渐抽出身,去学校工作到了现在。”
宋佳妮听了说:“一开始,爸爸妈妈不想别人说闲话,不同意我转到花露南岗学校。我能在这里上学,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冷双显知道宋佳妮的入学往事,听了点头,对温可可说:“佳妮天资聪明,上好学校,见大世面,对将来是有益的。”温可可点头不语。
想起自己的留学经历,蒙自然说:“佳妮品学兼优,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将来让她去国外留学?”
宋软仪点头说:“只要她能读下去,我们就支持。三太太也支持佳妮多读一些书,成为知识女性,不要做第二个三太太。”
冷双显竖起大拇指,点头说:“梁有余前辈、温校长、蒙老师都是留洋回国的,见识和格局,明显比同龄人高出一截。”
蒙自然听了说:“不过,不要去日本,最好去欧洲、美国留学,那儿的教育环境优越,学术氛围浓厚,科学技术领先,更加适合读书。”
接着,众人讨论了欧美留学费用、教育环境等问题。这方面是冷双显的强项,他深入浅出地说了许多,听得众人频频点头。
最后,冷双显强调说:“出国留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你们家有条件考虑这件事。只不过,很少有女孩单独出国留学,要是有一个伴儿陪着,那就更好了。”
侯佳佳听了,笑道:“不用找了,我就是现成的伴儿,我愿意陪佳妮姐姐留学啊!”
蒙自然听了,笑道:“一去那么多年,不要你的小虎先生啦?”侯佳佳笑道:“小虎一起去,他听我的!”
宋软仪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宋佳妮见了,笑道:“妈,你只知道蒙老师是前世人,不知道侯佳佳能通灵吗?!”
接着,宋佳妮说了几个侯佳佳的通灵故事,宋软仪平时,从来不问学校的事,听了她介绍,惊讶不已。
宋佳妮见了,笑道:“现在,同学们对佳佳崇拜至极,只要是她说的,我们都深信不疑。她很早认定,宗渝虎是她未来的先生,所以蒙老师才问佳佳,一去那么多年,不要你的小虎先生啦?”
听到这儿,张指柔笑道:“说来也奇怪!这个宗渝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佳佳。”侯佳佳点头,笑道:“怕我算他的福气!”
宋软仪听着新奇,笑着对侯佳佳说:“行,那就请你陪佳妮出国留学!”侯佳佳看着她,一本正经地说:“把佳妮姐姐交给我,你们就放心吧!”众人听了都笑。
说笑了一会儿,侯佳佳见无隐精舍建筑精妙,忍不住施展起通灵术,把愚园看了一圈。
看完,她叹道:“宋奶奶,愚园好是好,就是里面防空洞太小,没有学校的地道好玩。”